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
能力地图 ——知识工作者如何实现价值?
2021-03-24 15:53  浏览:298

个人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

这是本10年前的书,虽然内容有些略显陈旧,但本书的核心,即对个人知识全生命周期(学习(获取)——储存——共享——使用——创新)这个框架的定义和描述依然精准。

其实这个框架说新鲜倒也不新鲜,下面我贴出高考考试大纲中对知识点能力层次的描述。是不是“哦”了?没错,高考,本身不就是个利用个人知识创造价值的最典型场景吗?

1、了解(识记):指对考试大纲范围的定义、公式、运算性质、定理、公理等回忆和再认(不含对公式、定理较复杂的推导和说明)。试题的提问形式与教材形式可以有所不同,故要求考生回答时要有一定程度的联想和判断,这两个层次都是记忆层次。

2、理解;指对考试大纲范围内的概念、定义、公式、运算法则、定理等有一事实上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利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转换、验算或推导。

3、掌握:考查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的能力。

4、简单应用:指应用考试大纲范围内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解题方向、途径是需要判断和选择的。

5、综合应用:指对考试大纲范围的概念与定理,特别是对较复杂的概念与定理有较深刻的理解,能经过分析,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及其他概念、方法的联系,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判断和运用。


应用之妙在于结合

而要想有效的应用这个框架,我的意见还是在于结合。

一、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之间怎么结合?

例如储存和共享的结合,要向结合要效率,向结合要效益。

二、知识的三重结构每层之间又该如何结合?每个层次的边界怎么才能尽量无缝?

知识结构可分为3个主要层次:第一,基础层次,即现代人的基础知识,它是知识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修养;第二,中间层次,即较为系统的本专业知识,它是知识结构的特色,体现出不同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和特色;第三,最高层次,这一层次是知识工作者的优势所在,它包括你从事专业的最新成就、技术发展、方向和动态的知识。

对于成年后的知识工作者,如何提高金字塔的高度是最重要的问题,即我们上面讲到的知识学习要聚焦,选中一个方向走下去,持之以恒。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知识,你就需要知道谁擅长,争取得到别人的协助。因为水平最高的人并非所有方面的水平都最高,只不过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缺少的是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紧密跟同伴协作。还要知道自己在协作中能够提供给别人什么,形成有效的资源交换和优势互补。

三、学习方法模型每个步骤之间又该如何结合?结合实际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领域,每个步骤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如何高效?

学习方法模型大致分为4个步骤:第一,打好基础;选择一本经过时间检验,比较经典的教材深入研读。全面、反复地读,一个行业和领域的经典知识将为你在该领域奠定发展的基础。第二,了解全貌;大量地泛读以了解这个领域,把搜索引擎前面100页的信息基本都看一遍,从各个角度了解这个领域的信息和知识。接下来,你要确认领域内的专家是哪些人,与他们交流学习,获取隐性知识。第三,跟踪趋势;你要明确需要跟踪的内容,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包括报纸、杂志、新闻、论文、隐性的包括行业专家、参与讨论的相应社区。第四,实践创新;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利用知识,做完每项工作后进行回顾和总结。有意识地做知识显性化的工作,写出你的观点和体会,充分利用机会说出自己的看法。


知识的价值链

个人知识的价值由两个因素决定: 第一个因素是你的知识的独特性。第二个因素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

而个人知识的价值的高度体现,往往则是在应用和创新两阶段的结合部——

衡量一项“创新”是否是真正的创新,取决于该项创新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学者和科学家提出了不少具备新颖性的创意,但是由于缺乏实用性或者可行性而无法转变成真正的创新。所以,在个人做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除了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以外,你还需要有像市场或者销售那样对客户需求的敏锐反应,即必须具备实用性,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你还要了解工程师的相关知识,这关系到创意到底能否实现,成本是不是合适。总之,只有符合了这“三性”的创新才能真正产生的价值。

创新性(研发)+实用性(营销)+可行性(运营),这不就是个全价值链?


知识工作者的常见误区

知识工作者的常见误区(或者说是解药吧),我觉得有二:一曰要检验,二曰要合作。

先说说要检验:

知识最害怕苦心孤诣,其实理论和实践脱节,所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绝对是个误区。

知识越多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所以往往越谦虚。但有时候这种谦虚也会成为恐惧和胆怯的原因:因为知识越多,感觉到事物的不确定性越多,所以许多事情不敢去干,总奢望条件再成熟一点、环境再好一点、掌握的信息再多一点才敢决策,导致许多事情不敢开始。但事实上,任何决策和判断都是在信息和知识不完全充分的条件下做出的,而机会更是在信息和知识支离破碎的时候出现的,如果等所有的信息、知识和外部环境都成熟了再去行动,那时候将与成功失之交臂,机会也就不成为机会了。至于要确定将你的知识用在什么领域,确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在大部分状况下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更多的是靠胆识。所谓的胆识,并不是蛮干,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你有能力去承受为了职业发展或者说个人理想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明确worst case是什么,如何化压力为动力。

就以知识共享为例。需要强调的是,在所有的共享中,你在单位内部做的知识共享是你个人发展的基础。如果你从不在企业内部共享你的知识,而却整天热衷于去影响不相干的人,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你所在的单位才是你发展的本源,这里给你提供薪水让你养家糊口,这里给你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你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和重视。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在自己服务的单位里从来不帮助别人、从来不分享自己的知识,不能与公司同事搞好关系,却热衷于在互联网上包装自己,成为组织外的“明星员工”。这样的员工没有人会喜欢,即使你想找新工作,人们考虑最多的是你在现在的单位表现得怎么样。你的知识共享应该是一个多赢的过程,通过知识共享让你服务的机构、你本人和共享对象都能获益。这一点上我就果断中枪,类似的行为在我身上的动机,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自己害怕被验错,不坚信“真理越辩越明”。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系统的问题解决者”,前提是要成为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即乐观的意志+悲观的头脑,要“臭媳妇总要见公婆”,要“勇于交付和被验货”。

再来说说合作:

文人相轻,这是通病。

知识工作者如果想将自己的知识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定要在与别人的合作中才能实现。所以,知识工作者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人的多样性,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与别人分享利益与成果。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表明,有沟通意愿的人,才是心智健康的人,有合作能力的人,才是有前途、能成功的人。

通常说,使用个人知识的方式有以下3种: (1)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相结合,向某个固定的机构提供知识服务; (2)把个人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全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3)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我们无妨将其提炼为项目化(最适用于公司内)、专利化和产品化。

只有走出这两个常见误区,知识工作者才能最为有效的最大概率的发挥自身知识体系的价值。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