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日期:2009-04-25     来源:未知    浏览:141    评论:0    

  知识经济是继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它是以具有创造性的知识为核心的。而创造性人才是创造性知识的载体。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因此,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又必然要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关于新的知识观与教育观

  (一)知识观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通常把知识分为两类:

  1.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或图形等有形体的东西进行系统化处理和传播的各种传统和现代知识。这一类知识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和加工处理,因而也称为“可编码的知识”。如人的发明创造,可以写成方案或制成图纸,取得专利权;人的头脑中的创意可以写成论文、著作,取得版权。它们都是深藏于人的头脑中的知识的外现而物化为具有一定实体性的“无形资产”。

  2.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指深藏于人的头脑内部,属于经验、诀窍、灵感、创意等的那一部分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难以量化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不可能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和加工处理,因而称为“不可编码的知识”(non-codified knowledge)。它们是人类知识中的精华,是最有活力的部分。通过有效途径把它们尽量“释放”出来,就可成为知识经济向前发展的无穷创造力的源泉。

  (二)教育观

  1.教育的根本目的。知识是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性知识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因此,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相应地更新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自主地、能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自主地、能动地学习,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教育过程中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这意味着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正确建立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关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提到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要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1)传道:应该包括德、智两个方面,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怎样做人、做学问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把“为人”放在“为学”之上。根据这一要求,教师也可以分为两类:“学有本源者,经师也;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人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是其“传道”的力量之源。

  (2)授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有的可编码的知识使学生可以自己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学习。这一类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怎样做学问,特别要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因为授之以“鱼”,现成的鱼,总是有限的;而授之以“渔”(捕鱼的方法),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3)解惑:师生共同探讨在做人、做学问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借以扩大视野、活跃思路、启发灵感,力求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放在第一位,笼统地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而且教师能不能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堪为“人师”者相互切磋,则有可能收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2.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过去认为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其实,教学也要以科研为基础,成功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卓越的科研基础上。大家知道“深入浅出”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但如果没有对有关论题进行科研积累,在教学表达上是既不能做到“深入”,也不可能做到“浅出”的。在这里,“深入”(对客观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刻认识)是“浅出”(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基础,“浅出”是“深入”的外在表现,绝不是简单的口才好不好的技术性问题。

  实现教育为社会实践服务,教学和科研都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书斋,同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正如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学校教育与终生教育相结合。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学校教育,即使是硕士、博士的培养,也只是为终生教育打基础。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要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都必须不断超越自我,从终生教育中实现持续的自我完善。走出学校以后的终生教育,其特点是:学用结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这将有助于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这也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总的说来,要从“专业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也就是要从“硬人才”的培养向“软人才”的培养转变。“软人才”往往具有既能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又能向深处探索、脚踏实地的优势。因而他们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就不会就事论事,停留在程序性、技术性层面,而会提高到思想、理论和战略的层面,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要有效地培养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提高对人才素质的认识。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知识、智力、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智力、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智力、素质和能力。智力是知识的活化,是能用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只有已经活化的知识,才能表现为智力,没有经过活化即食而不化的知识,只是死知识,是不可能表现为智力的。素质是智力的升华,即智力渗透入人的内心世界得以进一步升华,才能转化为可持续起作用的素质。而能力则是素质在一定实践条件下的外显(外在表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思维的精确性和缜密性;工作方式的科学性、有序性;对内外环境变化反应的灵敏性;独立工作能力和相互协作精神;稳定的心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以上种种表现,有些是属于人“智商”方面的因素,更多是属于“情商”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在“智商”上往往差异不大,而终生能取得的成就的大小,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情商”方面的因素。据美国学者对有成就的人士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决定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而“情商”却占到80%。由此可见,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不仅应关注“智商”方面的因素,还应更多地关注“情商”方面的因素,才能为他们终生的建功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必须充分认识提高人才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格、气质及修养,它们同“情商”方面的因素有着更多的直接联系。人文素质的培养,要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入手。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具备应有的人文精神。人类正在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这一文明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而且表现在文化与伦理道德上。未来世界各国的较量,不仅是物质实力的较量,更是人文精神的较量。优秀的民族,必须有优秀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做底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在21世纪能否再造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人文精神的发扬和人文素质的提高。②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古往今来,许多在各个重要领域(包括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师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也是以“综合素质”取胜的成就!这样的大师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势!而这种气势,是那些只在自己一个狭小的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才绝对不可能有的。这正是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比一般专业型人才具有无比优势的鲜明体现。

  最后,要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能以“已知”为起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陈出新,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创造新成果的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往往能引发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在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呢?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那些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哲学思考,善于综合运用科学思维和形象与灵感思维,同时又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具有坚忍不拔为真理而献身精神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地从大处着眼,往深处探索,不断超越现有水平,作出原生性的发现,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从而保持持续的创造活力。这显然不是那些只有“一得之识”、“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士能做到的。“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即基于此。

  知识经济是继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它是以具有创造性的知识为核心的。而创造性人才是创造性知识的载体。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因此,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又必然要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关于新的知识观与教育观 (一)知

  三、吸取历史教训,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智力资本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分子理应成为全社会的中坚。适应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应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破“官本位”,立“人才本位”,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就必须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行“学术无禁区,行政不干预”的方针。与此相适应,知识分子本身也应自觉地走向市场,冲破学术依附于政治的历史传统,走独立自主、奋发有为的道路。如果依然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把“从政”作为“为学”的最高目的,就势必要同知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大潮流背道而驰了③。?

  【注释】

  ①葛见纲.1999.非智力因素培养——现代教育的新课题.人民政协报.04-20

  ②胡春平等.1988.开设历史、哲学、文学和美术鉴赏、音乐欣赏等课程.学位教育与研究.第3期

  ③知识经济与我国的教育、人才制度.知识经济全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80页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