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库克曲线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

   日期:2009-05-03     来源:未知    浏览:192    评论:0    

  [摘 要] 库克对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在增长期过后出现下降并且低水平徘徊不前的现象作了描述,指出人员创造力的下降会造成人员流动和流失,这对企业的影响十分不利。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强化职业锚理论、压力管理、情感管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 库克曲线;员工创造力;人力资源

  一、对库克创造力曲线的描述

  美国学者库克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源流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条曲线,称为库克创造力曲线,简称库克曲线。库克曲线是根据对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的统计所绘出的曲线(见图1),该曲线说明员工的创造力在增长期后会有4年的黄金期,然后进入衰减稳定期。

  在图1中,OA表示员工在3年~4年的学习期间创造力增长情况;AB表示员工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初期受命上任工作期,承担任务具有的挑战性、新鲜感,以及新环境的激励,促其创造力快速增长;BC为员工的创造力发挥峰值区,约1年左右,是员工出成果的黄金时期;随后进入CD,即初衰期,创造力将继续下降,持续时间约为0.5年~1.5年;最后进入衰减稳定期即DE期,员工的创造力将继续下降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如不改变环境和工作内容,创造力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这种原先优秀的很有创造力的员工从事物发展的动态变为一种停滞的状态,这在管理实践上并不罕见,不是激励机制出问题的,而是企业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机制出了问题。

  二、对库克创造力曲线现象的分析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布瑞克和福克托马提出了企业家生命周期理论的五阶段模型②,对企业家任职期间领导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提出了企业家生命周期五阶段说,这一模型认为企业家的管理生命大约有如下5季节:(1)受命上任,(2)探索改革,(3)形成风格,(4)全面强化,(5)僵化阻碍。这种导致企业家绩效始于上升继而持平,而终于下降的抛物线现象也适用于对库克对研究生毕业后3年~4年的工作期间创造力增长分析。

  在研究生毕业后受命上任工作阶段,由于其信息未经过滤,来源广,任职的兴趣高,而对职务知识知之甚少,所以第一次承担的任务具有挑战性,新鲜感以及新环境的激励,对工作是一种中强的认知模式,所以员工的创造力是快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为图1的AB段;在探索改革和形成风格阶段,员工的任职兴趣由很高开始下降,到形成风格阶段的中、高任职兴趣,而对职务知识开始大体熟悉进而到非常熟悉,这一阶段是员工创造力发挥的峰值区,大约为1年左右,这是出成果的黄金阶段,与之相对应的为图1的BC段;在全面强化阶段,由于员工依赖少数的信息源,信息高度过滤,其任职兴趣开始下降,而对职务知识非常熟悉,其认知模式刚性强且上升,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形成了大量的经验,此阶段员工往往会表现出对自己认知模式的迷信和固执,越来越相信自己和自己的思想方法的正确性,相对应的为图1的CD段;最后进入衰减阶段,即DE期,员工创造力将继续下降并稳定于一个固定值,这就是僵化阻碍阶段,此时其对职务知识非常低,任职兴趣低,如果此时不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员工的创造力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

  库克指出,为激发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应该及时变换工作部门和研究课题即进行人力资源流动。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流的人才正因为流动频繁而思路开阔,有创造性,也说明人才只有在流动过程中才容易找到最适应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和环境。但对于一个企业、对于离职员工的公司来讲,则充满了痛苦和煎熬,关键员工的离职或许意味着“人财”两空,这对一个企业长期发展来说,会对其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三、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探讨

  目前,很多国内公司管理人员头脑中还存在着“只要高薪待遇就能留住人才”的观念,实际上,工资的多少并不是真正让他们继续留下来的关键。员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企业不能简单待之,应当从关注人转到合理的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等方面,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一定的压力管理,练好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的内功,同时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竞争战略的一致。

  1. 帮助员工确定职业锚。职业锚理论是由美国麻绳理工大学施恩博士提出的,职业锚是指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位,笔者也把它视为一种职业选择理论,其由三部分组成:(1)认识自己的才干和能力,这种才干和能力以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2)认识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态度和价值观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3)认识自我动机和需要,这种自我的动机和需要以自我与组织和工作环境的价值观之间的实际状况为基础。职业锚是通过个人的职业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下来,当个人面临许多职业选择时,职业锚是员工最不能放弃的自我职业意向。透过职业锚,组织获得了员工个人的正确的信息反馈,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发展设置可行、有效、通畅的职业通道;个人则因为组织有效的职业通道,自身的职业需要得到满足,必然会深化其对组织的感情认同;于是组织与个人双方相互深入了解,达到深度稳固的接纳,从而可以留住人才,又可以达到直接提高工作效率和显著效益的目的。

  2. 适当的压力管理。“台塑大王”王永庆的“推拉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这里的“推”就是压力管理。适当的压力不但可以使一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而且能造就出优秀杰出的人才。如果员工太安逸就会养成懒散的习惯,放松自己,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和创造力下降与停滞;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所以如何让一个企业主体本身具有压迫感,让其员工不能满足现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让员工甚至主管人员都有危机意识,这是压力管理所必须的。

  组织和员工必须共同面对职场上的工作压力,对工作压力的共同管理也有助于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创造力激发与保持的整合。适当的压力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在低压力的情况下,工作对于员工来说没有挑战性,员工的最好水平不能得到发挥;当压力达到某一点时,就能改善员工绩效水平。对任何工作任务来说,均存在一个最优秀的压力水平点,这个点就是适当的工作压力,过这个点后工作绩效就开始下降。所以要保持员工的创造力就要使员工认识到这个点,给员工最适当的工作压力。

  3. 情感管理。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前进的主旋律,要激发员工创造力,留住人才,就是要运用“重视人、尊重人和理解人”的管理思维模式。管理不仅是对物质生产力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管理。这就需要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之间的动态平衡:(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应对此有所重视。员工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集体中其他个体的影响。所以只有个人、集体、企业三方的利益保持均衡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创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协调好组织内部各利益群体关系,发挥组织协同效应和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最有效的途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能实现自我才能的发挥并获得成功是更强烈的需要了。因此要注重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技能和特长;同时,组织要为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创造动力,为其提供工作内容丰富化、工作轮换、晋升以及加薪和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重新设计,帮助他们指定适宜的退休和安排,提供相关的咨询项目,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保持员工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4. 优秀的企业文化留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和催化剂,对员工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增进企业员工间的团结和友爱,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减少教育和培训经费,降低管理成本,并最终使企业获得利润。所以企业应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形成员工认同的、与社会共振的价值观,营造精诚团结、敬业敬岗、无私奉献、不断创新、奋发图强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形成适合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5.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要同企业竞争战略保持一致。在企业的众多资源中,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如何发掘人才、留住人才并发展人才,从而为组织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重要的课题,要保证企业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必须对组织现今和未来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保证组织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能及时地得到各种所需要的人才,否则,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难以实现。(1)企业一定程度的人员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流动率可以形成企业良好的人员“新陈代谢”机制,通过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思维的同质化。但企业组织对于优秀员工、骨干人才的流失,应该分析认真其离职的原因,及时采取妥善的措施,将其流动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减少企业的损失,以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文化与制度、关键技术、客户群的延续和持续发展。(2)引进和挖掘人才,注意人才的优质性和引进的灵活性、针对性。要综合考虑人才的年龄、职称、专业、性别等方面,并与本单位内的人才形成互补而又有层次性;在企业组织内部要不断拓宽培训、教育途径,注意内部人才的挖掘,健全选拔制度,使优秀拔尖人才得以重用。

  注释:

  ①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255420.html。

  ②晓棠主编:《伐谋——成功企业家的用权之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参考文献]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孟昭宇.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姜岩,林泽炎.企业文化建设与高效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4]杜映梅,Bessie.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

  [5]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库克曲线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