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慎言“民工荒”
近来大量媒体报道珠三角又出现“民工荒”,对这一观点,许多专家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说,虽然现在经济确实是在回暖,但是这种回暖却存在很多隐忧,不仅出口不理想,目前作为GDP重要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也不理想。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我省的就业形势,不能轻言“民工荒”。
深圳市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夏有亮说“深圳出口还是负增长,并且负增长的幅度还比较大,双位数。”深圳市今年上半年出口是负18.1%,虽然下降幅度比前一段略有收窄,但比例有限。对于今年深圳GDP8.5%的正向增长,夏有亮说,这主要是来源于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增长。东莞0.6%的GDP增长也主要来源于这两个行业,这样的增长是不稳固的。
广州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谢建社说,尽管七月份我国出口环比增长了10.4%,但国外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同比还是下降了23%。目前,外需依然不足,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内需,工业经济增长依然不稳固。然而CPI、PPI双双同比负增长,表明社会总体需求仍然不足,经济不可能根本反转。
省劳动部门一位人力资源专家也认为,广东经济走向还不明朗,订单量少、周期短,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主要的出口市场需求仍然萎靡不振,眼前的短暂回暖带有不少季节性、偶然性的因素。对企业未来的前景,还有很多未知数在等待着它们。另外广东人力资源走向的规律也在发生变化,外来劳动力状况比较复杂,因此不要因为出现了一点回暖就失去了谨慎的态度。
他说,“就业复苏至少要比经济复苏滞后一个季度,在当前经济复苏尚存疑问的情况下,谈就业好转还为时尚早”。
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也显示,制造业新增招工依然多是补员和接到新订单后的临时招工,尚未形成批量招工。广州市劳动力市场主任张宝颖说,进场招聘的企业虽然开始接近往年,但提供岗位仍然要少至少10%;多数企业仍无长期招工计划,也无批量招工计划,而是补员为主,是为应付近期订单回暖的临时招工,有临时用工的隐患。张宝颖也承认,现在季节性用工不可避免。
制造业就业需求减少,也会对服务业的就业需求产生影响,结果对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如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挤压。对于部分倒闭的制造企业而言,不仅务工人员失去就业岗位,而且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也失去就业岗位,从而加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新增劳动力供给压力。
谢建社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就业的压力还十分巨大。他说,据省劳动部门数据,去年我省共有外来工960万,目前在珠三角就业的有600多万,还有400多万回乡,而我省省内还有几十万的劳动力,每年新增初高中毕业的劳动力有十万左右,加上六七月份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不轻,劳动力转移任务巨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也称,今年新增长2400万劳动力对应900万就业岗位,仍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