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笔者及其研究团队对中国企业中的一些管理现象感到迷茫,这种迷茫来自于实践和理论的一种矛盾,后来随着接触企业逐渐增多慢慢开始理解,因为本土企业发展就处在对立与协调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传统管理思想中本身就有儒法思想的对立与协调,二是西方管理理念和中国企业环境也存在对立与协调。三是我们正好处于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环境,这三点方面决定了中国的管理必然会出现明显的矛盾。
由此笔者想重点阐述传统管理思想体系,便于理解传统管理思想对目前中国式企业管理的产生的影响。下面推出的系列将详细介绍儒、法、道、墨四种管理思想,由于其逻辑严谨有助于理解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也能够看出这些思想在如今的管理中留下的痕迹。这一篇,我们重点介绍儒家思想。
安份守己的儒家思想
这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深刻的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一:组织愿景——“大同世界”
自孔子开始,儒家管理思想一直都努力为人们描述一个理想组织——大同世界。在《礼记·礼运》篇,有对大同世界的理想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认为未来的组织是人们所共同拥有的,能够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为大家服务,人人讲求诚信,和睦相处,这是一个充满公平与正义,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和谐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可以用“安居乐业”这四个字来形容,这是儒家管理思想对组织愿景的描绘。
同时,儒家思想还提出了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大同是以道德为基础自觉形成的秩序社会,小康是以利益分配和礼仪为基础而形成的秩序社会。
在儒家管理思想中,对未来的的愿景描绘的最为生动、具体,让每个时代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不断的谱写着壮丽的诗篇。
有了组织愿景之后,儒家思想开始提出了如何实现大同世界的一些管理设想。
管理思想二:管理模式——等级管理
在管理模式上,儒家思想强化了等级在组织的管理形式,这正是封闭型组织明显特点之一。等级管理与儒家思想中的个人修养和以礼治国是相辅相成,儒家思想的等级管理特点是自我管理、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要加强个人修为,遵守等级中的“礼”。孔子虽然提倡等级管理,但是并不认为社会等级不可以变,从“学而优则仕”可以看出孔子的等级观,而科举制的出现与孔子的这种思想不无关系。
等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差异化管理,虽然今天看来没有什么,但是作者认为这在当时难能可贵,因为等级管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公平性,让组织中不同等级的成员知道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封闭型组织在秦建立统一中央政权之后初步成型,在汉朝时期逐渐稳定,中国儒家思想诞生于这从封建制走向中央集权制过程,并为这种管理模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管理思想三:管理体系——“仁政”
“仁政”是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和发展而来。在“性善论”的人性假设前提下,儒家思想提倡建立国家“仁政”的管理体系。“仁政”是一种轻徭薄赋、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管理体系。国家实行“仁政”,百姓安分守己,使国家有一个安定生产、生活的环境,国家才能富足,百姓才能安康。
孟子认为战争太残酷,强调和平相处,用“仁政”实现天下统一。“仁政”在社会经济体制上提倡的是“民有恒产”,保护小农经济,要减轻赋税,只有老百姓有了生活上的基本保障,才能实现政治稳定,甚至多次谈到征发徭役要不违农时。他认为减轻人民负担,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民才能够丰衣足食,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可以说是“仁政”。
孟子在“仁政”基础上又提倡“民贵君轻”,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仁政”的升华,是对儒家的等级尊卑思想的修正。
但是儒家的“仁政”实施策略中更多的依赖于个人修养,效仿“圣人”的优秀品行,这是典型“人治”,与法家思想相比显然在操作性上弱了很多。
管理思想四:管理基础——“礼”
儒家思想中“仁政”管理体系建立“礼”的基础上,“礼”与“仁”相辅相成——“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认为社会管理混乱是由于“礼崩乐坏”,礼的作用大于法。在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回答,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就行了。《论语》中有75处记载孔子论礼,儒家“礼”成为了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基础规范和准则。
《礼记》中有“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左传》中有“礼经国家,定社稷”;孔子说:“为国以礼”,荀子说:“国之命在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从这些话里都可以充分看出“礼”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
“礼”一直在强调等级差异,可以判断出儒家认为等级管理是一种公平性体现,这一点虽然与我们这个时代相脱节了,但是在历史上却与封闭型组织管理模式相得益彰,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也正因为“礼”固化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儒家文化自五四时期被批判为“封建礼教”,“礼”似乎成为了束缚人思想和行为的桎梏。但应该承认“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管理思想五: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Ⅰ——各司其职
儒家管理思想中要想使“礼”在组织中得以贯彻,就需要各司其职。不同等级的人都做好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承担各自的社会角色,否则就会乱了等级差异、礼乐崩坏,这里“职”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职位管理思想,不仅仅强调职责,还强调了行为规范。要做到各司其职,就需要强调名正言顺,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要“谋其政”前提就必须“守其礼”。孔子见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孔子认为这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说了一句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眼中管理混乱主要原因就是大家不守“礼”,不守礼就不能各司其职。
“礼”成为组织内部行为规范,但是对于个体而言这种规范的约束力的确有限,远不如商鞅、韩非的倡导“法”的力量。
管理方式Ⅱ——自我管理
在“仁政”的管理体系下,如何都能守“礼”,做到各司其职?
儒家管理思想提出了解决方案——自我管理,要想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就是自我管理,就是孔子大力提倡的个人修养。自我管理包括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内容,毫无疑问这一思想极富辩证法,在参与国家治理这个目标上,孔子把组织目标与个人修养终极目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对个体的管理来自于内在驱动力,因此儒家思想把组织管理方式集中在个人的品德和素质上。当个人修养成为管理的核心时,正好与“仁政”“礼治”等思想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个人修养方略不仅仅对中华民族贡献极大,而且这两千多年来能跨越时空,突破语言、种族与宗教的藩篱,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推崇。
儒家的管理方式可以用“安份守己”四个字来概括,安分就是各司其职,是“礼”的体现,守己就是自我管理,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管理思想六:行为准则——王道
任何思想最终都将在行为上得到体现,儒家思想个体行为表现就是“王道”。
儒家的“王道”,具有“仁义”“守礼”“中庸”三方面特点。一是“仁义”,“仁义”的实质是“爱人”,因为爱人才能相互体谅实现“忠”与“恕”,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解决个体之间冲突与矛盾;二是“守礼”,遵守等级差异,个体都能依礼而行,无论君王还是百姓都需要守“礼”,这样社会才能有秩序;三是“中庸”,要求人们做事不偏不倚,按照规律做事,就能实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对于帝王品行为而言,儒家给出了标杆——周王,周王是“仁”的代表,是圣人的境界,要求帝王都要“法先王”,对于绝大多数的底层群体而言则“安分守己”,只要所有人遵守道德规范,则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王道”成为组织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儒家的管理思想中能够体现了一个字——“稳”。这种“稳”在于组织之间及内部安分守己,关键在于“己”字,这也是儒家个人修养的核心内容,所以孔子反对勇,无论君子之勇还是小人之勇,勇是不稳定的基础。可惜的是造成不稳定因素多数都是来自上层,而不是下层,专制历史的社会变革都是伴随着土地(当时最主要财产)的兼并,这些兼并根本不是发生在底层群体,所以儒家的“稳”治标不治本,变得管理政策无法落地。同时这种“安分守己”的思想会导致组织严重缺乏创造力,而人类的发展过程本身也是征服自然的过程,所以难免和历史的车轮错轨。
儒家管理思想体系逻辑比较严谨,但必须是建立在一个人性本善的假设前提上,这个假设一旦不成立,整个管理体系就会飘在上空,落不下来。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儒家思想
2013-08-12 18:22 浏览: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