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文氏四兄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在广西桂林走失了。像很多走失了亲人的家庭一样,文家印刷了很多寻亲启事,在四辆车上贴满寻亲启事,自驾车在桂林的大街小巷寻母……但跟很多寻亲家庭不同的是,他们的故事上了10月19日的《新闻联播》这个被认为是最主流、最严肃的新闻节目。在这则寻亲新闻的最后,甚至还播发了文家的电话号码。第二天,桂林公安局出动大量干警,在全市12县5区地毯式搜寻。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新闻联播》播报的都是国家大政方针、国事活动以及国际事件,但这一次却用了约3分钟片长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家寻亲的“小事”。这很大程度上突破公众对于《新闻联播》的想象,或者说《新闻联播》在努力突破自己旧有的形象。
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曾透露:央视将对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很多新闻节目做出调整,“可能是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之后欧阳夏丹、郎永淳等主持人进驻《新闻联播》节目,新“国脸”清新亮相成为那时公众喝茶热议的话题。
自微博自媒体兴盛以来,网上寻人一直是网民参与“微公益”的主要形式之一。现在,被认为只播放国家大事的《新闻联播》也破天荒地播放寻亲新闻,以媒体之力帮助普通公民,没有宏大叙事、没有领导强调,甚至也难说一定有光明的结局,播发这则新闻只为能帮文氏四兄弟一把。这体现了《新闻联播》“以人为本、关爱老人”的国家价值观。“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国家意识形态,在这里与“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草根立场完美契合。
理性地说,文家四兄弟是幸运的,得到《新闻联播》的关注,之后当地警方出动了大批警力寻亲。不是所有失踪老人,都能得到如此优待;《新闻联播》貌似也不可能专门开设“寻亲”的栏目。但是《新闻联播》的“寻人启事”却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我们正在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政府、企业和公民都有责任帮助老人,其中既包括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大事,也包括照寻找失忆老人这种“小事”。
像文家四兄弟齐心寻找老母都如此困难,那么独生子女一代,特别是“双独夫妇”未来将照顾四个老人,又该如何应付?10月17日《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里提出,国家有责任帮助独生子女父母解决养老问题。的确,老龄化的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包括空巢老人的心理慰藉、失能老人的生活照顾、社会化养老机构的短缺、因为医保不能全国联网导致父母不便随子女共同生活、社保资金潜在的缺口,以及“失独”家庭养老问题……这一切都有待政府的宏观决策和民间的探索求解。好在官民之间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价值观达成共识,《新闻联播》“寻亲”发出了以国家之力帮助公民解决老龄化现实困难的强烈信号,我们期待职能部门在履职中能体现这种价值观,主动为老年公民未雨绸缪、急民所难,不必等着《新闻联播》的点名。同时,以温暖、有力的新闻体现国家价值观,这是国家级新闻节目应有的态度,也是新闻人民性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