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经理 2011年8月25日讯—中华英才网发布“校园招聘新观察“调研报告,这是国内首份以校园招聘为主题的招聘领域调研报告。
调研显示,伴随着校招市场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招聘企业和求职学生都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有超过一半的受访毕业生希望能够在传统校园招聘模式之外获得更多的帮助,而企业的反馈也如出一辙,“校园招聘”行业亟待变革来突围。
在此调研的基础上,中华英才网对校园招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了三大总结:雇主品牌建设将在企业校招工作中扮演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海投海选”模式已不能完全解决企业和学生的所有需求;学生不能被动应聘,同时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压力的企业也无法再继续地被动等待学生,为双方提供双向互动的平台将是校园招聘服务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本次“校园招聘”专题调研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通过深度访谈、群组访谈、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多种调研手段,多角度、多层面、客观全面地对现行校园招聘进行深入剖析。调研对象既包括了应届毕业生,也涵盖了国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企都各类机构的人事管理部门。同时为了确保调研的客观性,调研活动也采访了多家全国范围内具代表性的高校就业办负责人,力图最真实地展现目前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
作为国内首家提供全面校园招聘解决方案的企业,中华英才网从2000年至今,已经为多个行业的数百家中外知名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校园招聘服务。同时,作为国内校园招聘行业的领袖,中华英才网也一直肩负着行业使命,不断对校园招聘模式的创新发展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
“好”企业受青睐,雇主品牌建设要加强
毕业生毁约率上升是近年校招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此次调研显示,企业平均遭到20%的目标聘用学生的毁约。毁约率上升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形成企业、学生和高校就业办都不愿见到的三输局面。
中华英才网在调研中还发现:超过8成毕业生曾经放弃面试或聘用机会,这说明求职毕业生对企业雇主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高。他们希望获取的职位与专业对口,要求企业有透明晋升制度、清晰的培训计划,能够给他们提供发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空间等等。
在校园招聘不断发展,毕业生择业越来越慎重的今天,良好稳定的雇主品牌影响力无疑将成为企业迅速抢夺优秀人才的关键。雇主品牌是企业品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品牌定位和企业形象,是企业在职业发展、工作环境、薪酬福利等方面对潜在员工做出的一种价值承诺。
因此中华英才网建议企业,必须重视雇主品牌的建立和传播,对自身有合理的定位,从而筛选合适的院校和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根据学生对职位的期望,合理调整雇主品牌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精准的匹配,降低毁约率。
中华英才网自2002年开始,每年都会开展“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品牌调查”,从过去九年的调查经验和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雇主品牌一旦形成就能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而这种效应在校园人才这一特殊人力资源市场上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对于优势企业来说,雇主品牌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帮助目标学生深入了解企业雇主,明确择业目标。而对暂时处于劣势的企业而言,通过建设雇主品牌可以成就企业和求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推助企业吸纳到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海投海选存不足,校招还需新“概念”
在校园招聘中,简历满天飞的“海投“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采用了“海投”策略,求职毕业生平均投递简历数量超过40封,有10%的毕业生甚至超过100封。
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校招人员巨大的工作负荷。中华英才网在调研中发现:每一个招聘岗位,企业平均收到超过400封简历;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至少1.7万位毕业生参加初面和笔试。
因此校招人员必须高速筛选,平均用少于1分钟甚至数十秒的时间来看一份简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只能放弃对求职学生进行全面定性的评估,只能通过单一标准来衡量人才。
但即便是这样高速地淘汰大量简历,企业还是需要多轮面试的方法来最后确定合适的求职者,这又拉长了学生从投递简历到最后收到聘书的时间。于是,求职毕业生势必继续“海投”,来增加自己的应聘成功机率。
这种旧式循环造成了学生抱怨企业HR不了解自己真实的能力;而企业HR无奈“招人难“的矛盾局面,而且又产生了毕业生毁约率上升等衍生问题。
不少企业在中华英才网的调研中反映,技术型职位招聘完成率比较高,但一些关于管理、策略和分析、市场营销等需要从业者多种软实力的职位往往招不到足够的毕业生,完成率相对较低。
考虑到毕业生就业的刚性需求,海投不可避免。但是,要达到人才和企业雇主之间高效、优化的最佳匹配,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校招模式作为补充,以打破现有困局。
变被动为主动,企业学生双向互“猎”
当今社会企业间竞争日趋白热化,与其说这样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创新的竞争、或是模式的竞争,还不如说这一切都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实现人才的选用和育留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对于校园招聘投入的财力与精力也越来越大,有的企业甚至把校园招聘作为企业新增人才的最主要来源,以及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因此,被动地等待学生前来应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保证招聘质量,争夺优秀校园人才的需要。
与此同时,校园求职群体也正在进行着更新换代: 2012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将学成毕业,踏入职场。今年秋季开始的新一届校园招聘里,他们将是求职军团里绝对的主力。
本次“校园招聘新观察”调研发现: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90后”大学生对招聘模式也要求创新和变革,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被企业“筛选招募”,他们渴望主动出击,向心仪地企业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可是传统的普通简历,平凡的面试流程不能完全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才华,因此他们呼唤新的平台来全面展示他们的能力。
这些都给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带来了新的挑战,招聘企业需要调整甚至重新设计招聘方式来满足“90后”这一校园求职新群体的要求。
中华英才网观察到,不少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在近年来的校园招聘工作中已经开始实践双向互动的招聘模式。这些企业充分利用90后“聪明有创意”的个性特点并从中得益,他们通过改进传统的单向招聘模式,在招聘方式中加入更多创意互动和网络元素,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能力的平台,更好地与求职者进行沟通。
中华英才网分析,类似的创意招聘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人才,对人才进行更精准的筛选,也能展现求职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才能和禀赋,同时还能帮助企业选拔真正符合企业文化的校园人才,实现企业和学生间精准高效匹配的双赢局面。
本次专题调研揭示了当前校园招聘行业亟待加强和完善的问题,但中华英才网并不止步于此,在调研进行同期,中华英才网联手中国毕业生就业领域权威专家共同探讨校园招聘模式的革新方案,引领校招行业的未来发展。
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告别单向招募,为企业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提供支持平台是各专家共同的呼吁。
如何构建一个“双向互动”的校招新模式,让毕业生拥有主动对话心仪企业的机会,企业获得高效猎寻校园人才的平台?这成了摆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招聘行业面前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