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交通银行(3328.HK)公告称,交行的长期激励计划已经于11月18日的董事会上获得通过。
至此,市场热议已久的交行激励计划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不过,本次出台的激励计划仅是“激励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与招股说明书公布的方案不同,本次的激励计划只覆盖了董事长和行长等十几位总行的高管人员。
十几位高管首受激励
交行披露称,实施高管激励计划是为“提升本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并吸引、挽留和激励为本银行作出重要贡献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关键员工”。
董事会秘书张冀湘称,交行本次采取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股票增值权”作为激励的方式。
按照“股票增值权”,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因公司业绩提升、股票价格上扬,交行的激励对象就可以获得行权价与行权日二级市场股价之间差价的收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关键员工”都能分享本次的激励盛宴。
根据交行的激励计划,“所有于2005年6月23日在职的本银行总行高管人员均符合资格参与”。
这和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计划大为不同。
交行招股说明书称,“合格参与者是在本银行全职服务并领薪的董事和监事,总行部门副总经理和省级、直属分行副行长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及为本银行作出重要贡献的员工。”
此前本报曾经获得一份更为详细的名单,纳入激励范围的包括“董事长、董事(非独立)、董事会秘书、监事(非外部)、行长及副行长”;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有“总行部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管辖和直属分行行长及副行长”;以及“少数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
交行行长张建国称,“总行高管人员”是指包括董事长和行长在内数量不多的行级领导,激励的人数为十几位左右。
知情人士称,本次激励计划由总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起草。同时获得了全球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华信惠悦(Watson&Wyatt)咨询有限公司的协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公告的激励计划中,不仅激励的人数大大减少,激励的总体金额也远远低于招股说明书的上限。
招股说明书称:“根据该计划而将授出的股票增值权总数不得超过根据全球发售发行的新股份总数的15%。”
但是,根据交行的激励计划,“根据授予股票增值权可予授出的股票增值权总数将为750万股。相当于本银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1%”。
本报曾经报道,首次股票增值权的行权价为2.5港元,即交行H股在IPO时的发行价格(参见本报9月12日金融版《交行激励计划显山露水》)。这和交行公布的首次行权价吻合。按照目前的股价水平3.375港元计算,这笔750万股的激励计划总金额为656万港元左右。按照10人估计,人均激励金额只有60多万港元。
即便如此,这笔钱还需要分4次行使,最快也要5年之后才能行使完毕。而五年之后的股价是否能够维持目前的水平仍然存有不确定的因素。
另外一个悬念是,交行的激励计划并没有披露董事长和行长分别能够获得多少的股票增值权。
激励第一部
微调的背后是交行激励策略的变化。“分层设计、分步实施”成为交行激励计划的关键词。
张冀湘称:“本公司的长期激励计划框架,是按照三个层次分层设计分布实施。”首先是总行的高管,第二是总行和分行的中层管理人员,第三是普通的员工,组合成为交行的“激励三部曲”。
张冀湘介绍:“本次通过的方案,涉及的人员范围只是总行的高级管理人员。”
对于微调的原因,张冀湘透露,“这主要是考虑到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在银行运营中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考核的标准不同,其相应的长期激励机制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回溯历程,交行激励计划的出台过程颇费周折。
张冀湘介绍,去年9月23日交行的第二次股东大会通过了交行实施长期激励计划的决议。决议中提出了长期激励计划的多种实施方案,比如,股票分置权、股票期权、限制型股票和绩效股票等。今年6月13日,交行在招股说明书在第195页中明确表示,交行的长期激励计划将采取股票增值权的方式。本次董事会通过的议案,就是该计划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本次公布的长期激励计划仅仅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
“这次长期激励计划是第一次授予股票增持权,涉及许多具体的问题,比较烦杂。所以本次董事会也通过决议规定。本方案未定事宜授权董事会人事薪酬委员会审议。在确定了授予方案的基本框架后,为了保持高管人员长期激励计划授权的连贯性,董事会授权董事会人事薪酬委员会审议。”张冀湘说。
对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激励计划,张建国表示仍然处于讨论之中,没有定论,而且激励的方式也可能不采取股票增值权计划,而用其他的激励方式,例如经济资本考核等也是备选的方案之一。
如果继续采取股票增值权计划,对于未来参与激励的高管,如何确定行权价格成为格外受关注的问题。如果行权价授予过高,二级市场的价格难以超过这一价格,所谓激励可能只是“画饼充饥”。
前述知情人士称,其后授予的价格按照授予日在内的前连续多个交易日公司H股股票的平均收盘价,例如5-10个交易日左右。
另外,该人士还称,目前针对交行全行的薪酬制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估计明年就能见分晓,操刀者之一仍然是华信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