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发展
研究35年后,我才明白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2019-08-20 17:56  浏览:252

研究企业家35年,研究越深,就越不敢给企业家提什么建议。我认为经济学家不能指导企业家。经济学家可以告诉政府什么不该做,而不能告诉企业家该做什么。

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判断。哪怕是最优秀的企业家一起投票做出的决策也不一定是对的。真正正确的决策一定是少数人认同的那个。

理解研究企业家的意义有三个背景。

第一,所有传统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鄙视企业家。

第二,主流经济学里没有“企业家”这个概念。主流经济学假设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未来是确定的,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存在企业家的可能。

第三,计划经济是从否定企业家开始的。计划经济假定计划当局掌握供给与需求的所有信息,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利润来自剥削,所以企业家都是剥削者。

研究企业家群体35年,我自认为也只有到最近几年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我的研究从时间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3-1989

第一个阶段是在80年代,主要是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看企业家的地位,改变了人们对“企业家”的认知,通过说明“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冒险精神是企业家基本素质”等观点,将“企业家”从一个负面词变成一个正面词。

在80年代,我认为,改变人们对企业家的观念是最重要的。从1984年开始,我做了很多演讲,发表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最后集成一篇文章——《企业家与观念现代化》,在《管理世界》1985年创刊号上发表,还在《瞭望》杂志上连载了5期。我提出了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的观点,探讨了企业家队伍形成的社会和制度环境,认为中国企业家的出现存在两条道路,一是官僚经理的企业家化,二是乡镇企业家。这些都写在《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一书里。

在研究企业家群体时,我一直特别强调观念的变化,让公众对企业家的看法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第二阶段:1990-2008

第二个阶段是90年开始的近20年,主要是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理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

1986年,我写了《企业家与所有制》一文,把股份制理解为企业家职能的分解,而非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并提出了国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这篇文章成为我之后研究的铺垫。1990年进入牛津大学读博士,我打开企业这个黑箱,试图从企业家的角度理解企业制度,由此创立了“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其实就是探究资本主义企业的逻辑起源。

我认为,企业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们的企业家能力有差异,让最有企业家能力的人专业化于经营决策,不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专事生产,比每个人独立生产创造的价值更大。

但企业制度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选人,即选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掌控企业;二是激励人,即让每个企业成员(包括企业家)有足够的积极性工作。

基于对这两个问题对回答,我对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提供了一个很简单的解释。

首先,我证明,最重要和容易偷懒的人应该做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不仅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最容易偷懒的人,所以企业家必须是企业所有者。否则,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监督。

其次,我证明,在企业家能力难以被外人观察的情况下,资本雇佣劳动,是保证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掌控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资本家必须承担风险,所以没本事的人不敢说自己厉害;但如果用公共资本投资,就会有太多不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人滥竽充数。

由此得到的一个推论是,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私人财产制度,就缺少了选拔企业家的有效机制。如果每个人都说自己能做企业家,就会无法抉择。

将这个理论运用于中国改革,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中采用的承包制、奖金和利润分成等激励机制,只能解决短期激励问题,无法解决选人的问题。因为官员和资本家的选人不一样,资本家如果选错了人,要承担损失的风险,而官员选错了人,不需要承担任何成本。因为解决不了选人的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国企领导人的长期激励问题。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出路在于民营化。这是我90年代的观点。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流行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是“经理人中心模式”,核心就是防止经理人偷懒和腐败。我觉得这种理论很有问题,不是一个好的理论模式。我认为,

选人比激励人更重要,一个好的公司治理应该是企业家中心模式,即能保证最优秀的、最具企业家精神的人掌控公司。

2005年,我出了一本书《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后来再版时,我提出了公司治理的六个理论误区,其基本含义是:

以解决“腐败”(道德风险)为出发点的公司治理模式通常会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相冲突。公司治理越“完善”,企业组织越官僚化,企业家精神越难有用武之地。

我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现在的理论认为,企业在做并购重组时,在投票阶段,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大股东应该回避,让小股东说了算。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小股东之所以是小股东,就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他们不具备企业家素质,公司的重大事务不应该让他们决定。

2、我们常说,如果大多数股东持有相同意见,那么这个意见就是正确的。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正确。多数人的判断通常是不对的,很多决策只有极少数人能认识到其伟大。

3、只要公司一出现问题,大多数人便默认是贪婪和腐败导致的,我认为这也是错误的观点,因为人还存在无知的问题。人犯的很多错误是因为无知导致的。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当出现决策失误,并不是完全因为决策者太过贪婪,而是因为判断问题。

第三阶段:2008-2019

第三个阶段是在过去10年,主要从企业家的职能和决策模式的角度理解市场的运转,理解经济增长真正的源泉是什么。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把企业家精神纳入经济理论。

2008年,我总结出了中国三代企业家的概念:

第一代是农民企业家;第二代是官员下海转变的企业家,也就是如今流行的“92派”,第三是技术专家和留学回国出身的企业家。

我认为这个划分对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30年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个观点被收录在我的《市场的逻辑》一书中。

书中我还提出了一个观点:

什么改变中国?答案就是企业家改变中国。

同时,我提出了“斯密-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型”。目前我们理解经济增长,一般会使用两种理论,一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也就是从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增长;二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从需求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

我认为这些理论都不得要领,容易误导决策。

在我看来,用亚当·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来解释中国、解释世界、解释过去、解释未来的经济,是最好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市场规模决定分工专业化,分工专业化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后收入会增加,从而能够扩大市场规模,如此等等。这是一个正循环。

为什么国家规模大很重要?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它的市场分工可以达到很细的程度。为什么自由贸易很重要?因为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从而带来更大程度的专业化和分工。顺便说一下,一些经济学家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评估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误导的。

但是亚当·斯密没有解释一个问题:正循环链是如何启动的?

其实核心就是企业家,特别是熊彼特讲的创新企业家。

市场不是给定的,技术更不是外生的,而是由企业家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近几年,我研究了工业革命史和技术史,发现每一个重大的技术发明背后都有企业家的身影,所有的新产品、新产业都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

我们可以发现,产业的演化结果都不是我们事先能想出来的。产业的前景是无法确定的,所有的产业都是生长出来的,而在生长的背后是企业家的作用。

还有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指生产产品的能力如果饱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将超出社会需要求,也就是供大于需的状况。出现产能过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家没有开发出新的产品。

我将企业家的职能区分为套利和创新两个方面。

套利,即从纠正市场不均衡和发现别人的错误中获利的行动。

创新,是指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

经济学假定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资源配置,这是错误的。我认为资源配置是市场的次要功能,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技术进步。因为,如果没有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终究会达到均衡;一个达到均衡状态,便没有改进的空间,不可能有经济增长。所有的进步都来自来自创新。这就是企业家的功能。

中国过去四十年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套利企业家来推动的,因为经营概念、技术都是借鉴别人的。当然,套利型企业也包含一定的创新,但其整体是套利的。现在中国做房地产、金融以及制造业的大多都是套利型企业家,真正创新的人很少。

为什么未来的企业发展是“创新为王”呢?因为套利的机会随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少。能不能把套利型企业家变成创新型企业家?我觉得比较难。目前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任正非。

从更大的角度看,目前为止,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在技术层面基本都是借鉴别人的,是三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创造了机会。我也发表了关于这个观点的书籍——《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

我认为,要理解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必须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是什么。我最近总结了三点:

第一,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基于数据和计算,企业家决策是基于想象力和判断。

第二,企业家决策不是给定约束条件下选择手段,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本身。

第三,企业家的目标不仅仅是利润,还有超越利润的东西。

从这里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理论没有办法理解企业家,因为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决策模型是“满足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目标”,办法就是计算。

从这里还可以得出其它一些推论,如“企业家不能完全听命于投资人”。

你拿了投资人的钱,肯定不能随心所欲;但如果完全听命于投资人,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投资人只注重数字,而企业家要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未来。所以,企业家和投资人经常会发生冲突。

我的另一个观点是:企业家不是一个好员工。

好员工最大的特点就是听话,按程序办事。如果企业家也是如此,公司肯定完蛋。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通常不愿接受别人的领导,于是决定自己干。所以,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通常不是好的企业家。反之亦然。

这也意味着,要做百年老店很难。公司的成熟度与企业家精神的密度成反比。

以上就是我35年来研究企业家的三个阶段的一些基本观点。

研究企业家35年,研究越深,就越不敢给企业家提什么建议。我认为经济学家不能指导企业家。经济学家可以告诉政府什么不该做,而不能告诉企业家该做什么。

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判断。哪怕是最优秀的企业家一起投票做出的决策也不一定是对的。真正正确的决策一定是少数人认同的那个。

那么,经济学家的责任是什么?

捍卫企业家精神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制度环境!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