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我有幸受邀作为学术顾问,参与了央视的大型纪录片《华尔街》这个大项目。两年前,刚开始向央视编剧介绍华尔街的情况时,已经是金融海啸了。可当他们得知华尔街人已经大幅降低的收入之后,依然乍舌。例如高盛有三万多员工,单每年发出的工资奖金就超过150亿美金,简直富可敌国。相比之下,有着一百多万员工的世界100强的麦当劳,利润也不过四五十亿美金。华尔街人的薪酬究竟怎样回事儿?《华尔街》的编剧问我。
华尔街大多数投行,把员工的职位分别定为十个级别(Band),一般投行大约有50%的员工在10级到8级之间,他们没有职位,被称为Staff(职员)或Non-Officer(非官员)。有的以专业命名,如助理会计师、助理分析师、软件开发员等。从7级开始进入中层,对外可以用名片,大多以专业作为Title,前面可以加Senior(资深或高级),如高级软件工程师、高级分析师,高级会计师等。
从6级开始就是“行政”职务了。可以负责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项目,一般的Title是AVP(中文翻译为“助理副总裁”);第5级是VP(中文译为“副总裁”),对外的名片是“VicePresident”。在华尔街的主流公司里,一般华人(特别是留学生背景的)到了副总裁一级基本就到顶了。
再上面的第4级是Principal或Director,中文可翻译为“董事”或“合伙人”,是中层中的最高级别;第3级为高层中的最低级别:MD(Managing Director),中文大多译为‘董事总经理“。
余下的便是行政级别最高的员工了,他们分别是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CEO,CFO,CTO,CIO等。
那么这十个级别背后,员工的福利又是如何的呢?
华尔街投行是一个高层次、高风险、高竞争、高回报的行业。一个刚入行的本科生(担任助理或普通分析员职务),年薪大约是三万到五万美元,有MBA学历的标准薪水大约在六万到十三万五千美元。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区,薪水标准也不同。刚起步时,奖金占薪水的10%到50%,然后逐年增加至一到三倍。最能挣钱的当数投资银行的股票交易员。
根据2006年的统计,华尔街员工的平均年收入是30万美元,如果按华尔街最兴旺时四十万员工计,华尔街每年的薪资超过一千二百亿美元,超过了好些国家的GDP,就更不用提高层们赚到的钱了。举高盛的CEO布兰克费恩来说,他2006年赚了5340万美元。
事实上,在华尔街能拿到超过奖金平均数的,不是MD(董事经理)以上的高管,就是大牌的交易员、名牌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他们每年的红包动辄百万美元,千万上亿也稀松平常,但这些人还不到华尔街总人数的2%。
对于华尔街98%以上的中低层员工而言,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年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出不少,但他们成年累月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周末、节假日也经常加班加点。按照美国其它行业加班费是基本工资的2到3倍来计算,华尔街中低层员工的奖金,只不过是“加班费”而已。再加上工作压力巨大(调查报告显示,华尔街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平均寿命缩短五年),拿奖金根本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虽然华尔街人平均收入高得可怕,可实际上是2%的人,获取了80%的“大饼”。一旦高管们豪赌失败,还有“黄金降落伞”护驾。例如,美林首席执行长奥尼尔,因造成季度亏损20亿美元被迫离职,却拿到了“黄金降落伞”――1.6亿美元。雷曼公司的首席执行长富尔德,将雷曼带到了破产的境地,过去8年拿到的薪金和奖金共计4.8亿美元。
如果华尔街这2%的高管确实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以酬薪和业绩挂钩来论事,他们的高薪酬才算是合理的。于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和经济如此不景气,全球掀起了限制高管高薪酬的浪潮。
在北欧那些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企业高管的酬薪最多不能超过普通员工的5倍,而由于个人的高所得税,他们的税后收入实际上只有普通员工的一倍而已。
银行家们的高薪是否顺理成章呢?只要看看全球金融危机使公众对离谱的高薪感到愤怒,限制性金融文化正在全球展开,便可略知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