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一样,是国家和地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动作用的财富组成,其能够作用于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形成过程,进而影响国家和地区财富的形成。因此,为了增加国家和地区财富的积累率和财富可持续形成量,可以从增加人力资本积累角度调整产业结构。即通过推进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医药等产业的产业化进程,从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调整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关键词: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产业化
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可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调整。而人力资本的状况是影响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的关键因素之一,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经济发展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的需求加大,并且产业结构的可持续性调整也为人力资本积累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一样,已构成国家或地方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动作用的财富组成部分。因此,围绕着不断积累人力资本来调整产业结构,能够增加财富的可持续形成率和财富的可持续形成量。本文认为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产业结构的可持续调整包括以下四个领域:教育培训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医疗卫生产业。
推进教育培训的产业化进程
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基本的途径。各种在职培训和成人教育计划已成为增加一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提升人力资本结构的重要手段。
(一) 推进义务教育外的教育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教育产业化,是指将非义务教育按照产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来兴办,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非义务教育的投融资、人力资源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后续教育等全过程实施产业化改造,并最终通过市场使教育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逐步达到均衡的过程。关于教育产业化问题,理论界一直争论得很激烈。教育具有公共属性和公益性,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不能把教育同其他产业、教育同企业等同起来。
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显著区别,它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尽管我们承认教育的产业属性,但是教育产业与一般产业不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的方法,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并不是一种纯市场的行为。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市场需求的因素,也会给一些企业带来某些商业机会,但这不是主导因素。所以,把教育本身当作一个产业来看是不恰当的。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是不可能作为产业来发展的。但是,在教育的部分领域,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非义务教育和一般高等教育以外的部分,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其产业化进程,从而使之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大量中、高级人才,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含量,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可持续调整提供所需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要素,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二) 推进培训的产业化
知识经济时代, 人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而培训是企业汇聚人才,发掘人才最为有效的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培训产业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竞争加剧。如果没有竞争是不需要学习的,同样的道理,如果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话,提升竞争的技能就成为我们必然的任务。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一种接近白热化的程度,这必然导致学习成为我们的普遍需求。社会需求升级。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升级,学习就开始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一种消费,这是社会升级需求的一种必然。职业生涯技能更新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共有30多年的职业生涯。这30多年职业生涯的知识更新,学习需求必然会形成一个市场。中国教育体制的缺陷。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基本上只传授知识,不传授技能。大学生毕业后,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适应社会,这是一个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这方面的一些缺陷,使我国对培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需求规模巨大。中国人口基数大,而劳动者的整体水平偏低,为了更好地就业,人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旺盛。在企业中,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都需要培训。从目前我国游戏人才培训、IT培训产业、英语培训、管理培训、技能培训等需求热现象可以看出,培训产业的需求量巨大。而实践表明,培训能增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且短期内就能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以上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必须发展培训产业,推进培训的产业化。
总之,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能够不断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并且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增加物质资本的积累,从而增加财富的可持续形成率和财富的可持续形成量。
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精神动力。文化是人口素质的核心,文化产业有着塑造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特殊功能,特别是文化产业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消费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和娱乐消费支出显著增长。据有关材料,最近五年社会和居民文化购买力快速增长,文化产品消费增长超过了其他物质产品消费的16个百分点,特别是教育、培训、旅游、通信、信息、文化娱乐等精神消费增长的速度更是惊人,连带消费的文化设备以及其他服务,现在的文化消费市场大约在两万亿左右,专家预计,五年内我国的文化消费达到四万亿或者五万亿以上的人民币,而国际文化市场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竞逐的一个方向,也具有广阔的前景。如此巨大的市场消费空间,使得除教育培训以外的另一个对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有重要影响第三产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2004年为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占了当年GDP的21%,日本的文化产业已经占了当年GDP的18.5%,而在一些国家,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具备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使人力资本快速积累,而且使物质资本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幅度增长。
并且,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并且为高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机遇。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与高技术、信息产业结合起来,跟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使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
体育活动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从而一方面在健康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也会培养出一些具有特殊体育技能(人力资本)的运动员。总的来讲,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增加人力资本积累。
体育产业是以满足消费者和其它行业的体育需求为基点,以追求投入产出效益为宗旨,涵盖一切与体育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庞大产业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为人们提供体育劳务产品、物质、产品、信息产品及其它相关产品的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在一些国家甚至成为扩大就业人口、提高收入、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显著地位的行业,体育的产业地位进一步得到了确立。在当今世界上,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以及西欧,同时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据报道,目前世界体育产业年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体育产业的这种高产值性,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将更加令人瞩目。
体育的产业化也带动了和辐射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间接带来巨大效益。如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的职业化不仅提高了体育运动水平,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房地产商将体育概念引人房地产,房地产项目配备体育设施,物业管理中也力求创造一种生命与体育相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此类楼盘已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宠。体育产业对多行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最明显的是北京的亚运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房地产业、酒店业、通讯业、金融业、商业、娱乐业等飞速发展。来自经济部门的一项预测表明:到201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5%。
当然,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才刚刚起步,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要推进体育产业化,还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在政府投资的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多种所有制投资建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设施,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不同层次的体育服务。建立健全体育法律法规,推进体育产业法制建设。
推进医疗卫生产业化进程
对人力资本形成而言,医疗、卫生保健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对人的健康起到一种维护性的作用。如果说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产业是从培训人的技能、知识、素质、创新精神和文明程度等方面来增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总量、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话,那么医疗、卫生、医药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从保持人的健康、消除疾病的角度来相应地增加人力资本。
卫生产业是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体,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医疗以及相关行业或市场,例如商业医疗保险业、医疗器械和设备、药品、卫生消费品制造与销售业、医疗保健品市场等为依托,既有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又有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的特殊产业。在计划体制下,一般不会把医疗卫生作为产业来看待。但在当今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医疗卫生产业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达到8%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不是社会公共支出,而是进入市场的医疗保健消费。应该说,医疗卫生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但是医疗卫生资源终究要依赖于社会产品的分配,人们享受医疗卫生服务便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因此,医疗卫生服务除公共卫生之外,都属于准公共物品。有必要将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准公共物品进行梳理,将其中的基本医疗保健和个人医疗保健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医疗卫生可以作为产业来发展,但不能以产业性来否定公共卫生的公益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健康日益重视,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保健费用也会不断增加。但不能一味地提高公共投入,我们有必要把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上,即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让更多的人享受医疗保障。但是市场运行结果的不均衡性,人均收入的差距性,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有更高的医疗保健需要,这就需要发展医疗服务市场。我们可以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产业,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医院不均衡的拥挤现象,同时又以医疗卫生事业商业性的发展来推动基本医疗保障的完善。另外,发展医疗卫生产业,还有利于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增进人们福利。
参考文献:
1.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