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怎样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日期:2009-08-15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206    评论:0    

朱步楼

庞 波

曾湘泉

王 霆

  编者的话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中央专门发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目前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刻,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攻坚阶段。如何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全方位开拓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挖掘岗位潜力,并把应急性举措与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切实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本期“本周话题”刊发的这组文章中,有关专家和地方分管负责同志谈了他们的思考和建议。

  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朱步楼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既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需要长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在供求关系上,存在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与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就业岗位增长不足的矛盾。2004年—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280万增加到559万,今年将超过600万。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看,尤其是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短期内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就业岗位增长显然无法达到要求。其次,在就业结构上,存在“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并存的问题。从地区分布看,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农村及城镇就业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则出现“求职扎堆”现象;从人才培养看,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使专业人才的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从用人单位看,重男轻女、片面强调工作经验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和流向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第三,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嫌贫爱富”等问题。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许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偏高,人为地加大了就业难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这涉及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思想观念,涉及政府、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诸多方面。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有效岗位需求。当前,应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大局中来考量,树立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以经济发展拉动社会人才需求,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发挥政策调控作用,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抓好中央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衔接配套和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引导和激励保障就业的作用。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等聘用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实施“三年百万”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等。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创业,以政府资助方式招募和组织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提供医疗、教育、科技培训和推广等志愿服务。对到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必须落实好就业补贴、考研加分、学费返还、选聘招录等优惠政策,解决好户籍档案、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等实际问题,使基层真正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

  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各种就业壁垒。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保证人才公平竞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和户籍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消除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构建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公平竞争、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大环境,使到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使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有扶持、择业有保障。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条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树立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是关键的思想,创造条件开设更多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选修课程,适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招生计划。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用人择业观念。新闻媒体应加大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和促进就业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高校、家长和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力。

  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铺路架桥

  甘肃省人事厅厅长 庞 波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却就业困难,而很多用人单位又难以找到适用人才,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体制、人才供需结构、毕业生就业取向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一是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渐成长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二是高校扩招后,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教育质量出现下降。同时,许多高校毕业生缺乏社会知识,自身定位偏离社会实际需求。三是用人单位追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不愿接收未经实践锻炼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经济实体,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成本。在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条件下,一些单位担心培养的人才跳槽,怕相关投资打了水漂。

  改革教育体制、改善人才结构、改变就业观念,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治本之策,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燃眉之急,各级政府尤其是省市政府人事部门应积极作为,努力架起高校毕业生通向用人单位的桥梁。比如,可以牵头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其好处在于:一是帮助高校毕业生消除由于初次就业产生的恐慌心理,逐步适应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二是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工作见习中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强化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熟悉职业规范,提高职业素养,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三是可以降低用人单位开发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增强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四是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本身也是用人单位,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选择留用合适的毕业生。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也可通过数月的实践,了解社会实际、工作实际,调整择业取向,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五是有助于提高人才利用率,节省社会成本。建设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应由人事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同共建。

  高校做好延伸指导服务工作。高校对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应在每年6月底至7月中旬发放择业证,毕业生凭择业证到所在省市主管部门办理见习手续。

  确定毕业生见习基地。各省市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人数情况,按类别、分行业确定见习基地。可以从科研院所、新闻出版、通讯网络、中小学教育、旅游餐饮、医疗卫生、金融证券、交通运输、房产装饰、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农林牧等行业以及创业成功的企业中,遴选出优质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

  政府和见习单位共同承担见习期工资。见习期一般为半年左右,月工资可按目前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标准,一般为每月800—1000元。为调动见习单位的积极性,可由政府补助400元左右。这样,政府就能够以有限的补贴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制定扶持政策。对确定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单位,可根据其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把单位技能培训项目向承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单位倾斜安排;见习基地单位若安排见习高校毕业生就业,可给予适当补助;政府对见习优秀学员、作出突出贡献的见习基地单位给予奖励。

  制定科学的考核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对见习单位和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由省市人事部门进行监管。省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见习基地进行年终考核。进入见习基地的高校毕业生必须由学校推荐,学生和单位签订见习协议书。

  加大政府专项投资。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应加大政府专项投资力度。今年,国家将拿出420亿元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建议各级政府从420亿元中争取一部分,再从再就业资金中筹措一部分,专门用于建设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

  切实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 霆

  伴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近年来十分突出的问题。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00多万人,为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呈减少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中央的重视和指导下,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采取一系列举措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从长远来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深挖问题根源,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优化经济结构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治本之策。目前国内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供求总量、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但从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折射出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很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合适岗位,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更削弱了其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因此,只有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做好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必要手段。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有效岗位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公布。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此外,还应及时向社会发布两种信息:一是招生信息,包括招生总量和分专业、分地区的招生人数结构信息;二是当年以至来年分专业、分地区的毕业生人数信息。此类人才市场供需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发布,有助于改变高校专业重复建设、畸重畸轻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和家长调整选择方向,有助于学校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投入效率。

  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保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快速调整的国际分工、剧烈变动的经济格局,给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果不能较快提高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的能力,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特别是创业的能力与素质上有一个大幅度跃升,我国将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必将削弱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举措。

  加强岗位创造的规划研究和指导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战略选择。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岗位创造的规划研究和指导。当前我国很多领域尤其是公益部门还存在“有事没人干”的状况,有着巨大的有效岗位需求潜力。比如,同国外相比,我国的图书馆等公益设施还相当缺乏,如果加强图书馆等公益设施供给,将会吸纳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又比如,我国不少统计工作的数据采集基本上依赖基层社区工作者,由于其专业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强,统计数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如果能够吸纳高校毕业生组建专业化的统计数据采集队伍,将会有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管理水平。保守估计,建立专业化统计队伍将至少吸纳几十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类似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还有很多。各级政府应当认真研究哪些领域可以创造有效就业岗位,尤其应在公益部门加大投入,增加有效岗位需求。在科学研究和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适时推出“大学生就业岗位创造工程”,通过有效岗位创造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打造一支从事公益事业的专业化队伍,提高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质量。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怎样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