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最低工资上调推动涨薪潮
经济发展趋势向好,通货膨胀压力凸显,招聘市场异常火爆。
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坦言,选择这个时候出台也充分考虑到稳定当前企业用工的形势。
广东最低工资调至全国最高
其实,从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27个省区市就纷纷上调或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人民日报》称,这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本地区区域内不同发展水平,分类调整,地区内欠发达地区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大。”专家预测,现在工资收入差距大,总工资占总GDP比重太低。2011年,最低工资标准肯定还会再上调。
继今年北京、江苏等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广东省宣布从3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作为第一类,最低工资提高18.2%,增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2.5元/小时;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四市作为第二类标准执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100元,增幅19.6%,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0.5元/小时;第三类标准执行城市为汕头、惠州、江门,上调至950元,提高17.3%,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9.3元/小时;第四类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执行城市为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8.3元/小时。深圳市按《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另行制定。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在广东省确定的标准上适当上调。据了解,这是自1994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广东进行的第10次调整,调整后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水平接近或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
哪些行业会成为涨薪重点?
金融行业《2011年行业雇佣市场与薪酬分析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金融业的薪资涨幅预期是15%,比2010年同期的调研数据有所上升。连续两年的调研数据显示,金融业的薪资涨幅预期都位于前列,并持续上涨。通观2010年全年,金融行业整体雇佣市场旺盛,市场新增职位机会有显著增长,公司为了有效保留人才,提高薪酬增长幅度也在情理之中。
调研中,金融业73%的被访企业表明将在2011年增加雇佣量,比2010年初有上涨趋势。其中,基金和证券领域2011年人才需求的重点在基金经理人、A股研究员、债券投资、股票投资、风险控制、产品研究、渠道销售等岗位。另外随着外资券商不断在中国设立研究机构,2011年券商机构的研究和投资型人才引进需求也十分旺盛。
物流行业 2010年物流及运输行业销售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某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有关该行业薪酬调查中,参与公司普遍看好2011年员工薪酬增长。
数据显示,2010年物流及运输行业中有15.7%的公司选择冻结薪酬增长,行业整体实际调薪比例为5.1%,其中货代、物流子行业的调薪比例在6%左右,而空运、船运子行业由于业务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调薪比例均在4%左右。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逐步复苏,各大物流企业近期在薪资方面也越来越积极,不少企业纷纷表示将提高加薪幅度。预计今年物流及运输行业的薪资增长率平均将达到6.8%,与全国的薪酬增长趋势相同。
房地产行业 韬睿惠悦公布的2010年度房地产行业整体奖酬调研结果显示,预计该行业2011年平均加薪幅度将达到8.3%,比2010年的实际加薪幅度高出0.8个百分点。而随着众多房地产企业开始进入商业地产,令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尤以投资并购和招商租赁人才最为抢手。“政策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开始意识到商业地产有利于平衡企业风险,许多开发商都开始更多地介入商业地产开发领域,这令一批新的岗位应运而生。”韬睿惠悦中国区奖酬业务发展副总经理兼首席顾问许文宗表示。
尽管新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给行业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仍有83%参加调查的企业表示今年会增加正式雇员人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地产企业对行业前景总体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近九成企业将加薪
据一项《2011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89.0%的受访企业将对全体员工进行加薪。预计企业方2011年将会采取积极的调薪策略,薪酬增速将继续加快,达到8.4%,超过2010年7.9%的增幅,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但是如果考虑2011年可能发生的通胀,这个预测并不令员工兴奋。对于加薪惠及的重点人群,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分为两块,“第一个是基层的员工,因为他们在过去薪酬较低,而在通胀率高的情况下,他们会面临比较严峻的危机。所以这一块增长的幅度相对比较高,我们认为通常可能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另外一块是在公司当中属于核心的员工,这也是公司要留住的主要人群,他们加薪的幅度也会较高。”
本文导读: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最低工资上调推动涨薪潮
经济发展趋势向好,通货膨胀压力凸显,招聘市场异常火爆。
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坦言,选择这个时候出台也充分考虑到稳定当前企业用工的形势。
广东最低工资调至全国最高
其实,从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27个省区市就纷纷上调或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人民日报》称,这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本地区区域内不同发展水平,分类调整,地区内欠发达地区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大。”专家预测,现在工资收入差距大,总工资占总GDP比重太低。2011年,最低工资标准肯定还会再上调。
继今年北京、江苏等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广东省宣布从3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作为第一类,最低工资提高18.2%,增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2.5元/小时;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四市作为第二类标准执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100元,增幅19.6%,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0.5元/小时;第三类标准执行城市为汕头、惠州、江门,上调至950元,提高17.3%,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9.3元/小时;第四类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执行城市为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8.3元/小时。深圳市按《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另行制定。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在广东省确定的标准上适当上调。据了解,这是自1994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广东进行的第10次调整,调整后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水平接近或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
哪些行业会成为涨薪重点?
金融行业《2011年行业雇佣市场与薪酬分析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金融业的薪资涨幅预期是15%,比2010年同期的调研数据有所上升。连续两年的调研数据显示,金融业的薪资涨幅预期都位于前列,并持续上涨。通观2010年全年,金融行业整体雇佣市场旺盛,市场新增职位机会有显著增长,公司为了有效保留人才,提高薪酬增长幅度也在情理之中。
调研中,金融业73%的被访企业表明将在2011年增加雇佣量,比2010年初有上涨趋势。其中,基金和证券领域2011年人才需求的重点在基金经理人、A股研究员、债券投资、股票投资、风险控制、产品研究、渠道销售等岗位。另外随着外资券商不断在中国设立研究机构,2011年券商机构的研究和投资型人才引进需求也十分旺盛。
物流行业 2010年物流及运输行业销售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某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有关该行业薪酬调查中,参与公司普遍看好2011年员工薪酬增长。
数据显示,2010年物流及运输行业中有15.7%的公司选择冻结薪酬增长,行业整体实际调薪比例为5.1%,其中货代、物流子行业的调薪比例在6%左右,而空运、船运子行业由于业务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调薪比例均在4%左右。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逐步复苏,各大物流企业近期在薪资方面也越来越积极,不少企业纷纷表示将提高加薪幅度。预计今年物流及运输行业的薪资增长率平均将达到6.8%,与全国的薪酬增长趋势相同。
房地产行业 韬睿惠悦公布的2010年度房地产行业整体奖酬调研结果显示,预计该行业2011年平均加薪幅度将达到8.3%,比2010年的实际加薪幅度高出0.8个百分点。而随着众多房地产企业开始进入商业地产,令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尤以投资并购和招商租赁人才最为抢手。“政策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开始意识到商业地产有利于平衡企业风险,许多开发商都开始更多地介入商业地产开发领域,这令一批新的岗位应运而生。”韬睿惠悦中国区奖酬业务发展副总经理兼首席顾问许文宗表示。
尽管新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给行业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仍有83%参加调查的企业表示今年会增加正式雇员人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地产企业对行业前景总体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近九成企业将加薪
据一项《2011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89.0%的受访企业将对全体员工进行加薪。预计企业方2011年将会采取积极的调薪策略,薪酬增速将继续加快,达到8.4%,超过2010年7.9%的增幅,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但是如果考虑2011年可能发生的通胀,这个预测并不令员工兴奋。对于加薪惠及的重点人群,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分为两块,“第一个是基层的员工,因为他们在过去薪酬较低,而在通胀率高的情况下,他们会面临比较严峻的危机。所以这一块增长的幅度相对比较高,我们认为通常可能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另外一块是在公司当中属于核心的员工,这也是公司要留住的主要人群,他们加薪的幅度也会较高。”
本文导读: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尽管从一些咨询公司释放的信息看来,不同行业将有平均8%的加薪幅度,不过,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似乎并不过于乐观。科锐国际发布的《2011年行业雇佣市场与薪酬分析研究报告》调查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对工资的增长持保守态度。超过五成的被访者预期自己2011年的薪酬涨幅会超过5%,跑赢当前CPI(2010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预计,中国2011年CPI涨幅将达到3.3%),其中24%的受访者预计2011年自己薪资涨幅将超过10%。而在2010年初的同类调研数据显示,雇员对2010年的薪酬涨幅预期达到21.8%,但实际各行业的薪酬涨幅为8.2%。
对于普遍关注的加薪问题,科锐国际合伙人王天鹏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加薪只能暂时让员工感到满意,虽然快速但不解决根本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组织架构支持以及公平公正的机制,有时候纯粹的加薪甚至会带来负面效果。
全国30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增幅达22.8%京报网
本报讯(记者代丽丽)在昨天举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2010年底,全国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另外,今年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还将再次大幅度上调,由去年的年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
尹成基介绍,201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30%;2010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底降低0.2个百分点。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稳定,截至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而今年的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
到2010年底,全国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为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11元。全国29个省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上线平均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3%左右,基准线平均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2%左右。今年的最低工资标准还将适时合理调整。
尹成基表示,今年将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包括做好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研究提出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意见。同时将推进医保费用即时结算,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到年人均200元。据了解,目前北京已经上调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水平由2010年的2058元/月调整至2268元/月。
今年上海千余企业将加薪 平均幅度8.8%长江日报
中智薪酬调研中心发布2011年上海企业调薪状况报告,近1200家企业表示将给员工加薪,平均幅度为8.8%。
报告显示,此次上海企业平均加薪比例为8.8%,涉及制造业、房地产业等多个行业,其中,金融行业加薪幅度最高,为9.6%,其次为房地产、餐饮、汽车和航运业。同时,企业一般在1月或4月加薪,只有少数企业会选择在7月份或10月份加薪。
报告指出,通胀只是企业在加薪时考虑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企业一般会综合考虑公司业绩、CPI、股票市值等来确定加薪幅度。
广州最低工资涨至1300元 企业普遍能接受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 (记者/许蕾)根据广东省政府发出的《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广州市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从3月1日起从1100元/月上调至1300元/月。1300元的标准对于广州而言是否实际?企业会否感觉压力过大?昨日,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张宝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进入市场招聘的企业主动开出的薪水都不止这个数,1300元/月在广州根本很难招到人,这个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
广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去年刚刚调整到1100元/月,从5月1日起开始执行,不到一年,最低工资标准再次上调。调整如此频繁,是否说明前次调整尚未到位?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透露,1100元/月的标准是由政府部门、市总工会、市企业联合会“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论证的结果。在协商过程中,“也有相当部分意见主张1200元的标准,但是,从860元到1100元的调整幅度也体现了应有的力度,考虑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不少,产业转移需要一个过程,以及保障就业等因素”,最终,统筹兼顾的结果是选择了1100元/月。
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否给企业带来过重的压力?企业能否接受?“应该都没有大问题”,张宝颖表示,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掌握的数据,目前,进入市场招聘的企业,对于初次入职的普工,给出的月薪基本在1500—1800元,“可以说,1300元/月在招聘会上基本是招不到人的啦”,与前一年同期1300—1500元/月的水准相比,普工的薪酬上涨了200—300元/月。
本文导读: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广州白云区某照明器材加工厂负责人邹先生说,现在工厂的薪酬水平已经明显高于这个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企业直接意味着成本上升,“对于200人以下的小厂,可能有点吃力,他们的利润大部分还是出于较低的用人成本,大中型厂家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江苏下月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最高增幅18.75%扬子晚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4日宣布,从2011年2月1日起,上调该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增加180元,上调幅度达18.75%。这次上调后,江苏成为新年继北京后第二个宣布上调最低工资的地区,也超过上海广东浙江成为全国目前最低工资(一类地区)第2高的省份。这次上调后,南京等属于一类的地区月最低工资仅比北京的1160元少20元。目前全国几个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分别为广东1030元,浙江1100元,上海1120元。
去年1月底,江苏在全国率先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新的江苏月最低工资标准
(调整从2月1日起实行)
地区 新标准 比原标准增加 增幅
一类地区 1140元 180元 18.75%
二类地区 930元 140元 17.72%
三类地区 800元 130元 19.4%
新的江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地区从7.8元调整为9.2元;增长17.95%
二类地区从6.4元调整为7.5元;增长17.19%
三类地区从5.4元调整为6.5元;增长20.37%。
比去年年初的上调幅度更大
去年1月,江苏曾在时隔两年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当时一类地区从850元上调到960元,二类地区从700元上调到790元,三类地区从590元上调到670元,分别较调整前增长了12.95%、12.86%、13.56%。可以看到,本次调整的幅度更大,增收的决心更坚决。
意义:
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这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三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职工的工资收入。去年,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省就业形势也因此保持稳中向好,通过直接增加低收入职工的工资,可以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劳动者。二是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有序流动。在外来务工人员即将返乡之际,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职工队伍,吸引农民工就业,为企业年后开工提供相对充裕的人力资源。三是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信号:
大力实施“收入倍增计划”
据省人社厅有关人士介绍,此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省政府2011年1月4日第一次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具体措施,也是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积极信号。
提醒:
最低工资不含加班费公积金
有关负责人提醒,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下列内容:加班加点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在剔除上述项目和个人按下限缴存住房公积金后,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月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本文导读: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这意味着,今年和去年调整的口径是保持一致的,继续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执行一类地区标准的南京市区为例,2月1日后,最低工资上调至1140元,这个新标准中包含了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三项社会保险费,即养老(8%)、失业(1%)、医疗(2%),以及10元的大病保险费。按南京市区目前的社保最低缴费基数1583元计算,一个参保职工每月个人负担的社保费最低为184.13元,这样扣除社保费后,职工实际能拿到手的最低为955.87元。
影响:
春节最低加班工资水涨船高
春节将到,最低工资新标准意味着最低加班费也将水涨船高。劳动部门提醒,今年春节加班,将按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用人单位不能以安排补休代替加班工资。
按相关规定,日工资等于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以新最低工资标准中的一类地区每月1140元计算,日工资应为1140元除以21.75天约等于52.4元,比旧标准多了8块多钱。这样算来,春节假期的前三天劳动者要是加班,每天的加班工资至少为157.2元(52.4×300%),要是后四天加班,每天至少为104.8元(52.4×200%),加班工资应于3月底前兑现。
记者替您问
●是否所有人都能加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是强制性政策,是用人单位必须执行的“硬杠杠”,但并不是作为企业增加工资的一项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不同于工资增长指导线,也不同于工种(岗位)指导价,也就是说,只是提高工资下限,并非意味所有人加工资。
●单位拒不执行怎么办?
尽管最低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的,但实际上仍有劳动者的月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下,为了保住“饭碗”,不敢站出来据理力争。省人社厅有关人士指出,如果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到当地劳动部门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举报人保密。劳动部门将责令相关单位限期补发,还可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刚退休能享受调整吗?
根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因此,居家、失业及退休人员不适用于此标准,另外,病假或请事假也可能拿不到最低工资。
●长期病假工资怎么算?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今年2月1日起新标准执行后,以一类地区为例,病假工资至少为912元。
●“包吃住”算不算进工资?
比如大学刚毕业,目前还处在试用期,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每月工资只有600元。老板说加起来肯定超过最低工资了,合法吗?
最低工资就是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底线,低于这个底线就是违法。即使用人单位承诺包吃包住,也应该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戚庆燕)
(扬子晚报 戚庆燕)
我国2011年薪酬趋势乐观 平均加薪幅度将超8%人民网
跨国管理咨询公司Hay(合益)集团对在华外企15.3万名员工进行薪酬调研后,对中国2011年的薪酬趋势十分乐观。结合他们的调查报告和我对一些个例的调查,以下是对中国未来就业趋势的大胆预测:
明年平均加薪幅度将超过8%。
这个数字比去年高。如果结合下面的第4条,公司人事经理将会面临更大压力。如果加薪幅度不及竞争对手公司,人员流动率有可能会更高。
北京上海将越来越多地进口“高管”。
这是因为北京上海的高管价格越来越高,已经高过印度和泰国,与新加坡、香港的距离越来越小。如果在中国本地找不到性价比高的管理人员,企业将乐意从海外进口“高管”。
本文导读: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一线城市精英将向二线转移。
二线城市的增长势头越来越被看好。就像当年香港、台湾、新加坡的人才来中国大陆淘金一样,未来的几年中,上海和北京的精英人才也要开始考虑去中西部开拓事业。天津、南京、重庆、成都、昆明、合肥、西安都是不错的选择。昨天一位美资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跟我说,我只会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不久前我还收到过一位曾任职毕马威的投资咨询经理和信托公司高管的读者来信,抱怨在天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估计这两位成功人士的观念在未来几年会被迅速扭转。
年薪50万以上的高管将实行全国统一价。
为了方便管理人才的流通,年薪50万以上的高管无论在集团的大连分公司还是合肥分公司,薪水将不再会随着地区差价而变动。薪酬固定带来的好处是流动更自由。高管的生活方式将越来越“在路上”,公司哪里有需要,我就奔赴哪里。
明年跳槽的人会变多。
2009年跳槽的人为12%,2010年合益集团根据1-8月数据预测出的为18%。但据我对周围30岁以上的就业人群观察,这个数据远没有这么高,看来还是年轻人更活跃。就像好几位外企部门经理不约而同对我说的,对月薪2万元以下的职员来说,跳槽是加薪的不二法则。
念大专很不合算。
大专生的起薪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了。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本科生数量过多造成的,原本可以招大专学历的都纷纷提高了门槛,只对大学本科生开放,大专生就更受歧视了。最近《第一财经》电视台招聘节目《上班这点事》招聘住家保姆,四位候选人对薪金的要求都是3000元起。初中学历的保姆的起薪,已经高过大学毕业生,超过大专生就更不在话下了。
工人薪酬将进一步提高。
富士康事件的影响仍将持续。明年蓝领工人的加薪幅度将在10%以上,薪水将远超过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就像经济学者们说的,中国的“人口红利”越来越薄了。(金融时报)
网友调侃升职不加薪 热议被“头衔通胀”华西都市报
给个头衔不加薪 您被“头衔通胀”了吗?
首席技术总监,就是公司网管。首席对外联络官,就是后勤阿姨。首席安保官,就是守门的大爷。客户经理,就是接线员。
首席技术总监,首席对外联络官,首席安保官……当接到印着这些头衔的名片时,千万要淡定!在您面前的这个人可能是公司网管,是后勤阿姨,或是门口上夜班的大爷。
2011年到了,春节也快到了,公司是不是有意升您的职呢?先别高兴,先看看您有没有被“头衔通胀”吧!
西南大区经理月入2000元自己开店没头衔月入万元
1年前,他是广东某灯饰公司的西南大区经理,名头虽大,却是位“光杆司令”,每月的收入2000余元。1年后,他在成都开了一家很小的灯具专营店,名片上连职位都没有,可是却月入万元。
2005年,李奇大学毕业后,在广东某灯饰公司谋得一职。一进公司,就被领导找去谈话,要派他去西南地区,李奇心里很抵触,他根本不想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南方。“当时领导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西南大区经理李奇。”昨日,李奇说,刚一毕业,就能当上大区经理,他二话没说,次日就背着背包,身揣1200元,来到成都。
到了成都,李奇就给领导打电话,询问公司西南片区的办公地址,得到的答复是“自行解决”。“我当时心都凉了,有种受骗的感觉。”李奇说,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他只能先自掏腰包租房子,安顿好后,他又在西南各市州跑业务。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南的市场终于打开了,每年给公司带来200万元的业务。
本文导读:新年伊始,各地就纷纷传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先是北京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广东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提高18.2%,增加200元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不过,我的工资一直不见涨。”李奇气愤地说,虽为西南大区经理,可是工资一直在2000-3000元,他给公司提了数次涨工资的要求,都被驳回。2009年,李奇一气
之下辞职,依托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在成都开了家很小的灯具专营店,月收入过万元。
昨日,李奇给记者递了一张名片,上面只写着某某灯具店李奇。“我原来可是大区经理哦!”李奇调侃说,现在什么职位都没有,可是他的收入却高了许多,现在回想起来,他终于想明白了,公司想通过一个“很大”的职位,来吸引求职者,“公司里面十个员工有八个带‘总’的。”
网友调侃2011第一涨:涨头衔
网友“田超”说,“头衔通胀”都发生在小企业里,大企业的头衔还是很有含金量,看公司规模,可以帮我们挤出头衔中的“水分”。不过,头衔也不代表一切,它也是虚名,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网友“吕秋云”:我们公司就是“头衔通胀”的鲜明代表,本人不是太看重头衔,但不排斥有时头衔会给工作动力。
@网友“wangshu”:我怎么觉得像又回到了小学时代,班里除了常规班委,老师还给小朋友们评个晚自习什么长的,难道大人和小人一样好哄吗?
@网友“littlebears”:一年来百思不得其解,偶遇一词,瞬间豁然开朗,然后,我遭遇了“头衔通胀”。
@网友“杨茗然”:我觉得头衔神马的都是浮云,发钱才给力!
@网友“章静怡”:昨晚有人说我是“干活的AD(广告经理)”,还好我还认识一个经常写稿到凌晨“干活的VP(副总)”。所以心里平衡了!Ps:可惜我还不是这个头衔,这年头头衔通胀比物价还厉害吧!
专家说法:安头衔不涨工资实际是开“空头支票”
“公司给员工安头衔、不涨工资的做法,实际上是给员工开‘空头支票’。”面对现在存在的“头衔通胀”现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说,现在有些公司,为了能在节约员工劳资开支的同时,又尽可能地留住优秀的员工,就给员工安上许多莫须有的头衔,并把这些头衔作为给员工的奖励,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而许多员工选择接受公司的做法,有的是出于现在的就业压力,有的则是因为虚荣心作祟。同时,这种现象的形成,还和社会上重视头衔、重视称谓的风气分不开,有些公司和员工的观点,还停留在“头衔大了好办事”。
“企业员工应该保持警惕,看清楚公司运用这种手段的真正用意。”为了应对“头衔通胀”现象,胡光伟提出建议,“员工们千万不要因为一两个感觉有分量的头衔,就忽略了自己实际应得的报酬和奖励。”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和 黄越 见习记者 阳虹钰 实习生 邹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