官方二维码

 
 

舟山新渔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

   日期:2009-05-03     来源:未知    浏览:184    评论:0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人力资本是保证。文章倡导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制定规划,落实措施,实现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力克现存之弊,不断创造机遇,整合资源,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渔农村。

  关键词:新渔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一、舟山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农村中15—40岁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7200万人,占22.5%;小学文化程度2.07亿人,占45.4%;初中1.13亿人,占24.76%;高中和中专0.33亿人,占0.73%;大专以上仅36万人,占0.08%。我国农村青年同龄人中仅有5%左右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等院校学习,每年农村有1200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

  浙江省部分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情况,在舟山11个市中,舟山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第7名,经济发展第7名,社会发展程度第10名,人口素质程度第9名,生活质量程度第2名,民主法制程度第9名,环境资源程度并列最后。

  舟山市人口的文化结构,五次普查人口显示,学历以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占总人口的63%;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三项文化程度合在一起高达80%;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3.3%。

  二、舟山渔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人人皆知,但往往农村中的人才不受重视,而被人忽略。只重向外输送各类人才,引进各类人才,不重视本土人才开发,忽视农村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以及学习的环境,特别是农村人才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大人才观”还未牢固树立,导致人们只重视城市的人才,外边的人才,挫伤了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一般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文件中、停留在领导干部的工作报告中多,而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不多。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中国农村不仅人才数量少,而且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村人才开发资本大多来源于政府、个人、家庭的投入。由于农村同城市的差别,导致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吸引力。如舟山的城乡收入的变化统计:城乡绝对差额从1987年的116上升到2005年的8334元(见图1);城乡收入比从1987年的1.1:1上升到2005年的2.16:1(见图2)。差距的拉大,农村人才流失自然也就成为一种人们不愿看到,但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跳出农门的大中专学生不愿回乡现象就非常突出,如,2000年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就业者占15.2%,而去农村的仅占4.0%。同时,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缺乏引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因素,也导致农村人才大量流失。

  (三)农村人才资源匮乏与浪费并存

  一般劳动力资源的低效使用甚至闲置与高素质劳动力的极端缺乏,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农村人才市场供求矛盾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过剩”和“短缺”现象并存。“过剩”现象表现在部分人才在本部门、本机构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被大量地浪费、闲置,甚至出现“大材小用”,“大才无用”现象。“短缺”现象主要表现在可以用的人才奇缺,尤其是迫切需要的农村适用的科技人才短缺;还表现在技能的过时、专业的过期,已发挥不了人才的作用,但仍然享受着人才的待遇。这些现象导致了“人才”没有用,有用的不是人才,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据调研,只有8.3%的人认为自己在单位(农村企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农村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在保持人才资源总量供求基本平衡、促进人才配置分布优化、加强人才资源运行的综合协调并使之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人才的评价机制和人才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由于人才的进入、激励、选拔、开发缺少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导致想要的人进不来,想用的人留不住,不想要的人出不去。特别是培养机制不完善,培训工作滞后,农村人才严重不足。

  (五)渔农村实用人才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

  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突出问题。农村高级人才的成长较慢,农村文化教育落后,总量偏少,人力资源质量较抵,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和紧迫感。人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布结构不合理、不平衡,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舟山渔农村实用人才只有7067人,占舟山人才资源总量的6.7%;只占渔农村实有劳动力的1.9%;文化素质偏低。以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占实用人才的85.86%,与舟山市五次普查人口的63%高出22.86个百分点;大专以上人员仅占1.16%,与舟山市五次普查人口的3.3%降低了2.14个百分点。

  (六)农村人才成长的创新环境相对薄弱

  近年来,在吸纳人才问题上,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很积极,而一些用人单位却消极,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无为(学校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与实践的脱节),二是人才无位(无岗位),一些部门人浮于事,处于无编或超编状态,加之,农村的政治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文化环境因素和人才自身对农村环境的适应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集聚和吸纳人才处于劣势状态,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缺乏足够的吸附承载能力,不可能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人才不足和无法给人才提供足够施展才能的空间的矛盾,造成了农村人才资源的恶性循环。

  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是保障。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以市场化为取向,深化农村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强化市场配置作用,建立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创建农村特色的人才再生机制,内部保留培养现有人才,提高其技术和文化素质,引进吸纳部分专才、特才,使农村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趋于合理和有效。

  (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培训体系

  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是目标。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体系;实施农村技能人才资源提升计划,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依托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和技术机构,建立培训基地,围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开展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专业技术培训,如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农民的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能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

  (三)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

  新农村建设需要教育,需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而现有的农村教育,已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大多是在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而,笔者建议: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高等院校要坚持教育服务农业、渔业、服务农村、服务渔农民的方向,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推动中国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渔民的整体素质。另外,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优化农村教师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整体教师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四)优化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发展环境

  加快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科教文卫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激发人才活力,为人才成长搭建舞台。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健全人才政策法规评估机制,完善人才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合作、人才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提升人才竞争能力。

  (五)完善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完善农村各类人才的保障机制,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各类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人才奖励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推行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价值和效益进行分配。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积极性。

  总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才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农业高等院校、农村职校、基础教育、农村远程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其它短期培训各自的育人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薄力。

  参考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浙委(2006)14号,2006-3-6.

  2、浙江省人才工作文件资料汇编.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2006(3).

  3、浙江人才工作合订本(2004—2005)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2006(5).

  4、浙江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集[R].郑继伟负责浙江省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课题组,2003.

  5、丁薛祥.第一财富2005年度上海人才强市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任淑华.渔民素质与再就业工程.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7、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王云江.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2005.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舟山新渔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