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年代的出国难到90年代“镀金热”再到当下的“海归潮”,无论国家还是企业,中国在人才吸引这条道路上可谓艰难曲折:招聘难与就业难并行不悖;人才甄选和人才培养背道而弛;打着“走向国际化”旗号的企业却缺少全球化的人才……
招聘从来都不只是经济问题,对工作环境挑剔的人才与对人才挑剔的企业,其实彼此都面对着一座看不见摸不着,却又难以逾越的高山——简历筛选与人才测评。这是企业“选对人才”的根本前提,也是可规避、可控制的风险源头。
但是,多数企业还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场始自人力资源领域的招聘变革,正悄然来临。
ATA的梦想
早在10年前,中国最大的考试和教育服务供应商ATA公司就已有预测——10年后人力资源领域的最大变革起于看似简单的简历筛选与人才测评。
果不其然,2007年底美国人的一个“小喷嚏”竟然让全球人都患上了“重感冒”。接下来,欧美企业的不景气导致大批量人才失业,此时“蝴蝶效应”开始显现。中国一些企业借机“抄底华尔街”,也有“老外”甚至不远万里亲自跑到中国来求职。
没想到的是,缘起于10年前ATA公司两位创始人的预测竟然在今天成为了事实。于是在2009年4月,ATA公司推出一款专门服务于企业人才招聘的 “选才”系统,来帮助企业应对人才招聘变革。“选才”融合了国际最先进的简历筛选和人才测评理念与技术,整合了超过600个岗位的技能考试内容。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便招聘理念选进的欧美国家也不过涵盖了几十种不同技能的考试内容。除此之外,“选才”还引入了SHL岗位匹配度测试,这不仅提高了企业人才招聘的准确度,其精确职业性向分析也为企业的人才培育提供方向。
ATA公司选择在此时将“选才”投放市场并非“投机行为”,而是缘于10年前公司两位创始人的一个梦想:在此之前的每一次人力资源变革,中国企业都比欧美日企业“慢半拍”作出反应,但这一次,ATA公司要帮助中国企业打赢这场人才变革战。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在“选才”推出之前,ATA公司穷10年之力,对日本、印度、中国以及欧美人才市场展开广泛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89%以上、创立时间不满15年的企业都会遭遇人才管理困境。这一困境主要表现为招聘成功率下降,难以找到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人才,而招聘成功率下降的根源则在于企业管理者或HR还在沿袭过去的“感性招聘”,而忽略了更加科学、理性、客观的人才甄选与测评工具的使用。
这也正是ATA公司两位创始人成功预言10年后这场人才招聘变革的依据。不仅如此,有国际著名人力资源专家也曾尖锐地指出:面对就业人群呈现出的最新就业需求与工作理念,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或HR从业人员不了解人才招聘呈现出的新变化、新趋势,也不愿使用恰当的人才甄选与测评工具。这样,不仅大大地降低了HR部门对于整个企业和组织的价值,也是对社会就业人群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场人才变革已经到来,是将压力化为动力,勇敢地迎接挑战,还是消极的抵抗和拖延,是摆在所有HR从业人员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毫无疑问,只有勇敢的挑战者才不会发出“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感慨。
“每一次的人力资源变革都会为企业、HR从业者带来‘阵痛’,但每一次的变革完成后,都能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一家国际性教育与考试机构,ATA公司有责任去帮助企业和HR们渐渐适应并完成由理性到感性的人才甄选与测评转变。”对于ATA公司总裁王林和他的团队来说,要想以一己之力完成这样的人力资源变革,显然是艰巨的,但因为身后有千千万万家企业在支持、鼎力相助,所以这项使命也便不再艰难。
有了“选才”作支点的中国企业,很难说在今后的人才招聘变革中不能“撬动整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