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作为谷歌大中华区销售和运营的负责人,刘允在公共场合的话题几乎全部围绕谷歌关键字广告的中小企业营销和渠道,绝少谈及谷歌的技术革命与创新产品。
然而,从2009年11月开始,他在一些信息产业论坛和峰会上频繁地提及Flickr、Facebook、YouTube和“云计算”等时髦的词汇:“通过云计算,你可以搜索并永久保存25G的Gmail邮件,过了二三十年,你再去搜索多年前发过或者收到的电子邮件,只需要一毫秒就可以找到。”
9月4日,李开复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一职,刘允接替了李开复在谷歌中国运营方面的职责。这意味着他需要更频密地与政府沟通、接触中国合作伙伴、弥合谷歌中国与美国总部的关系,扮演谷歌中国的形象大使,甚至客串“云计算”的布道者—尽管这并非他的本行。
比宣讲“云计算”更艰难的是,作为谷歌中国运营的最高负责人和与美国总部沟通的代表,他必须与那个先前并不熟悉的技术和研发团队产生更多的接触。尽管谷歌中国的技术团队由李开复的另一继任者—谷歌大中华区研发总裁杨文洛直接领导,但杨的工作地点在上海,并不能经常与北京的研发主力团队直接互动。
最令人担忧的情况还是发生了。11月30日,一条关于谷歌中国的消息开始在Twitter上广泛传播:“谷歌内部离职的一大批,剩下的一小批正在准备离职,谷歌中国快要撤退了”。该公司立即否认了此传闻,称谷歌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在中国的研发与业务策略。
尽管未有足够证据证明谷歌中国已人去楼空般地大规模“撤退”,还是有一些迹象引发了谷歌用户的不安:在11月的最后几天,有人发现Google.cn的“热榜”持续数日未见更新,还有订阅了谷歌移动“天气预报”的用户收到短信,称2010年将停止相关服务
部分产品经理和技术骨干的“异动”也暗中进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谷歌中国工程师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近几个月,不同的产品团队都有员工离职或调整,涉及网页、地图和移动搜索三大核心领域,“很多产品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都走了。”
据《第一财经周刊》了解,发生“异动”的产品经理和技术骨干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主动离开谷歌,自行创业或转投其它互联网公司,一些离职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被挖到了本土互联网公司并委以更高重任;另一种情形是谷歌内部调整,即离开谷歌中国,返回美国总部工作或转赴谷歌其它地区的市场。
一名谷歌离职员工向《第一财经周刊》透露,曾与李开复一同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出镜,主持谷歌中国移动产品研发的产品经理张锡德已经返美国总部,即将赴总部工作的还有负责网页搜索的产品经理盛佳。而曾主持开发谷歌“春运地图”和“寻亲地图”等热门产品的产品经理林裕宽也即将返回台湾。
与研发团队骨干“出走”谷歌中国两相参照的,是谷歌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曾一度平缓上升之后的再次下跌。11月23日,互联网咨询机构正望咨询公布的《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谷歌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比去年下跌0.4个百分点至19.8%,而百度的搜索份额则上升了2个百分点至69.9%.
“事实上,开复走之前搜索份额就已经下滑了。”一位已经离职的谷歌中国工程师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另一家本土咨询机构易观国际在7月27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季度监测》也显示:尽管谷歌的搜索引擎流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但仍然没能守住上一季度的市场份额,下滑了1.5个百分点。该机构还预测:趋于严厉的监管政策将可能导致谷歌中国的流量增长进一步放缓。
一切都聚焦在谷歌中国当前暧昧不清的格局中。在研发团队骨干离职和市场份额下滑的背后,曾一度通过若干款本地搜索产品和关键字广告,让销售业绩焕发出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罕有的生机的谷歌中国,究竟怎么了?
“我们的确在进行调整。”12月7日,刘允对《第一财经周刊》承认了谷歌中国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现在到了在中国把谷歌还原为一家全球互联网公司的时候了。”
“还原”—这是在李开复离职后,谷歌中国首度公开调整战略重点。
谷歌中国将重新审视现有的产品架构和内容,甚至终止一些曾酝酿许久、准备推出或已经推出的“本地化”尝试。“我们承认谷歌在中国市场份额的波动,但市场份额其实是不可比的,我们不可能去做贴吧和MP3下载赚流量,而谷歌的云计算技术支持、地图和翻译等任何一款产品,也是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刘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在李开复时代,谷歌就承认了在中国搜索份额短期难以匹敌百度的事实。在这种情形下,刘允认为谷歌中国的思路有必要进行调整:“我们无法让每个人都成为谷歌的用户,更没法把用户绑定在谷歌而不让他用其它的搜索引擎,相反,我们很担心一些做法让原来忠于我们的用户离开我们。”
而“新战略”重心是—用谷歌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谷歌在中国的用户。“我们不是Google China,而是Google in China.”刘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离开了李开复的谷歌中国,回到了加州山景城的两位创始人和高管团队“最期望”的轨道上—从谷歌中国推出Google.cn,到完全本地化产品的研发和具有“本土特色”的市场合作,再到谷歌中国对一些突发危机的处理,总部一直不乏质疑声。2008年5月汶川地震“哀悼日”之际,谷歌中国将Google.cn首页调成黑白色,这一“擅自举动”曾遭到总部的质询;今年6月,Google.cn被监管机构指控“涉黄”后,李开复立即整改搜索内容以平息危机的做法,也在总部引起了争议。
李开复辞职后,谷歌宣布在中国恢复研发和运营并行的“二元架构”,由刘允和杨文洛分别接替李开复的运营和研发职责,并让谷歌中国的研发、销售和运营全部分别归于全球研发、销售和运营的架构。这意>>味着中国那些全球或“本土化”的产品研发也必须完全纳入全球的产品体系。
“谷歌中国这两年推出了很多产品,这两个多月,我和杨博士也在思考,有些事情还是回过头来看一看,会有些调整。”刘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一战略调整却导致了内部的一些震荡和质疑。谷歌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一系列在紧密推动的本地项目被暂时搁置而陷入停滞状态:谷歌中国曾计划在九十月与某战略伙伴联合发布中国内地第一款真正的Gphone—就像谷歌、T-Mobile与宏达电在欧洲联合发布G1那样,但这一计划也不得不推迟了。此前,谷歌中国还准备与北京的若干座地标性建筑合作,借助谷歌地图与这些地标性建筑的结合,在它们的楼顶和内部大举推广谷歌的“地图搜索”产品,这一计划也暂时没有进展。
一切产品和推广计划都被重新审视。“没有绝对的本土化,谷歌全球的研发是一个体系,中国的研发团队背后也是全球的技术资源在支持。”刘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也回到了谷歌对中国工程师的最初期许—2006年9月,李开复曾经的直接老板、谷歌工程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对刚刚入职不久的中国工程师说:“你们不仅要考虑针对中国开发产品,也要想着自己的技术对全球是否有价值。”
在这次调整中,谷歌中国对既有的产品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充分借助全球的技术资源与研发实力的产品,比如借助了全球云计算处理能力和Google Mapplet平台的谷歌地图搜索,包括类似春运地图、高考地图和奥运地图等本地推出的产品,也包括谷歌中文的整合搜索产品—这类产品要继续加以扶持和肯定;第二类是中国推出的本地产品,在谷歌全球也有类似的产品形态,要考虑如何将二者合并,比如音乐搜索;第三类是完全中国本地化的产品与推广,全球并无可参照范例,这类产品和服务将减少投入。
新的问题出现了—谷歌中国2009年3月刚推出的、被视为总部对中国团队充分授权的“音乐搜索”即将与谷歌全球10月底发布的全球音乐产品“Music Discovery”进行某种程度的合并。“我们在考虑如何将它们结合,”刘允承认。
另有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透露,该计划遭到谷歌音乐搜索产品团队不少人的抵制。推出8个月以来,谷歌中国的音乐搜索已经逐渐打开局面:它提供的下载曲目已经超过70万首,比3月刚发布时多出一倍,且已与诺基亚、苹果和大众汽车等5家广告商签署合约,总金额达到250万元人民币。获悉中国的音乐搜索可能与来自总部的Music Discovery整合,甚至有谷歌中国非常重要的研发负责人直接写信,质询美国总部对音乐搜索和中国研发团队的评价,“是不是不想要中国市场了?”
而完全属于“本地化”尝试的探索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减少投入甚至终止—其中包括谷歌中国从2007年开始将推广渠道延伸至中国二三线城市网吧但一直不被总部看好的尝试,还有谷歌中国投资本土互联网创业公司、与一些论坛网站通过“问答”等内容合作换取流量的做法。
一些项目在接受“生死考验”的同时,谷歌中国在11月高调发布了两款新产品,让人们还能想起它的研发工作仍在继续—其一是由谷歌中国工程师主导的新版“谷歌翻译”,它利用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可以实现中文与51种语言的实时互译;其二是谷歌中文语音搜索,通过语音输入呈现搜索结果,并使中文成为英语之外第一种支持该技术的语言。他们认为,这两款产品是谷歌中国未来理想的产品形态—来自全球总部掌握的领先技术,有中国团队的配合甚至主导,将该技术本地化,而不是研发一款完全本地的产品。
一系列产品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产品经理和技术骨干的流动—他们先后选择离职或是转投谷歌其它市场。“You‘re not the right person to do this job(你不是适合做这件事的人)。”刘允觉得变化终究不可避免。
面对游戏规则完全不同的竞争对手和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监管环境,也许这是谷歌中国“最安全”的生存策略了。然而,这个颇为符合美国总部期许的“Google in China”将势必引向另一个结果:由于失去一些本地的产品与合作,谷歌必须接受中国市场份额可能长期低迷不振的未来—甚至情况比现在糟糕得多。
“我们也会学习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但我们更看重有价值的流量。”刘允认为谷歌的价值在于把全球的领先技术和服务带给中国的用户。“让他们使用云计算带来的产品体验,让中小企业通过谷歌的关键字广告很容易把生意做到海外去,这些都是谷歌作为一家全球互联网公司带来的价值。”
这可能是谷歌中国最接近美国总部价值观的一次转型了。但是,它是谁最希望看到的谷歌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