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咨询人才:在“高压”下前行

   日期:2007-12-31     浏览:195    评论:0    
核心提示:加入WTO后,中国咨询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咨询业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决策、管理、工程、技术和专业等的咨询,上述“

  加入WTO后,中国咨询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跨国咨询公司全力抢滩中国市场,2月底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咨询业发展论坛的消息显示,至去年底,全球排名前20位的咨询公司已全部进入中国。

  咨询人才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其职业发展前景如何,本土咨询人才存在哪些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探讨。

  现状篇

  拥有近24万从业人员

  上海咨询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到去年底,已拥有近24万从业人员,年收入达188亿元人民币。(见图表)上海市科技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积芳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讲了一个有关宝钢建设的“故事”:当年准备上马宝钢这一重大建设项目时,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几大问题。李国豪先生组织一些专家成立了一个咨询委员会,对此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可以上马”,意见上报后得到采纳。目前已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宝钢因此解决了发展中的难题。“现在宝钢每年都要派人来科技协会拜访一次当年参与决策的专家们,对他们为宝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上海咨询业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决策、管理、工程、技术和专业等的咨询,上述“故事”中涉及到的咨询就属于决策咨询和工程咨询。

  陈积芳指出:“上海咨询业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咨询人才的培养方面,“首先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行业中来,包括有不少年轻的硕士和博士进入咨询公司;其次是在国内较早由行业协会建立起职业资格评审制度,受到了咨询业的欢迎。”1996年以来,上海咨询业行业协会共评出注册咨询专家1830名,其中硕士、博士198人,占10.8%;正副高级职称者1357人,占74.2%;年龄在40岁至59岁之间1424人,占77.8%。

  陈积芳表示:“近几年海外咨询机构不断地进入上海,本土咨询机构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将咨询业做大做强,首先要把咨询人才队伍建设好。”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必将对属于智力服务业的咨询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指出:“咨询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有提高。咨询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世界眼光,具备从经济、科技和资本市场等要素进行多元化研究的能力;咨询报告必须贴近用户需求,对用户产生实际效用。”

  职业篇

  入行咨询业的N个理由

  “中国咨询业正处于良性循环阶段,上升速度很快,市场需求加大,人才需求也相应增加。”美世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强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上海咨询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制造业人才需求比例有所滑落,咨询业人才需求比例则从16%上升到17.9%。对于优秀人才而言,入行咨询业的理由不止一条。

  理由1:行业前景极为看好

  上海咨询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咨询业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咨询业的高度发展,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咨询业已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

  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地区的经济在发展到人均GDP从5000到7500美元时,需要大量的供需双方配合的创新活动,因此也会产生大量的咨询需求。上海在实现人均GDP5000至7500美元的经济转型和跨越中,必然会为咨询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市场需求。其行业发展前景极为看好。

  理由2:职业空间游刃有余

  咨询人才的职业空间相当宽广。陆强指出,咨询人才拥有的职业发展机会比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的人才更多。“咨询人才属于智力型人才,对问题的看法可能更有前瞻性,如果发现咨询公司不适合自己发展,就会去其他地方寻找发展机会。咨询人才有机会经常替外面公司做咨询项目,很多公司为了解决问题,也愿意请咨询人才进入公司任职。”

  咨询人才改行进入其他公司,一般还是“专业对口”。如原来在麦肯锡之类战略管理公司的人才通常可以在企业的战略发展部门找到职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可以成为企业的财务经理和首席财务官;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人才可以当HR经理;工程咨询公司的人才可进企业的工程技术部门。

  理由3:薪资待遇颇为诱人

  薪资在人才流动中扮演了杠杆作用,这是陆强强调的规律性的现象。根据美国管理咨询协会的调查,1999年咨询公司高级和低级合伙人的年现金收入分别达到了25.9万美元和13.3万美元。近年国内各类薪资调查报告显示,咨询业薪资始终名列前茅。

  陆强指出:“咨询人才可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卖智慧,如战略咨询人才,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处于咨询业最高端。第二类是卖经验,他们缩短了别人的学习时间。第三类卖的是低成本,如外包服务。”

  他认为“卖智慧的”必须超过客户才能为客户接受,因而薪资处于最高端。其他两类咨询人才的薪资要略低些。

  理由4:“商业导师”地位较高

  陆强指出,咨询业积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甚至是最优秀的人才,仅从“物以类聚”的角度出发,也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咨询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咨询师从事的是智力服务,‘传道授业解惑’,属于‘商业导师’,性质和教师有点类似,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问题篇

  咨询业呼唤高水准人才

  本土咨询人才还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呢?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社科院外国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李小钢研究员分析,上海咨询业的年总收入已占到上海GDP的2%多,如果扣除其中兼营业务的收入,也能占到上海GDP的1%多,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一般是3%。他因此指出:“上海咨询人才的问题主要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

  针对本土咨询机构缺乏“大牌”的问题,李小钢表示:“要成为名牌咨询机构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即创出国家或地区品牌、机构品牌和专业人才品牌。”专业人才品牌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土咨询机构的成长。

  调查显示,上海咨询业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领军人才和顶尖人才。本土咨询机构,平均每家只有16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水平专业人才更少,和跨国咨询公司差距甚大,如麦肯锡一家就有6000多名专业人员。

  上海咨询业还存在“老的老,少的少”的问题,成熟的咨询人才的年龄一般在三四十岁,而这一年龄层次的人才为数甚少。专业人才年龄老化,不少是退休回聘人员;年轻新手则缺乏工作经验,尚不能独立完成工作。

  陆强也表示:“目前中国企业对咨询业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咨询业中去。美国的咨询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企业愿意花钱投入咨询业。决定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中国咨询市场的量还较小,也就决定了人才的量也不会大;咨询业提供给客户的服务,质量也不是很高。”

  他既不同意“中国咨询人才不够专业”的说法,也否定了跨国公司人才“水土不服”的说法。“咨询人才的水准取决于客户的水准。国外咨询报告或许比国内报告更专业,但国内客户需要的是很专业的报告,还是适合他们的报告内容?至于跨国咨询机构,其中大部分都已是本土人才,何来‘水土不服’?”

  陆强表示:“我还是看好国内咨询公司的未来,相信发展到一定阶段,包括人才培养在内的各方面机制也会建立起来。”

  陈积芳和李小钢等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对上海咨询业和本土咨询人才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咨询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高压”产业,“高压”下的中国咨询人才将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开创出中国咨询业辉煌的明天,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入门篇

  咨询人才入行有道

  欲入行咨询业,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上海市咨询业行业规范》对咨询业从业人员规定了4项应具备的条件:1.掌握所从事的咨询专业业务知识及咨询业务规范;2.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3.有较高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陆强也提出优秀咨询师必须拥有的几项特质:1.强烈的求知欲;2.积极向上的进取心;3.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4.良好的沟通能力。

  跨国咨询机构均有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美世咨询的人才培养流程是,新进员工要先从分析员做起,再逐步晋升到高级分析员、咨询顾问、高级咨询顾问和总监。

  陆强表示:“公司对每个岗位都会提供学习课程和自学课程。公司还会考察员工的行为能力和技术能力以决定其是否能获得升迁机会。”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咨询人才:在“高压”下前行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