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对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09-05-03 19:46  浏览:205

  摘要: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可缺少的。但是非营利组织对志愿人员的管理却不尽人意。如何充分、永续地开发和运用此类人力资源,就成为非营利组织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一、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可缺少的

  现代社会中,非营利组织的大量涌现和健康发展,对于提高社会福利程度,促进社会稳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完善了社会结构,但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的短缺志愿者的参与大大降低了组织的成本,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分担了专职人员繁重的工作任务,还带来了专业的知识,弥补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不足。

  (二)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是非营利组织巩固和发展必须实施的管理措施

  志愿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接触,能够积极地反映出社会各阶层的问题与需求,能够拓展新的领域,帮助非营利组织提供切合社会需求的服务志愿者与专职人员的合作,能在更广的层面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积极和热情对专职人员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所以,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是非营利组织巩固和发展必须实施的管理措施。

  (三)参与志愿活动有利于志愿者自我价值的实现

  1、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拓宽了生活空间,更深入地体验了社会和人生,能够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做出客观的判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

  2、参与志愿活动,为志愿者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和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志愿工作中,志愿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感受到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责任感和正确的工作态度,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可见,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动力,对志愿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是对这种追求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志愿者的这种原动力,使志愿者能够更积极地行动起来。

  二、志愿者服务的特点决定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

  在世界各国,志愿服务及志愿人员工作的价值虽然已经被普遍地承认和认同,但对于如何进一步地推广和开展志愿服务,则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志愿人员在志愿组织和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志愿人员人力资源等等,往往被人们忽视,非营利组织通常将志愿服务当作开展工作的辅助手段,认为志愿人员的地位和岗位是短期的和不明确的,一旦志愿人员完成任务后,他们的职责就完成了,志愿服务也就不复存在。

  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源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自身特点:首先,志愿服务是志愿人员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人员的参与是建立在自己对社会与自身价值的认知基础之上,在参与过程中,不存在强制力的约束,也较少有功利性的诱导。这种参与并不受制于传统官僚制组织的权威,其进退也不为世俗的利益交换所左右,而是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其次,志愿服务对于非营利性组织而言是辅助其完成自身职能的手段。非营利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在编人员,但是由于公共事务的大量增长,使得这些组织的现有人力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于相关服务需求的大幅提升,而志愿人员的加入则从人力成本、技术资源结构诸方面提供了有益的、低成本的补充。再次,志愿人员在志愿服务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一方面,作为编外人员,志愿人员的参与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只是起着一种辅助作用,志愿人员一般总是从事那些没有被做完的工作,他们本应是置身于组织内部既有的规则(包括******)、氛围、人际关系之外;但是实际上,志愿人员参与到组织的相关工作中,自然成为部分参与者,甚至是完全参与者,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影响,使志愿人员的工作心态产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影响志愿人员的参与初衷与热情。

  志愿服务活动的上述特点,给志愿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相应的难题:

  (一)组织结构的松散性影响组织效率的提升

  志愿服务的自愿性特点,使得志愿组织带有较强的松散性与个体倾向,权力与依附感的缺乏使得组织中难以形成传统官僚制下的权威与效率。参与越是志愿,行动越是自由,组织的效率就越是建立在个体情感的基础之上,效率实现的条件就越苛刻,即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对于组织及其使命都抱有较为一致的认同,而这种条件对于一般的组织来说是难以充分具备的。

  (二)志愿人员参与动机的多元性导致组织需要兼顾更多的激励因素

  志愿人员参与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出自个人的自我动机,而每个人因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个体的经历不同,参与的动机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同时参与的志愿性、无偿性则使得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更应该得以满足。志愿人员中有的人是为了实现个体价值,有的人是想实践所学专业,也有的人可能只是受亲友的影响而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参与动机的多元化导致组织在对志愿人员进行激励时必须兼顾更多的因素:个人成就感,专业能力的提升,团队的和谐气氛,良好的人际关系,某种情感需求等等。仅就某些必要的物质回报而言,组织也要考虑到成员不同的要求,必须尽可能的满足组织成员多样的需求,但这对于作为微利组织的非营利组织而言,是难以实现的。当志愿人员在组织中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之后,志愿服务的参与便失去了初始的动力。

  (三)志愿组织的管理特征导致志愿人员绩效评估的困难

  首先,志愿组织的松散性特征与组织的不规范性特征相伴而生,在一个内部缺乏权威,规则地位缺失的组织中,很难想象绩效评估能够有效开展。其次,绩效评估对于组织成员的约束力较为缺失。对于志愿人员来说,他们在企业等非志愿组织中受到的绩效评估会给自己带来诸如薪酬、升职等压力,而类似的压力在志愿组织中都几乎不存在,在重在参与的信条下,干得好不好绝对抵不过干得快不快乐,绩效评估的结果能否起到督促与激励的作用完全要看个体的感受。绩效评估的困境,最终会带来组织整体积极性与创新能力的下降。

  (四)志愿服务的辅助性、补充性地位使得志愿人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较为缺乏

  志愿人员的加入从人力成本、技术资源结构诸方面为公共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职能的行使与完成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同时这种补充对于相关的组织而言并没有附加太多的成本诉求,这是非营利性组织对志愿服务与志愿人员青睐有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非营利性组织而言,志愿人员群体仿佛就是一个招之即来、取之不尽的免费资源库,而且铁打的部门,流水的志愿者,对于部门在编成员的培训与开发都尚要顾及人员流动带来的培训成本损失,更不用提编外的志愿人员了。培训与开发缺乏的后果,就是相关部门的志愿人员在志愿服务中不能很好的实现部门的任务,甚至有时会损害部门本身的形象与职能实现,同时也造成当前我国志愿服务大部分尚停留在廉价劳动力的层次。

  (五)志愿人员体制上的编外特征与实际工作中的参与性之间存在矛盾

  志愿人员需要不断在编外人员与参与者之间进行角色的转换,这给志愿人员的角色定位与扮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表面上看,志愿人员虽不能享受组织内部在编人员所能享受到的各种待遇与福利,但也不涉及组织内部的人际利害关系,身份更为超脱,但是实际上因为志愿人员身处于组织之中,从事着组织所需完成的各项事务,毕竟能够感受到组织的内在氛围,也能窥探出组织的瑕疵。组织内部呈现出来的些许负面情况如:人浮于事,组织职能的正当性等等都会让志愿人员反思:从事这样的工作值不值得。参与热情的维持需要多重因素的保证,如果因为身处其中而对参与的价值产生怀疑,就会影响这种参与的持久性。

  三、非营利组织应以人为本,建立一套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体制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不是靠“利润动机”的驱使,而是靠“使命”的凝聚和引导,通过能反映社会需要的“使命”以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吸引志愿者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工作。

  (一)保证志愿人员成功融入组织之中

  保证志愿人员成功融入组织之中是至关重要的。志愿人员应当接受培训,知道应该如何完成其任务,以及组织的工作表现标准是什么。他们需要不断的训练,需要看到成就,得到自我实现。志愿者是基于对组织的宗旨、价值观的认同而加入其中,志愿者不支薪,在经济上并不依赖于该组织,有些甚至还是主要的捐赠者,所以他们要求从工作上得到比支薪者更大的满足。他们最需要的是挑战和满足,他们需要了解整个组织的使命,并且将其作为人生信念。同时保证志愿者也融入到组织文化中,通过强化组织文化能使组织对志愿者产生巨大的维系力,对志愿者产生巨大的驱动力,从而孕育无限的创造力,使组织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具有可实现性和巨大的凝聚力。

  (二)尽力避免商业化和官僚化的负面影响,维系组织文化,并且建立志愿者与组织的良好沟通机制

  非营利性组织在运作过程中,应尽力避免商业化和官僚化的负面影响,维系组织文化,并且建立志愿者与组织的良好沟通机制,使之感悟组织文化,了解组织的运作实情,以有效地开展人本管理。这也是志愿者人本管理的精神内核。对志愿者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每一个志愿者不是处于机械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我管理的主动状态,主要运用以下的机制:

  1、激励机制。这是人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旨在形成志愿者内在强大的追求动力,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而对于志愿者而言,则主要是靠精神激励,激发其荣誉感,满足其成就感。

  2、压力机制。因为志愿者的工作是基于志愿的一种行为,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所以,灌输目标责任压力并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3、实施目标管理,使其真实地感觉到工作的意义,看到工作的成绩以尽量克服其惰性。

  4、约束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使志愿者的行为有所遵循,使其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凡组织皆有一定的制度,非营利组织也不例外。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前者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后者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通过约束机制,使志愿者的行为更加符合组织的实际运行情况,更好地为组织提供服务。

  5、保证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使志愿者深切体会到作为组织的一员,享受到的来自组织的关切。这也是一种激励和增强凝聚力的手段。

  6、选择机制。志愿者不像组织内的专职人员,对专业的背景与学习经历要求不是很高。他们的志愿工作更多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因此,尽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的机会,既可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

  7、环境影响机制。包括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的影响。因此,组织内专业化的主管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对志愿者加以积极的引导。

  四、结束语

  如果说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政府在人的管理上的共性的话,志愿者管理则鲜明地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个性,它是非营利组织所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性的、策略的和成功的志愿者管理将产生持续不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志愿服务的普及和志愿精神的光大,不仅可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人类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克林格勒,纳尔班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美)玛丽莲·泰勒.影响志愿机构工作的基本要素[A].李亚平.第三域的兴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