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还有多少金融机构逆市涨薪

   日期:2009-05-01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王石川    浏览:217    评论:0    

  为何金融高管的薪酬如此之高?原因很简单,其一、企业管理层拥有过于强悍的权力,在薪酬分配上,他们习惯于权力自肥。其二、监管部门监督乏力,由于监管的配套措施不明细,惩罚规则不通明,一纸限薪令很容易被虚置。

  浦发银行10日公布了2008年年报。年报显示,大部分高管薪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浦发银行职工监事冯树荣的薪酬由191万元微涨至200万元,董秘沈思的薪酬则由193万元涨至383.6万元,涨幅为98.7%。涨幅最高的为盈利较好的杭州分行行长、职工监事杨绍红,其年薪从2007年的229万元上涨至2008年的500.3万元,涨幅高达118%。(4月12日《华商报》)

  企业年报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最耐人寻味的价值在于,通过解读年报可以窥见许多真相,浦发银行公布的2008年年报就是如此,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数字,我们看到一些银行高管逆市涨薪,高者竟然从2007年的229万元上涨至2008年的500.3万元,涨幅高达118%,难怪坊间一片哗然。

  坊间哗然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金融危机依然肆虐之际,企业高管逆市涨薪无疑是突兀的刺眼符号,不利于凝聚共克时艰的士气。另一方面则因为恰巧这个时候,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各国有金融机构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指税前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社会保险、各项福利等)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确定”。显然,财政部的新规遭遇了浦发银行的强有力狙击,甚至可以说是挑衅。

  浦发银行董事会秘书沈思辩称,浦发银行审议高管薪酬是在财政部出台新规之前,不算违规。但是,财政部在新规中有这样的一些细节:“在本通知印发前,各国有金融机构已发放的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超过按上述原则确定的上限部分,应在2009年度薪酬中抵扣或退回。”由是观之,不管浦发银行方面多么振振有辞,其高管薪酬有增无减,已经明显涉嫌违规。

  还有一个细节不能不提,据报道,浦发银行员工费用支出增长较快。其2008年年报显示,“员工费用”支出高达80.73亿元,比2007年的57.6亿元增加40.16%。与此同时,浦发银行董事会已通过决议,拟筹集不超过150亿元资金,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一方面大肆向高管和员工发放高额薪酬,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另一方面则又向外部融资,真是让人感到奇怪。

  前段时间,财政部办公厅印发《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据透露,这份中国版限薪令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280万人民币,且该薪酬为税前收入,要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但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这一政令被一再吞噬。

  为何金融高管的薪酬如此之高?原因很简单,其一、企业管理层拥有过于强悍的权力,在薪酬分配上,他们习惯于权力自肥。正如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所分析,现在国有企业高管的薪水往往是总经理、董事长自己决定的,尽管通过了企业的董事会,但是一般都是高票通过,所以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钦定”现象较普遍。其二、监管部门监督乏力,按说,企业高管的收入有章可循,企业高管不能擅自行事,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比如北京市国资委曾发文规定,如果一线职工工资不增长,北京国企负责人将不得涨工资。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的配套措施不明细,惩罚规则不通明,一纸限薪令很容易被虚置。

  针对美国一些高管的不道德薪酬,美国总统奥巴马称:“我们当然坚信获得成功理应获得回报,但很容易让人们感到不安的是,(一些公司)高管们业绩糟糕,却获得(高额)报酬。尤其是在此时,这些报酬来源于美国纳税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身的生活还很艰难。”反观国内,我们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当限薪令已经实施之际,仍有金融企业不当回事,不能不让人黯然。尤需追问的是,还有多少金融机构逆市涨薪?如何才能遏制那些蔑视限薪令的金融企业?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还有多少金融机构逆市涨薪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