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分析基于人才共享的知识联盟的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核心能力与知识联盟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科技中小企业建立知识联盟的理论依据、现实需要和若干关键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科技型企业 知识联盟 核心能力
1 知识联盟的定义与特性
知识联盟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或大学间以协议方式组成的一种使企业间互相获取技能、能力及合作创新的知识集约关系。它是战略联盟的最高阶段,与产品联盟同处于战略联盟的两个极端。基于人才共享的知识联盟与传统的产品联盟相比,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1)目标性。学习和创造知识是知识联盟的中心目标。知识联盟应有助于企业间专业能力交叉领域知识的组合与整合,并使这种技能与核心能力有益于联盟各个企业的未来发展。
(2)紧密性。知识联盟并不是简单地传递转移知识,而是互相学习交叉领域知识的知识集成化过程,是企业间学习、创造和加强专业能力并使企业员工在一起紧密工作的过程。
(3)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体现在:知识联盟能够与多种知识伙伴或组织形成联盟,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内不同专业部门员工之间可形成多层次纵向与横向联盟。
(4)潜能性。知识联盟比产品联盟具有更大的战略潜能性特征。知识联盟能使企业扩展和转移其基本能力,甚至从战略上更新企业核心能力或培育新的核心能力。
2 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知识联盟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要
2.1 建立知识联盟的经济学原理
与企业知识联盟有关的知识特性反映在知识分工与积累原理、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原理以及知识能力的过剩原理之中。
(1)知识分工与积累原理。贝克尔和墨菲提出的知识分工模型将知识生产的累积效果引入对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市场的瞬息万变又极可能使企业所积累的知识贬值,使其知识投资的收益迅速下降。这就是知识投资的报酬不确定性,是企业在进行知识生产时必须面对和设法控制的。通过企业知识联盟,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在知识投资上的专门化与规模化的统一,形成不同企业的不同专门知识之间的协同。这样,在降低知识投资风险的同时,也相对提高了知识的生产率,提高了知识的投资报酬收益。
(2)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原理。路径依赖原理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在1989年提出来的,其重要意义在于市场依靠。企业知识联盟,可通过对组织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重新整合,形成新产品的集体资源优势,提高产品开发的速度与效率,提高市场领先的能力。技术越复杂,企业知识联盟为企业赢得市场依靠的优势就越明显。
(3)知识能力过剩原理。无论是大企业在某些专门知识上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能力过剩,还是众多小企业在某些专门知识上的重复投资所造成的能力过剩,企业知识联盟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之间过剩能力的利用与重组,彼此之间在对新技术发展动向形成共识基础上所进行的知识联盟,可以有效地避免能力的相对过剩,从而实现能力的有效整合与协同。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知识联盟的现实需求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增值、传播与使用之上的。其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的知识生产、分配及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但它又反过来作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引起传统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当今世界,网络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特征,日益发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开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互相合作又彼此竞争的新格局。
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是凭借一项或多项技术专利起家的,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速度大大加快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了。作为技术创新生力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切地感受到了技术投入与市场风险的压力,因而,知识联盟也就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契机。
据统计,在创新活动中,大小企业各有所长。在创新活动较活跃的行业,大企业在医药和摄影设备方面创新成果较多,而小企业在计算机和流程控制仪器创新成果较多。总的来说,按每千名从业人员的创新成果,即创新率来衡量,小企业的创新率比大企业高出43%。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科技中小企业间的知识联盟愈显重要与迫切。
3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联盟构建中的关键问题
3.1 创造共享人才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
知识联盟的目的就是获取对方的内隐知识。因此,在一个有效的学习机制内,必须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鼓励个人和组织持续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要创造这种氛围,联盟伙伴首先要有真诚和信赖的态度,并视其为一种机会,通过个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日常接触,公开交流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其次,联盟组织的管理者要致力于创造一种正确的组织文化,在联盟间形成友情和交流的氛围,使得联盟成员能够学到企业以外的知识与技能。
3.2 树立系统思想
要最大化联盟伙伴的学习能力,必须改变现有的商业观念,树立起系统思想。即联盟双方都要有长远的、全局的和双赢的思想。系统思想要求人们用系统的视角来看待联盟的发展,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的结构,从静态的分析到寻求动态的平衡。系统思想强调学习的过程及学习要有一个反馈过程以提高学习效率,它还要求联盟成员共同讨论决定联盟未来及合力实现共同目标,以降低联盟失败的危险性。
3.3 知识的获取和转移
建立有效学习机制的目的就是获得和吸收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获得和吸取知识关键在于联盟双方彼此须接近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人员、设备和管理体系等。要保证有效的学习必须做到,认识和确定新知识;解释和转移新知识;应用新知识来调整企业行为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形成学习的制度化。具体过程是:明确学习的责任,通过培训刺激学习过程,对合作关系中的外派管理者和母公司内的接受人员,都要明确特定的学习责任,并将其列入工作计划中,为创造有利于知识接受的氛围,还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3.4 共享心智模式的表现和检验
人的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人的心中,影响人们如何认识周围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假设、成见和印象。它不仅影响人们如何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联盟成员需要学会检验、共享他人的心智模式,以使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有利于学习、决策。为实现这一过程,必须做到:冷静思考别人的思维过程,详细了解他人的心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成员之间进行开诚布公的探讨,允许他人对不解的问题提问,保持面对面坦诚交流,逐步表现个人的心智模式并进行检验,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3.5 建立学习关系和学习合作结构
在知识联盟中要强调学习观念要植根于知识联盟组织内,要自上而下地学习和加强学习管理。这就要求联盟内的组织者要改变自己的职能,其主要作用由指挥、控制和监督变为协调与参与。构建学习合作结构,首要的建立一个鼓励联盟内成员与组织相互学习的奖励系统,奖励学习活动,鼓励有助于组织学习的管理行为。如重要信息的传播和分享,改变对管理者短期绩效的评价标准,重视对外派人员的提升等都有助于鼓舞员工的学习热情。只有在知识联盟组织内,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机制,创立共享的学习观念,才能公开地转换资源、信息与知识,才能增强联盟组织和个人的学习能力,有效吸收和消化所需的内隐知识,并加以应用,最终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4 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联盟的关系
4.1 知识联盟有助于直接提高和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资源增值本质上是其无形资产——知识的增值,即凝聚在产品和服务中的新知识与新技能,这部分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这些增值的知识中一部分依靠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经过消化和吸收成为企业的内部资源,直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另一部分通过与外部企业合作联盟等形式外溢和释放出去,成为企业的外部资源。其中内部化进程中所积累的特有的隐性知识体系构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由于企业内部化过程中特有的隐性知识体系构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因此有助于积累这些隐性知识的方法也就对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利。知识联盟的运作是一种高效的知识积累的联合化过程,即知识在联盟中低成本而高效益的互相转换、溢出与释放。这种联合化过程使企业可以直接获得两种知识:一是已经显化的知识,二是联盟内部企业的隐性知识,后者无疑最直接加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虽然企业在知识联盟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有价值的知识外溢,但由于知识联盟企业是基于知识、能力与组织资源对等关系建立的,因此知识联盟紧密了彼此关系,有助于一个组织学习另一个组织的知识与能力,有助于一个企业和其他企业的知识相结合创造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在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方面,具有学习成本低、风险小、灵活性大、效率高的优点。
4.2 知识联盟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造了环境与条件
对科技型小企业来说,相关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型小企业通过知识联盟,将信息网扩大到整个联盟范围,为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提供了广泛而及时的知识源、信息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中小企业所难以承受的,而研发的风险又是很大的,知识联盟分担了独立研发的风险并获得知识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企业知识积累的内部化过程提供了条件。另外,长期存在的合作性的知识联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它有利于理顺市场,防止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而且,它还避免了企业内部边界扩大过程中的组织膨胀和管理成本,为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灵活的经营机制和组织保障。
4.3 知识联盟对核心能力培养的某些消极影响
前文所述知识联盟的特性,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的消极影响。首先,知识联盟强调企业间知识互补和平衡,而各个联盟成员对联盟长期平衡和互补的评价标准以及保持能力都有所不同。一旦失衡,就会造成联盟解体或企业在联盟中地位比较被动,甚至能力弱化的企业被强化方收购与兼并,彻底丧失核心能力。而且知识联盟必然涉及不同企业间文化差异,容易产生文化摩擦,当这种文化冲突无法协调时,就会使双方企业的核心能力受损。同时,联盟成员间可能会存在战略目标的导向差异,即各自对联盟成功给它们带来的共同利益看法不一,如果在联盟初期和运作中协调不利,那么某些企业会将联盟的发展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发展方向引导,知识联盟的最终成果同企业加盟前所预期的目标相异,从而使另一些企业的核心能力损失。最后,联盟企业在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上具有差异性,这很容易导致联盟内领导权限不清、交流不畅、决策迟缓等弊端,这也会影响核心能力的培养,而当其管理成本高过联盟带来的收益时,联盟也会破裂。
4.4 联盟企业核心能力对知识联盟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企业学习和积累能力的强弱方面,由此也影响到企业最终所获增值知识的大小和竞争优势的不同。如果联盟企业间的学习能力和所生产的增值知识长期不平衡,那么对联盟的稳定有以下影响:①无法满足企业间双向或多向的知识流动,可能会失去知识互补的对等条件,致使联盟破裂;②知识联盟中学习能力弱的一方获取知识的交易成本较高,违反了知识联盟作为一种低交易成本的理想的知识创新而存在的基础;③核心能力弱导致企业内部知识积累过程的弱化,同样会影响与其它联盟企业合作的能力与程度,即知识联盟的效率降低;④联盟企业的学习能力如果不强,那么知识联合化过程中知识外泄的不利影响会相对扩大,最终造成联盟解体或企业的被动地位。
可以看出,知识联盟既有助于直接拓展和转换企业核心能力,也为企业核心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反之,企业核心能力也通过在知识联盟中是否平衡来影响知识联盟的特点、优势和存在基础。如果处理得当,这两者完全可以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5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资源有限的科技中小企业而言,共享稀缺的技术人才,建立知识联盟,是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间实现双赢的有效策略。同时,由于知识联盟具有临时性和弱约束性,知识联盟往往可靠性不高,对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慎重对待知识联盟,努力促成知识联盟形成良性循环的同时,也要重视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和研究机构的发展,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林莉,刘则渊.基于知识活动系统全息性的U/I知识联盟的理论构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6)
2 马军伟,李永周.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战略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4)
3 文心.自主创新—缔造科技竞争力的源泉[J].创新科技.2005(1)
4 吴杰,胡达沙,李勇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资源协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