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
当考核遭遇量化
2007-11-07 09:01  浏览:149

  对量化考核情有独钟的人和企业还是不少。深圳一家软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也说:“以前我们公司也曾实施过绩效考核,但都是模糊评估,准确性很差。由于考核采取员工与干部之间互相的评估,考核标准不清晰,导致公司内部留传一句话: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考核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反而影响了一批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所以,我们希望能建立起一套真正的绩效评估体系,能够评估每个人真实的工作业绩,对员工进行量化考核。”

  绩效管理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后,考核标准也几经变化,量化考核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企业都希望能从以往的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分析,在我们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很多客户提出了在企业内部实施量化考核的要求,量化考核相对客观公正,摆脱了传统考核中模糊判断的不公正现象,并可以将工作目标明确,给员工以明确的、前进的指引。虽然具有诸多这些优点,但操作起来也相对复杂很多,会遇到很多难点。

  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撑

  “以前以为只要设置了量化指标,就可以改进以往的绩效管理方式,进行量化考核了。但一运作起来,才发现需要很多配套的管理系统,内部信息系统支持,否则即使设置了量化指标,也很难实现。”某连锁店的人力资源经理吴先生深有体会。

  没错!企业要操作量化考核,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撑。因为量化考核实质上是数字考核,需要以数字说话,需要提供数据。在一般的企业中,财务数据往往是最容易获得的,但是,要想真正的实现量化考核,对于数据的要求不仅仅是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也是非常关键的。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很多信息是处于没有管理,没有整理的状态下的。

  表一是一家连锁机构物流部门的两个KPI指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指标需要别的部门提供考核信息,而不能由仓库自己提供考核信息,分错货的信息是由采购部门提供的,而贴条码的件数是由连锁店提供的,如果企业以前没有统计这些数据,那为了量化考核,就需要搜集与整理这些信息,对于信息化程度低、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操作这样的量化考核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指标选择不当会增加管理成本

  朋友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朋友所在的公司内部有个食堂,公司领导发现食堂师傅经常会在采购的时候,克扣大家的伙食费。于是公司决定以后去买菜的时候,要再找一个人陪同食堂的师傅一起去买。后来又担心以前是一个人克扣伙食费用,现在可能是两个人克扣。最后决定食堂师傅买菜只能在超级市场里买,凭电脑小票报销。这样做,倒是能够保证食堂师傅采购时不能克扣伙食费,但超市的价格却要比市场里的价格高。

  这个例子当然是有点极端,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为了以数字说话,进行量化考核而导致的管理成本上升的现象。量化考核本身是为了提高、改进,但切切不可为了追求量化考核,而舍本逐末。

  指标过多过细会冲淡工作重点

  朋友在一家化工公司担任销售部门的经理,自从前年公司推行了量化考核后,量化考核就成为了这个朋友攻击的对象,一有机会就给我们发牢骚。公司设计了非常多的考核指标,如销售额、开单率、新客户的销售额、毛利、满意度、人均培训时间、销售人员非正常离职率、每月的分析报告、总结、工作计划等等一系列考核指标。公司期望通过这些细致的量化考核指标,能够起到有效的提高销售业绩,增加客户满意度,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但对于一线经理来说,这些指标太多、太烦琐了。所以,进行量化考核,设置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最重要的是能够突出重点。

  量化总有覆盖不到的地方

  一家国内知名IT公司,在创业期,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公司那时候也推行考核,但主要是以模糊评估为主。几年下来,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很快就进入大公司行列。随着规模的扩大,公司进行很多管理变革,推行量化考核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每个职位都有自己的量化指标,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比如,以前大家做事凭借的是一种热情,考核指标是模糊的,现在采取量化考核了,大家只关注要考核的事情,与考核无关的事情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

  这肯定不是公司推进量化考核的初衷,但我们知道,量化考核是不可能覆盖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无法覆盖到的方面怎么处理?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主基二元考核法”

  如何能针对量化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使量化考核既不导致过高的管理成本,又能重点突出,真正地促进我们的工作呢?

  对于重点工作,我们尽可能的运用量化考核,将考核指标量化。但既然是重点,就不能太多。对于非重点的工作,可以采取模糊判断,定性判断,非量化管理的方法。这样,即可以突出重点工作,又可以使员工忽视非重点工作。基于上面两种思想的结合,我们设计出主基二元考核法。

  该模型的思想是将绩效考核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绩效”,要求你不断提高,因为它是显现你绩效的重要部分,你做得越好,绩效分越高;第二部分是“基础绩效”,要求在一个范围之中,这些方面的表现、成果,落在这个范围之内,即不加分也不减分,落在这个范围之外,就要加分减分了。

  主基二元法则可以避免员工只关注主要绩效,而忽视基础工作的情况,基础绩效在出错的时候,是要扣分的。我们可以将工作聚焦在重点工作上,又能照顾到非重点工作。

  * 作者系普方公司高级合伙人,善长于人力资源管理,合著出版《奔跑的蜈蚣——如何以考核促进成长》和《吹口哨的黄牛——以薪酬留住员工》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