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用工荒背后:衰退的人口红利

   日期:2010-02-25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栾立    浏览:240    评论:0    

  东方早报记者 栾立

  “用工荒”的背后或是中国“人口红利”渐失的先兆。

  作为中国经济几十年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便宜的人口要素价格,一直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从2003年陆续出现的地区性“用工荒”,扩展到今年中国沿海地区大面积的“用工荒”,专家认为,中国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人口红利”面临衰退

  今年“用工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今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而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人问题。而由于内地企业用工需求的增长,部分内地省份甚至限制劳动力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求。

  “用工荒应该只是冰山一角,未来中国的‘人口红利’面临衰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研究专家郭志钢告诉早报记者。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郭志钢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人口红利”未来的趋势,国内人口学界内并没有太多关注,“当时认为人口统计调查中,存在出生漏报瞒报的情况,但10年后的人口普查时发现,出生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2003年,珠三角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用工荒”,但在当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被归于农民工对于待遇的要求提升,以及“三农”政策带来农村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村劳动力不再热衷于外出打工等原因之上。郭志钢认为,目前来看,当时的种种迹象应该是“人口红利”衰退的先兆,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将会是倒梯形的结构,中国将面临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作为中国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出,近3年来全省输出民工数一直维持在1200万左右,但新增劳动力却持续降低,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放缓;随着省内用工的快速增长,最快2013年,全省劳动力输出量将“封顶”,届时全国民工荒情形将更难改善。

  “人口红利”短期不会消失

  国信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周炳林告诉早报记者,目前的“用工荒”和“人口红利”衰退之间还不能完全划等号。由于去年内地基建项目的大量上马,导致内地用工需求激增,而随着经济的恢复,沿海企业用工需求也出现了大量增长,两者共同导演了本次的大范围荒情。

  “人口红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国内的“人口红利”还在持续,而且未来5到10年内,还会保持增长,预计会在2025年进入衰退。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人口经济学认为,“人口红利”的消失,将降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使中国依赖出口的“增长发动机”大受影响;此外“人口红利”的消失将降低居民储蓄率,影响到中国的资本形成,进而降低经济增长;而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保障带来巨大挑战。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口研究专家郭志钢表示,中国劳动力供给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枯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丧失优势。企业和雇主应加快技术和产业升级,并提高民工薪资待遇,以减缓用工紧张局面。

  对于业内不断呼吁的产业和技术升级,周炳林认为,大可不必过度紧张,市场会根据成本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主将对机器和劳动力的成本进行比较,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也将做出与之应对的变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用工荒背后:衰退的人口红利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