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25日,201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根据调查,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中国青年报》7月26日)
表面上看,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工资高很不正常。不少人都认为,经过十多年国民基础教育和数年高等教育、耗费大量国家财政投入和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培养出的大学生,如果市场竞争力尚不及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的农民工,知识和人才的价值就无从体现,倡导知识改变命运、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就更无从谈起了。
上述逻辑不能说是错的,但却陷入了思维和价值的双重误区。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生毕业签约率低,起薪不到2000元,与农民工工资怎样没有任何联系,为什么要简单地将大学生与农民工的薪酬进行类比呢?
大学生作为中高端劳动者,其价值和尊严应该体现在合理的收入上,这毫无疑问。可反过来说,农民工群体也理应有体面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如果说当前大学生的薪酬合理性存在问题,那么农民工群体的“体面劳动”其实更缺乏保障。两者同为两个层面亟需破解的劳动者权利命题,将之生搬硬套“牵扯”在一起,这种心态本身就是问题。
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就一定要比大学生薪酬低吗?不然。在一个劳动价值健康的社会和市场中,越是低端的、从事脏苦累险职业的职业群体,越是应该拿到较高的报酬。在美国,吃面包的人不如做面包的人收入高,公务员不如钟点工收入高,盖房子的建筑设计师更是不如修房子的维修工收入高。资料显示,建筑师职业中期的平均年薪是5万4291美元,维修工职业中期的平均年薪是5万8720美元;银行职员和汽修工相比,一个是享受空调和良好办公待遇,一个整天与机油、汽车零件打交道。但前者的平均年薪却比后者低近两万美元……不仅美国,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蓝领阶层都比白领收入高——从这个角度上看,国内的农民工收入真的很高吗?干着没有人愿意干的活,顶着炎炎烈日和狂风暴雨,为城市创造了无数财富的农民工,又凭什么要比大学生收入低呢?
因此,让大学生和农民工比薪酬高低很荒唐。这大抵折射出一种根深蒂固的狭隘社会价值观——我们下意识地认为“坐办公室”比“干体力活”收入高是理所应当的,所谓数千年都坚持“劳心者治人而劳力者治于人”;又习惯于以“大学生薪酬连农民工都不如”作为论据来论证大学生薪酬不合理的观点,却不知这恰恰隐喻着劳动者权利与价值的倒挂和市场薪酬体系的不规范、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