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一波“用工荒”,国际资本对于选择投资中国实业的兴趣值会自然地减少。
文/吴海峰
2009年,中国在历经全球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情况下,国民经济实现了完美的“弯道超车”。各种宏观经济指标企稳回升,企业的外贸订单也逐渐增多。2010年第一季度,沿海主要几个经贸大省,由于国际业务的陡增,企业需要开足马力,加大生产。但是问题出现了,平时可以随叫随到的工人,现在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招到了。
面对这一种“用工荒”的情形,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和经济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最直接的表现。当然,也有些专家学者会认为这种“用工荒”折射出一种“中国人口红利会慢慢消失”的本质——随着新一代农民工教育程度的增加,以及对收入需求的增高,中国企业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以过去那种粗放型模式来管理,那么这些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这也说明这次“用工荒”会倒逼中国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不论是出口贸易继续好转,还是倒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一个不能被忽略的事实就是,企业生产成本都会随着这波“用工荒”而大大地增加。这里的生产成本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直接成本,第二是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就是人工费用的提升。企业招不到人,只有增加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当然这只是短期的成本增加因素。长期而言,为了能够留住工人,还要给他们提供培训、生活保障以及未来的职业预期。
相比于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的增加对企业的打击更加厉害。由于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奉行的是外贸订单机制,加上缺乏定价话语权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出口企业不可能把上涨的直接成本转移给客户,但是自己又不能有效地转移和消化成本。这样很多企业就算是有订单也不能开工,因为一开工就亏损。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自己的客户,这样的代价比成本上涨来得更厉害。
对人工成本敏感度最高的企业莫过于跨国公司了,这一点从过去三四十年间跨国公司资本的流向就可以看清楚——从拉美转战到东亚,从西欧流动到东欧,从“四小龙”国家流入到“金砖四国”,促使这些资本流动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当地的人工成本。中国对于极具灵活性的国际产业资本而言也不会是个例外。
随着这一波“用工荒”,国际资本对于选择投资中国实业的兴趣值会自然地减少。但是由于短期内,中国产品价格会随着成本的增加而提高,那些游走于中国市场的投机资本对于中国资产价格上升的预期会加大。这些预期的冲动,终究会在各种形式的国内金融资产的溢价过程中体现出来。
随着中国在今年上半年即将推出几种新的金融产品,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现在又处于整体上升区间中,长袖善舞的国际资本势必会对今后大盘的涨势作出应有的“贡献”——从实业领域出货,再到金融市场进仓,乘着金融资产的上涨而盈利的路线,也是国际资本擅长的投资策略。
但是他们的钱终究不是属于中国的,是要离开我们的。那么他们会怎样离开,离开后国内市场又会是怎么样的情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作者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哲学金融在职博士,法兴银行澳纽投资行运行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