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锦辉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相信许多人对这句电影台词耳熟能详。
近日,在采访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北京人才发展高端论坛和部分北京市人才招聘会时,记者的感触却是:人才在21世纪的中国似乎遭遇了尴尬——一方面,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的感叹不绝于耳;另一方面,人才稀缺又制约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我国人才工作的成绩很大。但从国际上的态势看,我国的人才机制还不够灵活。还需要解放思想,在制度上有所突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通讯认为。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从不到4年,已经提高到接近9年。总的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17.5%提高到目前的将近27%,成为总量大国。
然而,在高端人才领域,我国尚不能称为人才强国。例如,北京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8%,建设世界城市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在金融人才方面,据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介绍,与纽约、伦敦、东京三大世界城市相比,北京金融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2%,金融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高端的人才。
随着近年来北京、上海等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如何才能更好吸引和发挥世界人才的作用?
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彭壮壮认为,北京不仅要推动整个人才梯队的建设,同时要着力去思考在整个国家的人才战略中的定位。特别是如何发挥北京的特性,去吸引那些在国家人才战略中顶级的人才。要联合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不断研究、思考和推动人才战略的实施和落实。
“北京创新能力还比较弱,要不断提高北京人才的国际化素质。”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认为,北京应在“世界人才”方面注重五个创新:创新理念;创新引进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市场配制机制;创新服务于“世界人才”的综合环境,如国际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
王通讯认为,过去我们在引进人才时注重单个引进,现在还要注意针对群体。“这可以快速形成创新团队,有利于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不仅如此,“高科技的对面是高情感,没有高情感是不可能留得住人的。北京市在发展经济、引进科技人才时,还要注意引进文化类和艺术类人才。这个平衡关系我们过去没有提出,以后应该去思考。”王通讯说。
5月25日到26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到2020年,我国将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实际上,放眼国际,以科技、教育和人才为主的竞争已经加速。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介绍,去年9月美国政府推出了美国创新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目标。今年2月,日本政府又公布《第四次科技发展基本纲要》,也提出了本国的战略。今年3月,欧盟公布了《欧洲2020年新的战略》,这一战略主要集中在科技、教育和创造工作。
“每一个大国都力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尖端人才的国际竞争制高点,以便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中国政府制订的三大国家发展规划相互促进,成为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三大法宝。”胡鞍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