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才交流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才交流形式,自1984年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成立始,就出现了这种交流形式,其主要服务特点是:单位和个人经过中介机构的组织安排在同一时间到同一地点进行面谈,目前主要的会场形式是定期小型招聘会和大型招聘会。
一、北京人才交流会的简单介绍
1、招聘流程
人才中介机构向人才市场管理部门提交开会申请---〉
管理部门批准开会---〉
人才中介机构通过媒体进行宣传---〉
有用人需求的单位办理人才交流会手续,获得准入证件---〉
有求职愿望的个人通过媒体获得开会信息---〉
特定的时间、地点单位持证件入场;个人购票到场,中介机构提供相应的其他服务---〉
招聘会结束。
2、运行特点
在人才交流会的求职招聘过程中,供求双方通过人才中介在约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进行面谈。有需求的双方很可能通过一天的招聘会就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尤其是招聘单位方,通过招聘会可以迅速的满足自己在某一阶段的人才短缺。因此人才交流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集市型特点。
3、发展状况
人才交流会在北京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有需要的时候开会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如定期招聘会:固定时间和地点的人才交流会、一般规模较小;专场招聘会:固定时间和地点的行业招聘会,比如建筑专场招聘会,所有的招聘岗位应该是建筑行业的工作岗位,应聘的个人在清楚企业背景的前提下,前来参会,以会议组织的形式提高了人才交流会的匹配率;中高级人才招聘会:固定时间和地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招聘会,会议对招聘岗位和应聘个人均有一个特定的要求,并且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交流会的匹配率;大型招聘会:在每年度固定的时间范围内,举行的大规模人才交流会,以到场的单位数量和个人数量均很大为主要特点。北京的大型招聘会,尤其是春季人才招聘会已经发展成为每年一度的北京人才招聘盛会。其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益变化是越来越大,从最初的三四百家单位发展到七八百家单位一直到现在的1500余家单位,参会的个人数量也从每天2万左右,到3万左右一直到2005年日人流量接近6万。人才交流会在北京人才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目的
人才交流会数据采用自1994年到2005年12年的数据。如表1所示。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是最早开办现场定期招聘会的中介机构,1984年开办北京市第一场人才交流会,1992年开办北京市第一场定期人才交流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数据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表1:1994-2005年人才交流会有关数据
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人才交流会作为北京市最为主要的一种人才市场交易形态近年来的发展特点,通过人才交流会中的供求双方所呈现出来的数量关系特点,推论人才交流会的发展趋势。
三、人才交流会数据分析表
1显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年度的变化,其他变量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是按照参会单位平均的参会个人数量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从1994年到1999年是下降上升的趋势,2000年以后却是每年递减的趋势。
依据表1的数据,我们通过EXCEL2000的图示功能得到了下图:以1994年为基年人才交流会的数据比率图示。
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以时间为轴线,参会单位和参会个人之间,以及这两者同参会场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为了验证这种相关关系,通过运用SPSS11.5软件对表1所列示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表2人才交流会相关性分析结果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相关分析是对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人才交流会三个变量会场场次、参会单位(次)与参会个人(次)在数量上存在的客观关系。
从结果(表2)可以看出,参会单位数与场次的相关系数r=0.983,p 值=0.000,在α=0.01 水平下线性关系显著;参会个人数与场次的相关系数r=0.928,p 值=0.000,在α=0.01 水平下线性关系显著;参会单位数与参会个人数的相关系数r=0.975,p 值=0.000,在α=0.01 水平下线性关系显着。
相关性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参会单位数和参会个人数会随着举办的招聘会的场次的增多而增多;而且参会个人数与参会单位数之间也具有一种强相关性,随着参会单位的增加参会个人数也会增加。即招聘会的场次越多、规模越大,参会的单位数就越多,参会人数就越多,但是参会人数和场次之间的相关性小于单位和场次之间的相关性。
四、人才交流会供求关系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对于北京人才交流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人才交流会场次近年来持续稳定性增加,参会单位和参会个人同比例增加,供求双方数量的稳定性增长,人才交流会在北京市人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市场调节作用。
从表1的描述性分析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会场场次、参会单位和参会个人的数量是随着年度的变化逐年递增,以1994年为基年,每年度的人才交流会场次在逐年增加,2001年以前,会场次数的增加幅度不是很大,但是2001年以后会场次数的增加出现了明显的倍增趋势,每年新增加的会场次数几乎都3-4倍于基年的会场次数。随着场次的增加,参会单位和参会个人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于人才交流会的需求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交流会在北京市人才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的市场调节作用。
2、参会单位、参会个人、会场场次之间存在着强线形相关性。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明确地看出,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系数,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只要办会,就一定会有相当数量的单位来参会,相应的就会有一定数量的个人来参会,我们的关系模型屏蔽掉了所有的市场外部环境因素,适当的考虑市场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人才交流会这些实际参数的影响,个人认为应该可以得到人才交流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办会参考数据模型。
3、人才交流会是一种重要的,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人才市场调配手段。
从这种发展趋势上来看,在未来几年内,人才交流会在北京的人才市场中仍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服务对象的数量具有足够大的规模,并且人才交流会的成功机率从单位的角度而言,几乎在70%以上(关于人才交流会的成功率问题,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曾经就这个问题作过抽样调查,以个人为主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成功率为5%-8%,以单位为主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成功率在60%-70%)。 这样的成功率和投入相对网站和报纸等招聘形式而言性价比是很高的,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才交流会都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市场调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