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火车东站,尽管客流量并不多,但拖着大包小包准备返乡的农民工并不少见。来自河南周口的农民工巩艳飞、陈小兰夫妻俩,早在一个星期前就从工厂辞职、准备回家。
巩艳飞:“工人少了,我怕(年底)请不到假,所以提前辞工回家了。”
往年,农民工返乡一般都在春运开始之后。但现在,他们把返乡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记者了解到,他们提前返乡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宁波的物价上涨太快、生活成本太高。
农民工:“物价现在涨得就是快,工资涨不起来。”
巩艳飞:“就是这个原因,物价涨了,工资还没有调上去。”
巩艳飞告诉记者,去年他在市场上还能买到7、8元一斤的猪肉,最近至少也要14元一斤。
巩艳飞:“吃住一个月涨了几百块钱 3、400元左右。不得了。一个月收入也就是1400、1500元左右 以前吃住大概两个人5、600元左右就够了。现在突破1000多块钱了,赚的就剩下不多了。”
农民工提前返乡也使用工荒早早到来,在刚刚开业的某大型商业广场,记者看到,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在广场的入口处,竖着巨大的招聘广告牌。包括餐饮,服装、百货等48个商家提供了近千个的岗位,但来应聘的总共不到100人。
招聘人员:“现在难招的。今年普遍难招,包括招聘会里面也是招不到人。”
人手短缺并非个别企业的难题,宁波杰艾集团是当地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每年派遣的农民工人数超过3万人,最近公司接到了数百家企业需要农民工的业务,但却没有多少可供派遣的农民工。
宁波杰艾集团总经理翁哲峰:“今年跟往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缺工的时间来得特别早,来得特别特别快,同时企业缺人的数量特别大,有些企业甚至到了没有员工,生产线停下来的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随着东部一些产业向西部转移,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不少农民工表示,可能不会再到东南沿海寻求打工的机会。
宁波市就业管理局公业就业服务科科长陈发泉:“宁波工资低的是1700、1800块。高的在2000多一点。内地有的企业发展以后,他的工资水平也有1500 1600块这样了,差距不大他就不会出来了。”
甘肃:枸杞价格上涨农民返乡种田
现在出现用工荒的不仅仅是宁波,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为211.63万人,进场求职人数为106.59万人用工缺口达104.94万,将近50%。现在随着打工者提前回家过年,用工缺口还将越来越大。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用工缺口以及农民工今年提前返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少农民工说,他们辞工不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工不如返乡务农,因为在家里,他们有着更好的发展机会。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呢?返乡务农真的会比外出打工强吗?我们的记者在甘肃也进行了调查。
甘肃省靖远县是一个农民工输出大县,这里的五合乡曾经是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的农村,由于连年干旱少雨,温饱都无法得到保障,于是外出务工成了有梦想年轻人的必然选择,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李得富就是其中的一位。
靖远县五合乡白塔村农民李得富:“当年因为我们这里土地薄弱、没有产业,收入比较少,我想出门在外打工挣钱,开拓自己的事业,出门多年以来,由于物价上涨,工资虽然涨,挣回来的收入所剩无几。”
打工十多年,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由于没有技术,渴望过上富裕生活的李得富,并没像他的名字一样得到富足。与此同时,他的家乡却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由于五合乡与宁夏接壤,2006年开始,乡上从宁夏引进了枸杞种植,开始在各村试点种植,并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合乡白塔村村支书枸杞专业合作社社长 张国忠:“2006年以前,我们没有种植枸杞的时候,村上有五百多亩耕地都弃荒呢,通过种植枸杞,发展这个产业,老百姓把这五百亩地都种起来了,我们还新发展了一万多亩地都种完了。”
看到村里的人通过种植枸杞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自己在外打工却没挣到什么钱,李得富决定回家承包土地种植枸杞。
靖远县五合乡白塔村农民 李得富:“原来我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收入八千多,相当于人家(杞农)种植一亩半枸杞,但是,人家种植才是五个多月时间,我现在回家承包了六亩地,我一算这个纯收入三万块钱,是我原来打工三年多的收入。”
从2006年开始,当地枸杞价格也连续上涨,从最初的每公斤10元上涨到了今年的36元,村民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目前,全村已发展枸杞2200亩,每亩纯收入达到5000元,仅靠枸杞种植,每年为全村增加纯收入达1100多万元。
深圳:成立合作社人力公司下乡招工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着自己的打算,而用工企业也有着自己的安排,这中间,留给人才中介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在深圳,有一个名叫张全收的人,他以专门为农民工找工作闻名,在当地被人戏称为“农民工司令”,在目前用工紧张的情况下,他的中介公司有什么高招应对用工荒呢?我们的记者在深圳也进行了调查。
记者来到位于深圳龙岗区张全收的全顺公司时,已经是接近上午11点了,平时公司里应该有很多员工等待派遣,但今天,记者看到的景象却是空空荡荡,一个等待派遣的员工也没有,记者在办公室见到了正在边接电话边吃早饭的张全收。
张全收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要人的单位都很多,不像以前,要自己出去求企业接收工人,如今是企业来求他。
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全收:“你看这个电话一会不停,打电话要人的每天都有很多,现在我坐在屋里不动,天天都有人给我打电话,张老板啊有没有时间啊,过来喝杯茶啊,请你吃个饭啊,给个支持啊,他都会说这样的话。”
张全收的员工不愁出路了,但现在他又有了新的烦恼,那就是农民工没有以前好招了,为了尽可能招到员工,张全收最近创立了一个招聘新模式,叫经济合作社,张全收介绍说,这种合作社以县级为单位,每个县设立一个合作社的社长,县下面的每一个乡又设立一个合作社分社,每个乡又对准每一个村找一个业务员,这样覆盖下去可以直接面对每一户人直接进行招聘的宣传。
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全收:“以前都是这个员工在你这挣到钱了,明年他就会带一帮亲戚朋友过来,我们也搞宣传,大门敞开,随时坐在公司都可以招到很多人,但是现在就是你要下去,业务经理业务员每一个经理管一个地区,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反正是我们招工,大搞宣传找到位置,覆盖到,东方不亮西方亮,能招多少招多少 。”
除了创新招聘模式,张全收还把自己的招聘范围从原来的河南省扩大到山东、安徽、贵州、云南等地。
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全收:“要想把这个司令当好,你必须手下有兵,这做一个比喻,你没有兵,就当不了这个司令,有了兵我们上企业干活也像打仗一样,有了兵就好去打仗是不是,打仗就是解决企业的工作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多兵我们怎么去打仗,我这个司令也当不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