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
E化构建高效能团队三部曲
2007-12-21 17:07  浏览:161

  构建高效能团队的E化思路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提到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找对的人上车”。也就是说,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团队。“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事需要正确的方法和规范的流程。GE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先生在他的自传中也提到“一个企业成功和它的组织形态无关而是取决于这个企业的几个关键的核心流程”。企业快速成长、壮大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抹煞——可传承的成功。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企业与个体一样,一年两年成功不难,难的是做一个百年不倒的企业。走近任何一家麦当劳、肯德基,你会发现从店内装修到出售,管理模式相差无几。不同的地域文化何以还能造就这样的统一,这是企业管理的成功。发展中不断总结,化员工技能为企业知识,关注知识的传承,这就是百年老店不倒的秘密。可见,办企业就像搭建高楼大厦,需要坚固的基石——人才建立、流程规范、知识传承。在如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又为企业高效运作辅以新思路:关注人才流、工作流、知识流三位建设。不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才流

  科技以人为本。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围绕选、养、育、用、留,信息化扮演着幕后推手。以人才来源问题为例,传统招聘通过张贴广告、招聘会、网络,每年不定期的发布。然而人力资源工作者发现招聘成本逐年上涨,“人到用时方恨少”始终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企业是否可以建立人才库?是否可以与招聘网站达成合作?招聘管理软件的引入为企业提供了肯定答案。为了提高人才录用效率,一些管理软件还结合工作流,使招募流程变得更加顺畅和透明。再看培训和绩效。赢利是企业最终目的,提升员工技能和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如何辅助企业建立一套合理的培训体系并全程追踪培训成本与效果,如何掌控绩效管理全过程,这些问题非管理可以完全解决。因为工作中无可避免会遭遇太多的信息壁垒,专业管理软件就是打通壁垒的利器,它的引入恰恰迎合企业管理层的需求。众所周知,企业竞争转为人才竞争的今天,建立合理薪酬体系是留住核心员工最直接的方式。然而,随着各种奖励体系和劳资制度的复杂化,给薪资计算带来大量工作。如果管理软件在薪资设计上再多一些灵活性,就会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工作流

  企业管理过程中处处存在工作流。国际工作流联盟这样定义:工作流就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通俗地讲,它界定了两个要素,即经营过程和任务的传递与执行。通常工作流的建设有几个关键环节。第一是明确目标。划分企业核心流程,确定哪些流程需要信息化,做到胸中有数。第二是计划周全。信息化是一种变革,它必定会改变人们日常作业方式,企业要做好变革前后相关配套准备。第三是选择合理的工作流平台。因为工作流需要搭配其它信息化系统,选择时务必要考虑系统的集成性、平台的可扩充性、流程的弹性,以及用户友好性、系统稳定性。第四是选择以应用为导向的软件厂商。实施信息化不是买大白菜,仅熟悉产品不行,还需要懂得如何引导和推广;上系统不是目的,使用系统让其发挥效益才是关键。一个有效的衡量指标是看软件厂商客户的企业规模和成功上线率。

  知识流

  在信息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新形势所做出的战略反应。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使每一个员工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共享,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信息化为企业打造知识流,做好知识传承提供了有力手段。首先,提供知识搜集引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良好的搜集引擎不仅可以搜集企业内部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求助于企业外部,搜集外部知识。其次,轻松建立企业知识地图。知识的合理归类不容忽视,否则充其量只能算文档库。当然,专业的顾问公司或者有实力的软件厂商可以提供这方面的管理咨询。然后,严密的权限和版本控制。知识在企业内被充分共享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核心技术的控管。最后,搭建交流平台营造知识共享氛围。一个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帮助管理者统计知识项目发布最多或者阅览项目最多的个体和组织,可以统计某项知识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进行知识的推荐等等。这些统计数据辅以一定的奖惩管理措施,对营造学习型组织,做好知识传承很大作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