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创新人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石

   日期:2009-05-03     来源:未知    浏览:203    评论:0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要求我国产业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是技术创新,而创新人才则是技术创新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重点阐述了技术创新在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创新人才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并就如何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加入WTO已经整整五年了。在这五年当中,中国不断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立足的是产业全球化的背景。因此,中国在进一步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去的同时,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既要兼顾我国的具体国情,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又要着眼于未来,不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国在制定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应利用高新技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从而既能在国际分工中发挥比较优势,又能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升级。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优势。目前,我国企业重视的仍然是成本优势而忽视产品差别优势,结果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产品附加值低,往往只能占据低端市场。因此,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充分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趋势,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强化现有的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重点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掌握关键技术,抢占制高点,培植这些产业的未来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不仅仅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决定着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美国就是采取利用大规模的技术进步的战略,使经济快速增长从而稳坐经济霸主的宝座。近几十年来,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形成自己的民族工业,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崛起,令世人为之瞩目。对韩国经济发展考察分析结果表明,韩国工业化过程,正是产业层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的过程,也是坚持“引进技术入门,自主开发为本”方针的结果。

  一、创新人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而要搞好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则是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

  1、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某种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可以起到定性作用。创新人才具有的要素、效率、替代等生产功能以及知识的溢出效益,使创新人才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产业演化的角度来看,创新人才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以及加速产业扩散与转移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要结合国家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实施,按照技术创新的要求建立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2、创新人才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而结构转换的核心就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由失去竞争优势的成熟产业或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或成长产业转移的过程。产业转型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人才状况,创新人才存量大、供给效率高将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转换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提供智力保证。产业转变过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引起产业及市场环境的震荡和压力,创新人才存量大、供给效率高、积累能力强的部门和产业则更容易经受得起产业关联断裂的考验,更能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关联。同时,产业结构转换必须立足于原有产业,充分利用原有产业的资源基础,创新人才能显著地提高产业资源转移弹性,创新能力较高的劳动者较一般劳动力能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资源转移所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

  3、创新人才的雄厚积累有助于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系统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体现着一个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强弱,也反映出一个产业吸收外来技术和承接外来产业转移的能力,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更多扮演着新兴产业“发动机”的角色,其对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的核心地位无可替代。产业的全要素创新需要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很强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且具有原始性创新的潜力和能力。无论是渐进技术创新还是重大创新都将大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而非技术要素创新则有助于提高新产品或服务的创造效率,加速开拓市场步伐,获得超额利润,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伴随着经济与产业的高度发展,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就会涌向具备活力的产业,形成良性循环,产业创新能力将在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带动下不断提高,进而获得并长期保持产业竞争优势。

  二、培养创新人才的措施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人才与产业结构之间还处于不协调或低协调状态,表现为创新人才存量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后劲不足;创新人才产业分布失衡,产业结构演化速度较慢;创新人才区际不平衡,地区产业结构差距悬殊等问题。这些特征不仅反映出经济的低水平,而且其相互作用也是经济陷入“低水平陷阱”不能自拔的内在原因。要保证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实现创新人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需要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

  1、善于从企业角度评价创新人才。目前,我国按照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所谓创新人才往往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企业却大量短缺适合企业发展的合格人才。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落后,或者说评价角度有所偏差,不善于站在企业的角度评价创新人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谈到,“企业家”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灵魂”,是“创新”、生产要素“新组合”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他还具体描绘了企业家所具有的特征:(1)创新精神,即“存在一种梦想和意志,要去找到一个私人王国”;(2)创新意志,即“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求得成功不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3)创新的欢乐,即“存在有创造的欢乐,把事情办成的欢乐”。显然,熊彼得认为,作为创新人才典型代表的“企业家”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志,才能够体验到创新的欢乐。

  2、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创新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态度。因此,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进入工业革命发展新时期,迫切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学说及其育人模式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美国学校育人模式形成了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尊重学生,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强调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从社会生产与生活中选择教学专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向现成结论挑战等等,从而成为孕育并生产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大批科技精英的肥沃土壤。

  3、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保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技术创新的支撑基础和重要方面军。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实践已经证明,高等学校在国家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处于重要战略地位;高等学校不仅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研究成果,而且输送大批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强大源泉,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4、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考察中国学校教育现状可以看到,中国教育相对落后的集中表现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就本质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表现形式为教学模式。正是从这样的认识角度出发,李岚清同志对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批评为“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北京教科院文喆教授的批评是“你讲我听,你说我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教授则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作了更为直接的概括:“教师讲、学生录”。他认为,如果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中“教师讲、学生录”这一模式不能得到改变,中国教育30年内将很难取得长足进步。同时,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形成并不断完善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经济产生、发展的第一动力源。可见,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亟待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4]张其春,郗永勤.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J].现代经济探讨,2006.

  [5]史根东.领航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兼论适应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教育理念及其实践[J]教育导刊,2001.

  [6]罗积争,吴解.产业创新:从企业创新到国家创新之间的桥梁[J].经济问题探索,2005.

  [7]孙萍茹,米增强,安连锁.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0.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创新人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石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