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
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业策略信息系统
2007-11-07 09:30  浏览:197

  为了配合经济发展及顺应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开放趋势,台湾政府近年来持续推动各种有关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之措施,如:解除利率管制、放宽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准许外商银行开办储蓄存款、放宽台湾地区银行赴海外投资及开放新银行设立等等,其中最重要者为新银行的开放设立。根据台湾财政部金融局统计辑要资料,截至 88年 3月底,台湾地区内金融机构,包括本省一般银行 51家、外国银行在台分行 72家、信托投资公司3家、信用合作社52家、农渔会信用部314家等,金融机构总分支机构共计 5,907单位,其中包括了16家新银行加入金融市场,参看表一。除了一般银行间彼此竞争外,更有其它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注一】亦加入竞争,如: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及投信公司所发行之基金,将使银行存款减少,票券公司与银行票券业务间有重叠性,租赁公司对银行设备贷款有代替性等。根据财政部统计处对台湾地区金融业经营概况调查报告之统计资料显示,同业竞争激烈、法令限制过多、同业新设相关金融行业管制开放一直为金融业者认为经营上面临之主要困难问题。

  

 金融业在面对政府法令限制及同业、近业竞争压力之下,其经营阶层如何采取更积极有效的竞争策略已是当务之急。而竞争策略能否顺利达成,则有赖经营阶层是否掌握正确而及时之信息。在面临当前快速变动的信息环境下,传统的决策信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金融机构各级主管制定决策所衍生之信息需求。而金融业基于其资本密集行业、重视服务品质、倚赖信息化程度深、经营风险多样化及与政策互动性高等产业特性,如何去设计开发一套迎接信息时代所需具备之金融主管策略信息系统,实为金融业者当前之最大挑战与创造竞争优势之转折点。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针对金融业之特性,以平衡计分卡模型为基础,提出适用于金融业之主管策略信息系统体系。以下首先介绍平衡计分卡观念架构,其次分析银行业之经营风险类别,最后提出强调风险管理之平衡计分卡导向之金融主管策略信息系统。

  平衡计分卡观念之介绍

  平衡计分卡观念系由 Kaplan与 Norton根据其对许多发展出创新绩效衡量系统公司进行个案研究之研究结果,而于1992年提出。平衡计分卡观念主要系以平衡为诉求,寻找企业短期与长期目标间、财务与非财务之量度间、落后与领先之衡量指针间、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绩效构面间之平衡状态。 Kaplan与 Norton并以飞机驾驶为例,说明在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中,欲了解组织目前营运的现况,需透过像飞机之仪表板的绩效评估制度,随时将营运情况回馈给组织之相关人员,以在会计期间内做必要的营运调整,确保期末能达成组织设定之既定目标。

  Kaplan与 Norton之平衡计分卡观念,系将绩效评估指针分成四个重要的构面,认为依此四构面分别设计适量的绩效衡量指针,可以提供公司营运所需的信息,又不会使信息太过庞杂失去效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企业策略与远景的达成,此四构面分别为顾客构面、财务构面、内部程序构面及学习成长构面。衡量绩效即衡量目标达成的情况,必须先知道最终目标(即策略为何),因此,绩效衡量指针的构面亦可用以做为策略之分类构面,如图一所示。

  

  

  【资料来源】Kaplan, R. S. and D. P. Norton,"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Feb 1996,p.76

  1. 顾客构面

  Kaplan与Norton(1996)认为在顾客构面中,企业应先找出市场与顾客区隔,将顾客面的核心衡量群(core measurement group)与目标市场及顾客结合,帮助企业找出及衡量企业顾客面的价值计划(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

  2. 财务构面

  Kaplan与Norton(1996)认为企业应针对其所处之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因应不同的财务策略,并决定适合的财务衡量尺度。企业之生命周期可简化为三个时期:成长期、保持期、收割期,无论企业处于何种阶段,均应配合收入成长与组合、成本降低/生产力改进、资产利用/投资策略等三个财务性议题。企业在依自身所处之生命周期分析决定策略后,据以找出各财务性议题适合之绩效衡量指针。

  3. 内部程序构面

  为满足股东及目标顾客的期望,企业必须确认其创造顾客价值的程序,以有效运用有限之资源。企业目前之绩效指针仍着重于改善现有之营运程序,虽有尝试增加品质、产出率、循环时间等指针,但仍并非针对企业程序之整体概念。而平衡计分卡则有别于传统,建议企业应就完整内部程序价值链,包括创新程序、营运程序、售后服务程序,建立各种衡量指针。

  4. 学习与成长构面

  此构面之主旨在使平衡计分卡之前三项构面能顺利达成,实现企业长期成长之目标。此构面强调对未来投资的重要性,但并非如传统的投资观点,仅着重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发展。虽然设备及新产品的研究发展是很重要,然而为了达到长期的财务成长目标,组织必须投资在基础结构上,包括人员、系统及程序,透过员工能力之增强、信息系统能力之增强、激励及授权一致性之增强等三个主要原则,以构建学习与成长构面的绩效指针。

  金融业平衡计分卡衡量构面—风险管理

  由于银行是以货币及信用为其交易主体,有别于其它行业之财货交易,因此银行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亦较为多样化且复杂化。而风险管理更是银行经营阶层特别注意之层面。一般银行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及商品价格风险)、资本适足性风险、营运风险等等。随着新金融商品及业务的出现,新的经营风险亦不断增加,使得银行业之风险更难以把握与管理,也更显其重要性。

  所谓信用风险系因借款人倒闭等因素致本金、利息无法收回,资产品质恶化之风险。此风险为银行所面临之最重要风险种类,面对此风险之重要课题为信用和资产负债管理,以确保给予股东适当的报酬。

  所谓流动性风险系指因应顾客提款要求或放款过多导致资金不足周转失灵的风险。而所谓市场风险系指因未来市场价格变动,而使金融商品变得较无价值之可能性。市场风险又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及商品价格风险。而利率风险系指在资金调度、运用期间,由于利率改变所造成的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而使银行收益或资产价值缩小之风险,此风险足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所谓汇率风险系指在金融全球化及国际化的时代,银行不免会遭遇重大汇率风险,拥有多重货币的银行可能因外汇市场汇率变动,引发外币计价资产或负债遭受损失之风险。

  在银行的资本适足风险方面,「资本」系指资金来源,而非风险来源。强调「资本适足」是因银行必须维持适当的自有资本比率,以提高财务结构的健全性,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以应付风险性资产可能遭受的损失。

  所谓营运风险是由于不适当的经营所产生,系统没有适当地发挥功能、事务处理体制的不当、疏失等所导致的未预期风险。

  金融业策略信息系统之设计

  企业组织为求生存及成长,必须制定有效的策略,从策略导向中来衡量绩效,以期随时监督企业营运之过程,不断追踪营运进度及成果,分析其资源运用与配置是否达到最适境界,并了解决策执行之达成度、市场之反应及企业执行策略之绩效良窳。平衡计分卡观念即为以顾客构面、财务构面、内部程序构面、学习与成长构面来帮助经营者将企业之愿景与策略转化成一套相互依存之绩效量度。

  金融业基于其产业特性,其经营之安全性、风险控管系银行管理者所应特别关注之焦点。因此,金融业主管策略信息系统之设计,应于平衡计分卡四大构面外,宜加入风险管理构面,期望藉由财务、顾客、内部程序、学习与成长及风险管理五大构面之发展,如图二所示。在有系统的结构下设计绩效衡量指针,运用财务及非财务之衡量指针来评估个人、单位或组织之营运成效,让金融业管理者获得企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在兼顾各构面下,清楚地了解策略的达成度,以朝银行业远景之达成迈进。

  注一:其它金融机构含邮政储金汇业局、信托投资公司及人寿保险公司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