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人力资本产权与剩余价值分享

   日期:2009-05-03     来源:未知    浏览:200    评论:0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的发展,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产权逐渐被提出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确认,人力资本开始分享企业所有权。本文从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功能比较角度分析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得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必然性结论。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权 人力资本所有权 企业所有权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提高了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改变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产生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知识的溢出效益使知识能在不追加投资的基础上反复利用,减轻了资本稀缺性的约束。特别是近几十年科技的发展,不仅使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发生了突变,也使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并被社会所承认。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被视为创新的源泉。思想和创造成为现代知识型劳动和高新技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随着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普遍觉醒和公司治理的变化,人力资本开始分享企业所有权,如企业分享制、职工持股等制度的实行。本文从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功能比较角度分析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得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必然性结论。

  所谓资本,西方经济学中指能创造利润的财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指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可见,能够增值的“财富”才能称为资本。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指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西奥多·舒尔茨认为,“资本”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物质资本形态,即通常所使用的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料上的那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二是人力资本形态,即凝结在人体中的能够使价值迅速增殖的知识、体力和价值的总和。人体中的能够使价值迅速增殖的知识、体力和价值的总和。

  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点:专属性,即人力资本专属于特定的人身,是一种不可转让、继承,也不可交易的特殊资本;专用性,即具有某种专门技术、工作技巧和拥有某些特定信息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旦长期服务于某一企业,其人力资本的使用就趋于单一,缺乏向其他用途转移的可能性;无形性,人力资本本身主要表现为无形的知识资源或体力资源;综合性,即人力资本不是某种单一性资本,而是若干类资源束(知识、技能和体力)的集合,是一种集合性资本;动态性,由于人力资本的相成要素(知识、技能和体力)不是凝固不变的,因此人力资本本身也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

  企业投资包括两种投资,即物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剩余来自于这两种投资。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大部分时期,物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很大,而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相对较低,物力资本的稀缺性价值大于人力稀缺性价值,这使人们错误地认为物力资本是企业剩余的惟一来源。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宏观经济济增长和微观企业剩余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资金、机器设备、厂房和土地等物力资本在企业中已不占主导地位,相反,人力资本成为企业至关重要的因素,企业发展真正取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和主观努力。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操心,真正支配企业的其实是向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并不存在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要么属于他人(如奴隶的人力资本属于奴隶主),要么有其名而无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物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人力资本所有者只是人力资本的出卖者,虽然他仍拥有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但被迫放弃了产权的收益。这样物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主人,被天然地视为企业所有权的拥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只能获得固定的报酬(即工资)。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自己人力资本产权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了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平等地位,在不放弃所有权的同时出让使用权等产权就可以从这种产权出让中获得产权收益,即享有企业所有权。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人的原来或者两者的源泉”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永远是财富创造中不能或缺的两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是合作并重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财富的创造都不会只取决于一个方面。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行业已反映出比传统的物力资本更强的营运增殖能力。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形成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达33%。可见,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凭借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获得剩余分享权

  在传统企业里(资本家同时是企业主),劳动者人力资本虽然创造了剩余,但由于供求状况和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企业专用性质,劳动者的谈判力远远不及资本的谈判力,因而劳动者只获“劳动力价值”(成本),没有剩余分配权。换言之,劳动者只有人力资本的所有权,而没有人力资本的产权。人力资本产权被物力资本剥夺。在“两权分离”型公司制企业里,企业合约将管理者人力资本所有权与非人力资本所有权分离,使经营管理人力资本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如舒尔茨指出,劳动者成为资本拥有者不是由于公司股票的所有权扩散到民间,而是由于劳动者掌握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的结果,它们同其他人力投资结合在—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传统的公司理论是以“股东资本本位”理论构建的。公司被理解为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因此,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如何确保物质资本所有者获得投资回报,即物质资本所有者通过什么机制迫使经营者将公司的利润作为投资回报返还给自己;如何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并使其在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在这种观念看来,股东的资本和管理者、生产者的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中,为公司提供物质资本的“资本家”对企业拥有绝对的所有权,管理者或生产者只是股东资本的雇佣者。这种结构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资本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形成的。时至今日,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竞争,资本供给渠道的多元化,资本的“谈判力”大大降低,资本产权弱化;随着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扩展,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稀缺,企业家不但拥有自己人力资本产权,甚至剥夺掉部分资本的产权。这就是经营者控制企业或包括职工在内的“内部人”控制企业的原因。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背景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工具对国民生产总值有极高的贡献率。物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处在主导地位,相反劳动者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较低,因此,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自然处于被物力资本控制和支配的地位。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复学化、社会化、知识化、科学化。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大批量生产过程和高科技含量生产过程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流形式。二是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发生革命性变革。这些趋势改变了高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的地位。

  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作用

  90年代后期,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技术企业开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各国都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首要选择。高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原材料等有形资产,企业依赖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以资金、设备和原材料为主,而是以人的知识为主,战略资源变成了信息、技术和知识,这类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着重大作用。人作为技术和知识的天然载体,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决定性因素。这种企业要素地位的变迁,决定了企业产权结构的演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在高技术企业产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向,其表现形式是经营者集团的形成。比如说微软公司,它并没有什么厂房、设备,也不需要大笔资金来购买原材料,公司得以创造价值的是员工的“大脑”和高管的智慧,实物资本的投入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些电脑罢了,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高新技术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对经营者集团的要求

  新经济下高新技术企业的运作模式强调靠现代信息技术贴近市场和顾客,以定制方式获取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典型模式具有如下特征:通过网上或电话订购等直销方式宋取得市场份额和获得现金收入;根据市场需要,通过在全球采购零部件组装产品,以虚拟经营方式,打破地域界限,面向全球市场;改变了以往企业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大规模定制方式提供产品,体现了一种完全个性化的服务。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明显不同不在于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在于技术突破的始作俑者。这只有有赖于人力资本的作用。企业领导人和经营者集团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常的能力。在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要能够发观新的机会,确立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善于组织和动员各种资源去实现企业的目标。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应该学习怎样去进行现金流分析,怎样去培训人员,怎样授权,怎样建立团队,没有这些背景的企业家,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都会被淘汰。

  公司治理的格局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地位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生产方式中,资本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开来。但是,两权分离加大了资产运作的风险。由于两权分离,资产由经营者操纵和控制着,他们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相反,所有者却失去了直接操纵和控制企业的权利,成了隔膜于生产经营过程之外的“外部人”。特别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高度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生产者、经营者对专有知识、专有信息独占性越来越强,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并且也越来越不可逾越。若再把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简单运用于当前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立法中去,那么即使立法技术再完备,也无法根本解决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由此必须重新构造产权结构,或者说,必须设计出一套能够极大地降低资产运作风险、使资产能够保值增值的制度模式。从监控成本与监控效率的对比关系来看,内含人力资本股权的产权结构是最优的产权结构。因为,特殊才能资本化,既可以使企业增加最优秀的监控者(人力资本所有者),消除或控制资产代理人(经营者)或其它人可能释放的“道德风险”,又不必增加任何监控成本。可见,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行,使特殊才能资本化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美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治理的新动向

  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心产生了重大变化,发生了从“以资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有一些主流学者将公司定义为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1994年,美国出台《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美国新型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作为一种企业制度的创新,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在全美得以迅速的推广、普及。尤其近年来,代表“知识经济”的高科技创业企业风起云涌,它们大多都是采用这种新型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这种企业制度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其稀缺性,以意思自治为原则对企业的治理模式、出资份额、出资方式、风险承担、收益分配等事宜,以契约的方式自由组合,而法律对此并不做太多的限制性规定。这种制度的创新有效地缓解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使两方面利益趋同。另一方面,这种企业制度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风险资本与知识要素高效率、低成本的结合,它在激励生产者和经营者创新的同时,又规避投资者的风险。非常明显对企业内部这种契约的形式进行组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制度成本。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人力资本产权与剩余价值分享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