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和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今年正式启动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这意味着,长期与机关公务员挂钩、处于较高水平的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将大幅降低。
有关人士透露,此项改革原因有二:其一,截至2005年,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财政支出负担重;其二,事业单位工资参照公务员标准制定,事业单位退休金高于企业社保养老金。
透过此事,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首先,在财政压力大的背景下,一些地方还不断给公务员增加“房补”,变相涨薪;降薪时却拿事业单位开刀,只能表明权力部门对“嫡系”与“杂牌”的区别对待,财政负担再重,“自己人”的奶酪是万万动不得的。
更重要的是,在提振经济、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当下,对事业单位的“老人”减薪,无异于进一步增加这一群体的后顾之忧,也会令在职者更倾向于“寅积卯粮”。这不是让更多人共享改革成果的“均富”,而是向更低生活水平看齐的“均贫”。事实上,不断提高企业职工与退休者的收入,而不是降低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才是让更多人共享改革成果的应有之义。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社保面临“空账户”运行的尴尬。这也是一些人提出推迟退休年龄、减轻社保给付压力的原因。为了解决社保“空账户”问题,我们听说过几种筹资途径,包括地方政府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出一部分给社保、国有企业的股份与利润分成中应有划归社保的部分等等。但是,上述举措究竟实现了多少,人们却不得而知。
养老保险是为保障公民因年老丧失工作机会和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对其进行任何改革,都应围绕这一主旨。削减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只会增加更多人的忧虑和恐慌,而改革将公务员排除在外,更难以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