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自我暴露与工作倦怠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日期:2009-05-03     来源:未知    浏览:463    评论:0    

  [摘要] 本研究假设自我暴露通过获取被暴露者的反馈来补充个体情绪、认知等资源,可以作为缓冲工作倦怠的手段,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对不同亲密程度的自我暴露对象进行不同方面的自我暴露,对个体的工作倦怠的不同维度有不同影响。这些结果对干预工作倦怠有一定的

  [摘要] 本研究假设自我暴露通过获取被暴露者的反馈来补充个体情绪、认知等资源,可以作为缓冲工作倦怠的手段,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对不同亲密程度的自我暴露对象进行不同方面的自我暴露,对个体的工作倦怠的不同维度有不同影响。这些结果对干预工作倦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作倦怠 资源守恒理论 自我暴露 人际关系

  一、文献综述和假设推演

  工作倦怠是一种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的综合症状,包括耗竭、愤世嫉俗和职业效能三个维度。基于资源守恒理论,研究者认为,工作倦怠中物理疲劳,情绪耗竭和认知疲劳三者存在内在的相关,一者的缺乏与另一者的缺乏相联系。

  自我暴露包含了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因素,一般正常的自我暴露对维持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基于邝颂文等人的研究结果,人们倾向于向关系亲近的人进行更多的自我暴露。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者认为,对亲密的非工作对象(家人,朋友等)的自我暴露可以有效地补充耗竭的物理,情绪和认知资源,从而可以作为缓冲工作倦怠的手段之一。而工作倦怠水平越高,这种自我暴露的需求就越高,从而可以通过职员的自我暴露水平和特征来推断其工作倦怠;而对关系不亲密的人的自我暴露,由于暴露水平较低,上述效应将不显著。

  综合以上对人际关系,自我暴露和工作倦怠三者关系的探讨,本研究的假设如下:H: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性别,人格等),华人服务业员工对关系亲密的暴露对象的某些维度的自我暴露程度仍对工作倦怠感产生显著影响。

  二、实验方法

  1.被试与设计

  采用被试间设计,用问卷法进行测量。本次研究的被试涵括广州、北京、上海等七个大中城市的服务业从业员。共回收数据498份。

  2.测量

  (1)预测变量。本研究中预测变量为自我暴露程度,采用邝颂文等人修订的朱拉德自我暴露问卷进行测量,暴露对象分为近亲,至交,远亲和交往略多的熟人四类。

  (2)结果变量。本研究中结果变量为职业倦怠感,测量工具为Maslach倦怠量表的中国修订版。整个量表包括三个维度:耗竭、愤世嫉俗以及效能感。量表采用利克特7分等级,“0”代表“从不”,“6”代表“非常频繁”。

  (3)控制变量。本研究使用的控制变量有5个:工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和人格特征。另外,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其中我们只进行神经质维度和L量表的测量。

  三、结果——回归分析

  1.耗竭

  对耗竭维度的回归结果显示,排除了控制变量对耗竭的影响后,对近亲在态度和观点方面的自我暴露,对至交在个性方面的自我暴露和对交往略多的熟人在金钱方面的自我暴露仍与耗竭维度显著正相关(β分别为.23,.24,.22,p<.05),而对至交在爱好方面的自我暴露则与耗竭呈显著负相关(β=-.24,p<.05)。而远亲组则未发现显著的结果。说明耗竭程度较高的职员需要向近亲,至交或交往较频繁的同事和熟人进行更多的自我暴露,这与假设h基本吻合。

  2.愤世嫉俗

  对愤世嫉俗维度的回归结果显示,排除了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对近亲在钱方面的自我暴露(β=.20,p<.05),对至交在工作、钱、个性和身体方面的自我暴露(β分别为.41,.41,.49,37,.42,p<.001),以及总体的自我暴露水平,对远亲在钱方面的自我暴露(β=.22,p<.05),对交往略多的熟人在态度、工作和钱方面的自我暴露(β=.22,p<.05)都与工作倦怠的愤世嫉俗维度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说明愤世嫉俗程度较高的职员需要向至交或交往较频繁的同事和熟人等关系较亲密的对象进行更多方面的自我暴露,与假设h吻合。

  3.效能感

  对效能感维度的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了控制变量的效应后,对近亲在态度和观点(β=.33,p<.01)、爱好和兴趣(β=.23,p<.05)、工作(β=.30,p<.01)、身体(β=.23,p<.05)方面的自我暴露以及总体自我暴露水平(β=.30,p<.01),对至交在工作方面的自我暴露(β=.21,p<.05),对交往略多的熟人在爱好兴趣方面的自我暴露(β=.27,p<.05)都与职业效能感呈显著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对远亲在金钱方面的自我暴露则与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β=-.20,p<.05)。结果说明工作中效能感越高的职员,越倾向对近亲这种亲密关系对象进行更多的自我暴露。假设h得证。

  四、讨论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推论,对关系亲密的人的自我暴露作为缓冲工作倦怠的手段之一,个体的耗竭和愤世嫉俗水平越高,这种缓冲的需要越强烈。而效能感的获得也部分有赖于对近亲更多的自我暴露。但不同的自我暴露对象对于个体的由工作倦怠引起的心理健康的不同层面的问题是有不同的意义的。有针对性地对某些人进行某些内容的自我暴露,可能会使自我暴露的缓冲效率更高。特别地,交往性关系比先赋性关系对自我暴露的影响更大,体现在熟人组的结果比远亲组更加显著。

  然而,自我暴露程度仅仅是资源获取的其中一个途径。根据资源守恒理论,其他方面诸如组织支持等都可以作为珍贵资源作为补充。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肯定,除了神经质和其他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外,自我暴露仍然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显著的影响着职员的工作倦怠水平。

  参考文献:

  [1]Hobfoll, S. E. (1989).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513–524

  [2]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1(5):567-572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自我暴露与工作倦怠关系的探索性研究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