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腾讯企业QQ发布会和imo企业即时通讯“反抄袭,反恶意竞争展示会”发生了惨烈的“撞场”。据报道现场的状况相当混乱,双方发生激烈冲突,传言腾讯方还有工作人员去对方展厅“砸场”。
事件发生后,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有许多人搬出了之前由某位神人网友提出的“腾讯现象”来声讨腾讯,称腾讯已经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领域的一朵大奇葩。
所谓的“腾讯现象”
腾讯现象是网友们为了调侃腾讯的发展模式而创造的全新词汇,源于网上盛传的两句名言:“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和“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腾讯现象直指腾讯被诟病已久的“抄袭”和“垄断”问题。当然,所谓的腾讯现象必然带有几分主观的成色,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腾讯作为一个现象级的企业,自成立之初便一直在质疑和不屑中发展,但其稳坐中国互联网企业头把交椅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腾讯发布的业绩报告,腾讯2011年总收入284.961亿,增长45.0%,甩开后面的百度等巨头好几个“身位”。腾讯全面飘红的同时,其所涉及领域的其他企业却是怨声载道,许多中小型企业因为生存空间被剥夺无奈退出。
这也引发了众人对于腾讯更大的质疑:中国互联网是不是真要让这种腾讯现象永远持续下去?3月21日发生的imo抗议事件据称也是因为imo公司对于腾讯现象“忍够了”所采取的反抗,事后imo在官方微博发布的告示中还引用了之前很火的一句话,“互联网无法回避的三件事情:生、死、腾讯!”
现象背后的真相!
究竟是怎样的纠葛导致腾讯不断的遭受非议、受到抗议呢?也许通过几个案例,我们能看到腾讯现象背后的一些真相。
首当其冲的是UC总裁俞永福,他在博客中曾发表了一篇博文,通过四问腾讯的形式打响“反不正当竞争的第一枪”。
同样的例子还有搜狗输入法诉腾讯不正当竞争,声称腾讯采取诱导、欺骗的方法,利用其破坏性技术手段直接删除用户终端的搜狗拼音输入法的快捷方式,客观上阻止了网络用户同时使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软件。
当然最经典的当属3Q大战,那场“扳手腕”中,360一再强调腾讯通过诸多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劫持了360的用户……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不少,不难发现凡是腾讯进军的领域,该领域的优秀企业就会受到腾讯“有意无意的”打压,无论是UC、搜狗、还是360等其他企业无一幸免。笔者发现,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功能和体验上完全有能力和腾讯的“后续产品”一较高下,之所以把部分市场拱手让出,完全是因为在用户基数上的劣势,而并非如腾讯所宣称的是产品因素,所以他们针对腾讯在产品推广上的不正当竞争提出控诉完全情有可原。
包括抗议事件的主角之一的imo,也是企业即时通讯领域的知名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通过免费的运营模式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国联通、和记黄埔、本山传媒等数十万家企业的青睐,应该算是腾讯进军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最大对手。由此可见,imo在企业QQ发布之后被“腾讯现象”也实属正常。
残酷的真相背后的思考
事实上,众多证据证明腾讯是踩着别人的尸体而发迹的,这是我们互联网人不愿看到的。用户需要的是更高品质、更富新意的产品,而不是经过微创新加工“新产品”。或许利用用户优势可以让这些“新产品”快速得到推广,但这种行径对于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却是毁灭性的。
互联网确实需要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企业,但更需要的是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更多的创新企业来推动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希望互联网的腾讯现象早日结束,因为我们期待着下一个“马化腾”、下一个“李彦宏”,甚至下一个“扎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