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市就业
北京:重点群体就业质量纳入“每月一题”
2024-05-14 14:17  浏览:235

200余家企业提供6000多个岗位。5月10日、11日,一场“2024年民营企业服务月行业专场招聘会”在东城、西城、海淀、丰台、大兴、顺义六区同步举行。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为抓手,注重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等举措,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已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500余场。
招聘分特色 求职更精准
“2024年民营企业服务月行业专场招聘会”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三部门联合举办,突出行业特色,各会场围绕不同行业领域进行划分。
东城举办的是“生活性服务业”专场,海淀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专场,西城是“金融、文化教育业”专场,顺义是“制造业、快递物流”专场,丰台是“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场,大兴是“交通运输、建筑业”专场。每一场招聘会都瞄准区域内重点产业,让求职者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岗位需求。
在海淀区举办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小石,在每个展位前都要停下脚步来认真看看。“以前也参加过很多综合类招聘会,各种行业的企业混在一起,我需要自己筛选计算机类、网络工程类岗位。”而这次的专场招聘会来的全都是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提供的岗位大多是算法研究工程师、大模型应用研发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等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岗位,这跟小石所学的专业关联度非常高。“这些岗位都适合我。”小石带了6份简历来参会,入场半小时,就投出去了3份。
为了让求职者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各会场均设有行业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现场招生,同时,星级职业指导团队现场坐镇,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指导+培训+就业”的全链服务模式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门口就业 零工驿站来帮忙
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等,也是重点就业群体。本市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做实困难群体就业服务,精准推送岗位。今年以来,本市已帮助4.8万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司机、文员、导购、仓管……走进西城区什刹海街道零工驿站,岗位信息发布区的显示屏不断更新着招聘信息,用人单位大多是辖区内的。什刹海街道聚焦灵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秉承“政策找人”服务理念,主动走访用工单位,收集零工岗位招聘信息,针对零工“临时、零散、灵活”特点,现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培训报名等服务。
居民李女士通过零工驿站找到了一份文员工作。她说:“这份工作离家近,薪酬也不错。要是我自己找,只能通过熟人介绍或招聘网站,有时就石沉大海了。通过‘零工驿站’不仅方便,信息多、反馈快,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好,一次不合适,还会继续帮忙推荐。”
今年3月份,石景山区八角街道为了更好地服务求职者,上线了灵活就业服务平台——“众业共治”微信小程序,企业、个人、社区等均可注册登录,在线对接岗位需求,平台也可根据求职者信息精准对接就业服务。
八角街道有25个社区,有将近80名就业服务专员,再加上一支200多人的老街坊就业服务队。他们走进社区、楼宇,挖掘周边商业街、七小门店的用工需求,引导企业注册使用“众业共治”。该平台上线一个月,挖掘代买代送、接送孩子、陪同就医、临时照看宠物等周边便民服务灵活就业岗位,既可提供有偿服务,也能以志愿服务形式赚取积分兑换物品。
今年新增就业不少于26万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北京将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26万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促进12万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让更多劳动者技有所施、才有所用、劳有所得。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为抓手,注重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质量,通过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等多种举措,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各级人社部门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十项行动”。人社部门还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发公共部门岗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讲形势、送政策,密集组织毕业生服务月、双选会等活动,还联合教育、国资、退役军人及妇联、残联等部门,集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500余场。
此外,本市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吸纳就业作用,实施“以工代赈”,用好环境修复提升、道路恢复重建等项目,助力农民就业、增收;开展就业意愿摸查和岗位推荐,组织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农民高质量就业。
下一步,本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发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形成分工负责、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进一步助力民营企业稳岗扩岗,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参保就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就业困难群体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加快“智慧人社”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群体就业提供信息支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摸排本市困难家庭毕业生、学校及专业缺乏竞争力毕业生就业需求,一生一策开展帮扶。
此外,本市还将制定实施重点群体培训政策,提高培训实效性;开展数字化培训,增强重点群体适应数字环境的就业能力;开发更多就业见习实习岗位,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