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困难员工的生活问题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关注的重点。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构筑帮扶平台、实现理念转变、促进家属就业、提高干部素质,来进一步做好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
关键词:困难员工 帮扶 工作
千条江河归大海,件件工作到员工,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在员工,员工群众的生活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主题,但是,随着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困难员工的生活问题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关注的重点。因此,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是整个企业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民心工程,是为企业分忧,为职工解难的重要载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企业应该如何做好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谈几点浅见。
1.构筑帮扶平台
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因此,企业在进行帮扶的过程中,要构筑稳定而坚实的帮扶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和组织结构,进一步有效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1.1健全帮扶机制。帮扶工作的落实,要依靠健全的帮扶机制,帮扶机制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有效的制度,要制定帮扶工作标准和活动制度,就必须要求领导干部在帮扶工作中认真听取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筑牢和维护帮扶工作的基础。
1.2细化帮扶档案。建立健全特困、重困员工档案是企业有针对性的实施救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困难人员信息制度,分类登记、建档建卡,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情况,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并结合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困难员工群众实行动态管理。
1.3通畅帮困热线。企业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困难家庭的一些突发性情况,就必须要保证热线电话的通畅,随时接受困难员工来电来访,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困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2.实现理念转变
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就必须深入困难员工群众,实施帮扶工作的零距离接触、零距离帮扶,就离不开帮扶工作理念的转变,因此,实现理念转变对于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单一救助向综合救助转变。在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中,企业应着重分析每个困难家庭困难的真正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在提供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心灵的抚慰,提供精神的动力和源泉,可以通过向困难员工家庭提供法律、就业等多方面信息,激发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2公式化向个性化帮扶转变。对于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企业应在帮扶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以解决困难员工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聊天、家访等多种形式,实施个性化帮扶,避免帮扶工作死板化、教条化。
2.3定期帮扶向及时帮扶转变。定期帮扶在整个帮扶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保障了帮扶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保证了困难员工基本生活的需要。同时,困难员工的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一些突发性的困难,企业要及时了解,把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纳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时刻把握困难员工家庭的第一手资料。
2.4帮扶救助向自立更生转变。企业要针对具有劳动力的困难员工家庭,组织专项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用自己的劳动改善他们的生活。此外,企业还可以对困难员工家属优先推荐,优先上岗,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促进家属就业
解决困难员工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最关键的是解决其家属的就业问题,企业应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精心谋划,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员工的基本生活问题。
3.1企业要进行教育引导,转变困难员工家属的就业观念。转变观念是解决困难员工家属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企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员工群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克服依赖思想,不断开阔视野,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自强创业。
3.2企业要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缺乏职业技能是当前困难员工家属在就业和再就业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就必须切实抓好困难员工家属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创造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范围,调动企业的各种力量,为困难员工家属的就业与再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3.3企业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只有拓宽就业渠道,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困难员工家属的就业问题。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增加就业数量,积极促进困难员工家属的就业问题。
4.提高干部素质
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企业领导的自身素质决定了工作成效。为了适应帮扶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企业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其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在帮扶工作中,为确保其能够胜任工作,领导干部还要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根本,强化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一丝不苟,真诚服务,进而推动帮扶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综上所述,做好企业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是维护员工群众经济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是为企业分忧,为员工解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只有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建立和完善帮扶工作机制,才能有力促进企业和谐、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