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
60VS90:拼成一个完整的人!
2013-12-09 22:01  浏览:473

60后是最早开始与90后接触的人,因为他们是90后的父母;他们也是与90后接触最多的人,因为他们曾经是90后的老师,而今天又成为了90后的领导。但是,他们依然无法被称为最了解90后的人,因为只要你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60后与90后之间存在着最普遍、最严重的代际冲突。

对两代人的比较还是要提到富士康,我从当年富士康人力资源最高领导的回忆中找到了一则关于60后的故事:“那是1988年,第一批打工妹来到富士康,她们特别勤奋,特别能吃苦……那个时候,她们每个月的工资是120元,管食宿。很多女工省吃俭用,一个月只花5元,其余的钱全部寄回家⋯⋯

同样是在深圳,2010年我访谈时,一名90后女工说:“我现在每月的工资差不多1500元,最大的固定支出是800元房租。”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时,她说:“人多,太吵,不能上网。”她的其他支出包括服装及化妆品500800元,手机费、上网费及吃饭若干。我问:“那你不是还养活不了自己,不够的钱从哪来?”她回答说:“和父母要。”我有点儿惊讶:“你出来打工不是想让父母生活得更好吗?”她没有丝毫迟疑的回答:“就我一个女儿,他们的钱不给我给谁?”

对于钱的态度,深刻反映着两代人的差异。当年的打工仔、打工妹们,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坚持用双手一点点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他们的子女90后一代,虽然同样是出门打工,却已没有了那种使命感。他们也希望改变,不过更多地是为了自己,因此,他们不愿意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复制父辈们的生活轨迹。

其实作为父母的60后们,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活得那么辛苦,除了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外,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表现得格外宽容,特别是在个性成长方面。60后经历过传统文化的断裂,而他们的子女更多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观念的浸染。90后生活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转型的环境中,对政治没有多大兴趣,他们的诉求比上几代人来得都更现实。

60后与90后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需求层次上。简单地说人类的需求有三个层次:首先,因为人是动物,人具备本能性的需求;其次,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具备社会性的需求;最后,人还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社会性动物,人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60后是完整接受红色教育的最后一代人,他们从小受到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不断刺激并激发他们作为一颗“螺丝钉”的社会性需求,同时也要求他们不断压抑两端的本能性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一块“革命的砖”,服从国家和组织的安排就是他们被赋予的人生意义。

90后是完整接受信息教育的第一代人,在虚拟的互联网规则的不断刺激下,他们的本能性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异常旺盛,唯独中间的社会性需求不突出。90后作为60后的下一代,他们并非父母的翻版,而是他们的“负片”。

在需求层次上的完全错位造成了60后与90后两代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父母和老师经常觉得这些孩子一无是处,而一旦他们提起“我们当年……”马上就会招致90后毫不掩饰地反感和抵触。

90后社会性需求的缺失是我们理解这个群体的一把钥匙,而这样的结果并非是由于90后 本身缺乏社交的意愿,而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刺激不足的结果。在家里,父母普遍给予他们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他们只是爱与照顾的接受者,而无须通过 持续的回报来稳固这种关系;在学校里,由于中国教育的市场化,老师的权威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费关系,学生把自己看作消费者:“我交钱,你服务, 天经地义。”

因此,在90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都难以建立起一种清晰的角色意识,他们更看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而鲜有意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种尊重。他们认为被尊重是理所应当的,这与他们的父辈时刻扮演“乖孩子”的人生有着极大的不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60后和90后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都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都有对方身上渴望而未被时代所赋予的东西,他们也都有自我珍视而无法被其他代际理解的特质。而这些,正是每一代人独特的故事。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