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人才市场在占领网络高地的同时,也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各项服务。比如:中国南方人才市场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求职者的相貌、声音等信息在网上真实再现,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推出了“单位招聘服务金卡”服务等。据统计,去年,我国网聘市场经营额约17亿元人民币,网上招聘收入占整体招聘市场收入的33%.据市场预测,未来5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将继续保持40%的年增长率,有望在2010年达到46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网上求职、招聘在体现特有的方便、快捷、成本低等优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对人才、职业中介机构(组织)的日常监管、执法不到位,特别是对那些未经审批的“黑中介”及其从事的非法招聘活动查处与打击不力,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设置种种网上招聘的陷阱,致使不少求职者受到经济乃至名誉上的损失。
一是收取押金、培训费等骗取钱财。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小马在一家人才网站发布了个人求职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给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一家在网上招聘的公司很快就给了答复,说他的条件很合适到该公司工作,但需要对他进行职业培训,要他购买公司的培训教材。小马随即寄去300元,但随后这家公司就音讯全无了。女
二是利用应聘者个人资料进行违法活动。有些不法分子在网上刊登招聘信息,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招聘人才,而是诱使应聘者递上详细的个人资料,然后利用这些个人资料进行非法活动。曾有媒体报道,一些骗子盯上了网上的求职信,他们通过招聘网站获取求职者的信息后,假冒学校老师或求职者的同学,打电话或到应聘者家中骗取财物。还有的假冒他人身份到银行申办信用卡,最后拿着卡进行疯狂透支消费,或者组织其它骗局。
三是提供过期虚假的职位信息。在一些网站张贴的招聘信息中,过期未更新的职位有很多。有一些网站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信息量,从其他网站上拷贝一些即将过期的信息,在自己的网站上延长信息的发布时间;还有的企业职位只招聘一人,或已经招满了却在网上张贴很长时间。其实这都是企业建立自己人才储备的一种方式,企业希望有意无意地拉长时间,让更多的人才投放简历,以此来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不过这样一来,职位发布的时间就会看起来像“老皇历”。
四是招聘设计人员,骗取其设计作品或方案。搞广告设计的小周在网上应聘某广告公司欲招聘策划人才,对方要小周完成几份广告创意,并表示如果设计令公司满意,即可录用。没料到,小周挖空心思完成广告策划试题并寄回该公司后,再发电子邮件对方不再回复,打电话询问,公司以人已招满为由拒绝了小周。后来,从公司内部探知,其实它根本不想网罗人才,只是想网罗创意。
亟待加强监管
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如何提升质量、改善服务,做到合理规范,这些都有待于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市场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要加强人才网站审批登记管理。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专营或兼营人才信息网络中介服务的,必须申领许可证。按照规定,从事人才网站业务的机构应该具备3个基本条件:具有从事人才信息网络服务活动的能力和有关技术条件,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措施,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并拥有独立的网站域名。各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申请准入条件,对未取得服务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非法从事就业招聘等职业介绍活动的网站组织和个人,坚决予以查处取缔。
二要加强网上招聘信息发布的管理。各级政府应建立权威的供求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劳务招聘广告刊发备案制度。凡各类人才、职业中介招聘广告须经各级政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方可到网络发布。对在网上发布虚假违法招聘信息、向求职者违规收取费用、以招聘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求职者权益,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组织),依法及时予以查处。
三要提升网上人才市场从业人员素质。积极探索建立从业资格准入和行业服务标准制度。研究制定具有较高约束力的网上人才市场服务行业标准,探索建立行业信用制度。通过建立岗前培训机制、行业协会自律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为求职者提供优质服务。
四要加强宣传引导与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政府公共信息网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等媒介,公布合法的网上中介机构、经审批的网上招聘会名称、咨询与举报投诉电话等,建立部门间的信息通报制度。开展揭露和打击网上“黑中介”与非法招聘活动的宣传,提高求职者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五要加强执法监管工作。要按照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要求,加强对网上人才市场的执法监管。各级政府都要设立和明确专门的网上人才市场监管机构,配备专门的监管队伍与执法监督人员,对网上人才市场招聘活动开展有效监管与经常性的监督巡查,严厉打击网上人才市场服务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六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人事部门要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