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谨防共享招聘“黑名单”成报复工具

   日期:2018-05-27     浏览:12319    评论:0    
核心提示:“怎么还有如此不靠谱的求职者!”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负责面试李启铭的HR把他的简历发到了一个由500人组成的广告行业HR微信群里,并在群里通报了他在此次招聘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面试迟到,行为浮躁,好不容易跟他谈妥了薪资却被‘放了鸽子’……”鉴于这些“劣迹”,群内不少HR发言表示将把他“拉黑”。
       共享招聘“黑名单”很容易成为报复工具、侵权利器。

“怎么还有如此不靠谱的求职者!”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负责面试李启铭的HR把他的简历发到了一个由500人组成的广告行业HR微信群里,并在群里通报了他在此次招聘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面试迟到,行为浮躁,好不容易跟他谈妥了薪资却被‘放了鸽子’……”鉴于这些“劣迹”,群内不少HR发言表示将把他“拉黑”。

共享招聘“黑名单”,顾名思义,就是某家企业或用人单位把其反感的应聘者列入“黑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内发布,“提示”同行或其他用人单位加以注意。对求职者来说,若被列入“黑名单”,没准就意味着在不小的范围内被封杀,意味着处处碰壁却可能不知所以然,想想就悲催。

作为用人单位,借助“黑名单”过滤应聘者,以提升招聘效率,确保招聘到“对的人”,避免遇上那些失信失德者,动机或许没错。问题是,在没有规则约束的前提下,谁能保证这份名单的公正性?

       事实上,有企业就把曾经有过维权行为的求职者列入共享“黑名单”,对其变相“惩罚”。就算不是借机报复,也难保不会出现企业人力资源专员出于偏见将人拉黑的情况。之前企业HR招聘暗中搞地域歧视的情况,没少曝光过。

对企业来说,不应偏信共享招聘“黑名单”:一来,每家企业的用人要求不一样,个别求职者的特点在一家公司是缺点,在另外一家或许是优点,别因此错过可用之材;二来,求职者过去是个“刺头”,现在未必是,在法外行身份歧视之事不妥。

而对有关部门而言,有必要对此紧急叫停并尽快立规:就业关乎很多人生存的基础,企业设共享招聘“黑名单”,很可能封死部分求职者的就业大门,将其逼上绝路,还造成“谁维权谁就难就业”的求职困境,加剧劳资关系失衡。还要通过动态监测、常态监督,对涉及歧视、名誉侵权等申诉及时介入查处,避免此举成为报复工具、侵权手段。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谨防共享招聘“黑名单”成报复工具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