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
什么是EAP?open party是什么活动?
2011-06-18 15:30  浏览:357

  问:富士康“N连跳”引发人们对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普遍关注。我在媒体关于“N连跳”的报道中不时看到“EAP”这样的新名词,据说它能够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请问:1)什么是EAP?它对企业和员工有何意义?2)EAP应如何实施?

  答:EAP是“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缩写,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或“全员心理管理技术”。它是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长期、系统的福利支持项目。EAP由专业人员对员工及其亲属提供专业心理指导、咨询和培训,向其提供专家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改善组织氛围和管理,从而提升企业整体效能。

  EAP一般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

  1. 心理健康评估:由专业人员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评估方法,对员工心理生活质量、问题及原因进行评估。

  2. 心理健康宣传:利用海报、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对心理健康形成正确认识,鼓励员工遇到心理困扰时积极寻求帮助。

  3. 心理健康培训:通过对员工进行压力管理、挫折应对、积极情绪保持等专题培训,提升其应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

  4. 团体心理咨询:为员工提供热线咨询、网上咨询、团体辅导、个人面询等服务,解决其心理困扰,提升绩效。

  5.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员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指数评估,创建人文关怀。

  作为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部分,EAP的良好实施,对企业和员工均具有积极意义。企业可以通过实施EAP,有针对性地为员工排忧解难,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有益于培养其忠诚度。企业因此获得的收益有:节省招聘费用,减少员工错误操作,降低缺勤(病假)率,提升员工士气,提升企业绩效等。

  员工则能够通过EAP的实施,减轻来自家庭及工作方面的压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职业生涯当中,发挥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他们因此获得的益处有:提高工作情绪,提升自信,增强适应性,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等。

  根据服务提供主体的不同,EAP一般有内部实施和外部实施两种实施方式。

  内部实施是指在企业内部配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为员工提供EAP服务。大型成熟企业更多采用这种实施方式。例如,2010年,中国某著名电信设备供应商增设“EAP经理”岗位,主要职责包括: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培训,设立内部心理咨询机构和热线,开展内部心理咨询,处理突发事件等;同年,某著名台资企业增设“心理咨询师”岗位,职责主要包括:厂区内的心理诊疗和管理,按照有关制度、规范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员工的心理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制定相关诊疗流程和规范并予以实施等。

  外部实施由外部专业EAP培训服务机构负责操作,企业与服务机构签订合同,仅安排1~2名EAP专员负责联络配合。

  就两种实施方式而言,内部实施的优势在于更加节省成本,且企业内部人员更加贴近和了解企业及员工情况,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外部实施的优势在于专业EAP服务机构往往具有广泛的服务网络和丰富的服务经验,这一点往往是内部EAP服务难以企及的。

  我们可以透过下面的案例,看看某电力企业的EAP是如何有效实施的。

  实施背景:某电力企业员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首先,公司由原有政府部门转变为电网经营企业,导致员工一时难以适应角色的转换和新的价值观念;其次,客户数量成倍增加,而员工数呈负增长,导致员工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再次,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员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学习压力明显增加。此外,电力员工工作时间不规律、长期的野外作业、企业内部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等,都让部分员工感到心理失衡,压力不断增加。

  实施方式:三阶段层层推进实施

  1. 导入阶段:通过搭建心理调查、普及宣传、心理咨询、讲座培训、效果评估五个基础模块,初步构建起一套 EAP 标准管理模式。

  2. 推进阶段:在主营业务员工范围内试行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多(种)经(济所有制企业)、离退职工和县公司员工,在做好导入期5个基础模块常规化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心(理)检(查)、危机预警、危机干预三个支撑模块,初步构建起一套 EAP 提升管理模式。

  3. 规范阶段: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逐步形成分级服务的心理咨询方式,初步形成企业主导、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持续优化的EAP常态管理模式。

  问:我是北京某IT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最近与IT人士交流时,发现他们在谈论“open party”,参与人员都是一些程序技术人员,我想知道这是什么活动?

  答:Open party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社交活动,目前还没有正式的中文称呼。它的主要目的是给参与者提供一个平等自由分享和获取知识的平台,参与者可以分享包括生活、旅游、艺术、创业、商务、投资、营销、技术等各方面的话题。

  Open party采用的是“非会议”(unconference)的形式。这种形式源于美国,一般没有嘉宾贵客,没有权威,不设主旨发言,没有规定的休息时间、茶点时间等,通常是由活动组织者通过网络来发布活动安排、确定参与人员并征集活动主题,同时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来产生主题,并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将活动过程传至网上,与人分享。

  与传统的会议、论坛相比,open party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主题的选择方式不一样。一般的会议、论坛的主题,通常是前期准备过程中已经确定,同时也告知了各位参与人员,而open party的话题选择灵活性更强,由参与人员提供选题,并进行全员投票,根据投票结果选择话题。第二,场地要求不一样。与常见会议、论坛的高规格、高要求相比,open party没有太多的限制与要求,比如在会议室、工作室都可以进行,是更趋向于平民性的交流。第三,会议的主持人要求不同。传统的会议、论坛对主持人有一定的要求,或是聘请专业主持人、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或是由主办方推荐,而open party的主持人不是party(聚会)的组织者,而是由主题发起者担任某个小组的主持人。第四,参与人员的要求不同。open party对参与人员没有职业、专业等限制,没有权威,相对一般的传统会议、论坛门槛较低,只要是对主题感兴趣或是自己想参与类似活动的人,都可以申请参加。

  Open party是可以在企业当中运用的。主要工作有:

  首先,需要有志愿者专门组织活动,一般可由1~2人负责策划。

  第二,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可以选择在某一个部门的工作室,或开放某个部门的工作室,也可以让其他部门的员工熟悉某部门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可以促进部门间的学习。

  第三,招募话题和接受报名。负责人在企业内部网站张贴活动介绍,开始接受报名和征集话题。报名只是为了提前统计参加人数,以便准备活动场地等。

  第四,新人介绍。这是活动开始的环节,即第一次来现场参加活动的新人自我介绍。

  第五,“投票”环节。首先由大家提供话题,然后统计有多少人对哪些话题感兴趣。分享话题的人用一分钟介绍自己想与人分享的内容,然后与会者举手表决,现场统计感兴趣的人数,根据结果确定当日所有话题。

  第六,分组讨论。各参与人员可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出现恶意中伤、人身攻击事件,保证活动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开展。

  第七,活动记录。在活动过程中,每个讨论组需要设置一名记录员,记录参与人员分享的关键点。

  第八,归档整理。需要对已举办的活动进行归档,比如创建一个维基(Wiki)网页、博客或bbs(网上论坛)等,将每期的活动过程公布在网上,未参加的人员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到活动的相关内容,同时参与人员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继续讨论和交流。

  开展这种活动的公司,给自己带来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的打造,可以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自主学习氛围。同时,这种活动成本较低,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机制,建设一个交流、学习、生活、发展与进步的空间。

  第二,能够给公司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这种活动让人们可以及时把握员工的培训需求,并进一步了解员工。

  第三,可以使工作中的难题得以解决。比如,在IT界,IT项目人员通过这种方式来借助项目组外或部门外人员的“外脑”来与自己碰撞,使项目难题得以解决。

  第四,可以不断提高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参与者需要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想法或引导一个话题。活动中,参与人员的演讲能力、PPT(幻灯片)制作能力、思维反应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