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咨询研究
咨询业服务:要走“土洋结合”之路
2007-12-18 09:58  浏览:220

  某些“水土不服”遭受某些挫折失败,并没有什么奇怪,它们也不会轻言放弃的。一味幸灾乐祸,只怕有“一叶障目”和“井底之蛙”之隐忧。 客观地说,“洋咨询”的“资历”要比“土咨询”更长,业绩要比“土咨询”更辉煌。以美国为例,不仅咨询业创造产值利润令国人难以想象,“兰德”、“麦肯锡”、“普华永道”这些知名咨询企业的影响力也让中国同行难以企及。美国著名“脑库”兰德公司今年3月做出一份咨询报告,指出,当今世界生物安全对人类的威胁已超过核战争,国家对解除危害国民生命安全的危险负有责任。为此,美国政府每年拨出巨额预算用于该领域研究。咨询业对美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国,虽然从事各种咨询服务的企业正在大量涌现,但来自咨询业的声音仍然很弱。不少咨询企业还没有从“调研”、“策划”、“点子公司”中脱胎出来,有些咨询企业“官味”太重。在规模、管理、调查方法、信息处理手段、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学习“洋咨询”,引进“洋咨询”,对国内咨询业发展大有好处,不该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说“土咨询”应该学习“洋咨询”,并不意味着“土咨询”就一无是处。“土咨询”的优势很多:它有本地优势———有利于及时发现本地市场对咨询业务的需求空间,及时抓到项目;它有文化优势———中国的事情照中国人的处事方式来办阻力最小,中国的人情世故外国人难搞懂;它还有价格优势———国内咨询业人力成本仅相当于国外的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等等。 “土咨询”只要尽快进入市场,是可以为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发挥作用的。但是同时还应看到,“土”的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世推移,“洋老板”也在学习和采用一些“土办法”。许多在华投资商都很重视入乡随俗,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本土化”。比如摩托罗拉的高官通过学毛选、学邓选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对其了解甚至不比年轻一代中国人差;还有的三资企业的经理,胸卡上印有“世界观、中国情”字样,从实践结果看,其本地化方略并不比国有企业差;还比如,一些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学者,就在为“麦肯锡”、“普华永道”这样的“洋咨询”在华总部服务……可以危言耸听地说:如果不赶快取人之常补己之短,以求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而是满足于停留在目前现状,那么“土咨询”前途是岌岌可危的。

  咨询业能否走“土洋结合”之路?

  答案是“完全可能”。“中外合作开益国际咨询研究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中心与斯坦福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机构密切合作开展咨询研究,指出天津的未来在于:“迈向更加市场导向化的经济”,“津京两个城市应视对方为共同改进中国北方发展的经济伙伴”,“以群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现在看来,这些多年前开出的“药方”至今依然很有针对性。“多谋”是为了“善断”,咨询是为了实战。与其津津乐道“挑战洋咨询的乐趣”,不如真正领略“携手洋咨询的乐趣”。者以为,在世界正在加快走向一体化,中国正以更开放姿态走向世界的今天,“洋为中用”、“土洋结合”更应得到提倡。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