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有研究生去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建议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58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不少人把问题归咎于新就业模式的冲击。其实,与其认为是网红经济“抢”走了年轻人,倒不如说是新业态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出路。无论是做主播,还是送外卖,都不可能躺赚。如果认为灵活就业者一定可以轻轻松松月入过万,困在算法里的外卖小哥绝对不会同意。
宁可风里来雨里去,宁可从早到晚直播带货到嗓子冒烟,也不愿意进工厂上流水线的年轻人,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选择?
在关于年轻工人为什么离职的相关报道里,比较有代表性的离职原因是:薪资少、工时长、强度大。
拿小康集团为例,这个生产发动机和汽车的制造业企业,招聘网上给工人开出的月薪是5千到7千。对比一下,同样是重庆,去年网上招聘外卖骑手的工资是200-300元/天。也就是说,底线差不多,但骑手的收入上限却比工人要高出不少,换句话说,骑手可以用延长工作时间来换收入,说明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长方面,工人的弹性空间更少。
再比如,为什么连研究生也愿意当外卖骑手?有些大学生直言不讳,工作目标是管理层。调研显示,45%骑手将“晋升为站长、配送经理”作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有8%骑手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应该说,大多数年轻人并不见得怕吃苦。
那么问题来了,当网友们都能说出“月薪2万,不用鼓励”的揶揄时,企业就不懂得加薪留人的道理吗?当然不是。一方面是企业需要有能力为普通工人开出高薪。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教育市场能不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近些年一直强调重视职业教育,好的职业学校一直不愁毕业生就业,只要校企的供需之间有足够的匹配度,技术工种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毕业生也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在重视职业教育的日本和德国,蓝领工人的收入可以赶上甚至超越白领,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权益能得到保障,加上对收入的稳定预期和有尊严的社会评价,自然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但直到今天,相当一部分人仍然认为职业学校是接收“差生”的地方,学风不好,或学不到真本事,仍然是职校教育被人诟病的问题。
年轻人的选择是风向标,而不是原因,因而“争当产业工人”这个美好图景需要“鼓励支持”,更需要从政策制订到社会观念等系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