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浅谈民营企业家素质

   日期:2009-04-25     来源:未知    浏览:194    评论:0    

  [摘要]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增长的快慢,而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企业家自始至终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家是民营经济的灵魂。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就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家素质的路径。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素质现状素质提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市场经济的“原动者”,那么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动者”就应该是民营企业家。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在《经济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固然是许多经济要素都不足,但是最缺乏的是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家,最缺乏的是企业家才能。

  我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近公布对三千多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其中关于我国企业家数量和素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家队伍“数量充足”与“素质高”的认可率分别只有12.6%与12.7%,而认为企业家队伍“数量缺乏”与“素质低”的分别占64%与43%。相比之下,缺乏系统的教育背景和先进管理方法与理念的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可能更让人担忧。因此,依靠制度保证,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

  研究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首先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衡量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目前,在对企业家素质的衡量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固然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家素质的一个反映,但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人为操纵,而且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等非企业家素质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考察一个企业家素质高低,应该有比营业额及短期利润水平更丰富的指标。最近,《财富》杂志评选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十大CEO,其评价标准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他留给企业的“遗产”,即在他离开CEO职位多年后,公司仍能兴旺发展;二是他的“影响”,即他在技术与经营方面的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已超出公司的范围;三是他的“恢复能力”,即领导公司渡过危机和推进改革的能力;四是公司股票的长期收益程度。

  按照这四个标准来衡量,企业的持久增长能力才是衡量企业家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而《财富》选出来的十大杰出CEO恰恰满足了这些要求。一是培育企业的持久增长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比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更重要;二是创造一套系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比一味地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控制力更重要;三是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及具有打破旧框框的创新意识比四平八稳的经营风格更重要;四是善于学习并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比老是沿着一条熟悉的路走更重要;五是信誉比利润更重要;六是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是获得企业持久增长动力的源泉。

  以广东省为例,很大一部分广东民企老板身上存在的问题:个人文化素质较低、缺乏高新科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立足于家族式管理,小作坊式生产经营,思想守旧,小富即安,不够关心政治。不少学者认为,广东的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产业升级慢,发展后劲不足,都与企业家素质有着直接关系。

  我国民营企业家在经历长期的创业过程和经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后,对市场规则、对企业发展等都具有了比较深刻的看法,对市场经济对企业家的素质要求也有比较正确的认知,自身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并且已经涌现出一批非常出色的企业家。但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自身调整仍然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下几个方面尤其突出。

  1.诚信意识不够。许多民营企业家在创业之初都或多或少地利用了当时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与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这也是造成民营企业“原罪说”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市场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但当初通过不诚信获得的原始资本积累仍然具有深深的烙印。所以虽然平时这些民营企业家能够清醒的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但在关键时刻却往往作出决然相反的决定。

  2.缺乏战略意识。前几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国民营企业是“兔子脑袋,恐龙身体”。就是说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了,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民营企业家的思维仍然没有转变过来,仍然用当时的思维方式去指挥现在的企业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参与竞争。面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许多民营企业不但没有逐渐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组织形式、激励机制等,而且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甚至没有战略意识或者根本不懂发展战略。

  3.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如果不能有效地规避创新带来的风险,可能致使许多企业不敢创新,或者已有的创新由于无法规避风险反而给企业发展带来灾难。在一次关于民营企业家监督约束制度的调查中,当问及民营企业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时, 57.7%的民营企业家企业家将决策失误排在首位,这正反映了民营企业家对风险的估计不足或者规避能力不足。

  二、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必须依靠制度保证,在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方面着力抓好以下几个关键

  环节

  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和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2.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首先要解放民营企业家。尽管经济学家熊彼得将企业家素质概括为:具有能完全胜任不胜其烦的会议和交涉的特殊的体力和魄力,善于说服他人并能获得支持及具有通过巧妙的交涉操纵他人的谋略和胆识等,但如果将民营企业家的时间过多的耗费在政府的各种会议以及应付各种检查、处理同各部门的关系上,无疑是对具有高度创造力的民营企业家才能的一种浪费。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营企业家的无谓劳动,民营企业家才有时间去思考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思考自身素质的提高。解放民营企业家同时还要避免权力对企业经营的介入。权力的介入不仅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而且造成民营企业竞争的不公平,扭曲民营企业家的经营观。解放民营企业家既包括政府与社会解放民营企业家,也包括民营企业家对自身的解放,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并进行科学授权,将自身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摘要]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增长的快慢,而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企业家自始至终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家是民营经济的灵魂。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就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现状进行

  3.正确评价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树立正确的高素质导向。目前,民营企业家素质提高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缺乏正确的评价。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素质提高的方向就不明确,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差距也就不明显。一个不正确的评价标准还可能带来错误的导向。经济生活中一些通过不诚信行为获得暂时利润而受到政府表彰的企业家并不少见。这对于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应尽快建立专业的人才素质测评机构,建立正确的民营企业家绩效评价机制,合理评价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与经营业绩,统一对民营企业家素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高素质。

  4.建立、完善企业家培训制度。在对企业家培训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注意培训层次的区别,建立包括小型企业管理人才、规模企业经营人才、高级经理人才培训在内的梯级培训制度;二是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管理知识,还要强调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敬业精神,更要注重实战演练;三是培训的方式要灵活,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介绍相结合,可以邀请国外管理专家作专题报告,也可以组织企业家定期去国外轮训,同时组织民营企业家到国内先进地区学习参观,还可以定期输送企业家到著名高校学习工商管理知识。

  5.建立职业经纪人的选拔机制,强化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根据目前企业家现状,尽快建立民营企业家人才库,通过企业家市场的建立,让企业家直接进入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一支职业企业家队伍。同时,建立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也是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的根本。

  6.建立企业家资格评审制度。应当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家素质标准评价体系,制定企业家的任职资格、条件和标准,并通过系统考察企业家的素质和实际能力,由专家评审后给符合条件的人发放资格证书。

  另外还应建立、健全企业家的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机制。企业家的约束机制包括制度约束机制、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以及市场约束机制。

  共2页: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浅谈民营企业家素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