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悟性,企业家的天赋
2009-07-21 09:30  浏览:243

  经盛管理咨询(中国)公司 总经理 叶生

  本文是抽取经盛咨询公司 7 月份即将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思维,决定一切-公司战略、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思辨》中的部分内容,它是经盛管理咨询文库中思想方法系列的第一本。本书通过哲理性的语言、案例式的解释以及全案化的演示,将咨询公司多年的咨询经验及案例呈现给读者。我们将会陆续推出文库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和品牌营销等其他系列丛书,本文是书中内容连载之九。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工作不顺心的年轻人,他们去请教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指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 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

  两人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什么也没动。

  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 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在公司 ? 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 ? ”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然后挥挥手 ……

  或者你听说过这个故事,可能你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因为类似的笑话或寓言太多了。

  但,如果你再去仔细品味一下“不过一念间”这五个字时,你会从中悟出很多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商海博击中,有许许多多的一念间,就在这些一念间,成就了许多不朽的传奇。如果李嘉诚没有看到塑料花的潜力,就没有长江实业;如果霍英东没有看到军事物资的航运市场,就没有今天的霍英东集团;如果杨致远没有看到网络市场的潜力,就不会有今天的雅虎……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如果了,可是我们不想想为什么我们没有抓住这个如果呢?

  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机会吗?

  不对吧,在任何时代都有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故事,他们的原因各有千秋,但并不是说那些成功的人机会就比失败的人多,相反,我们却看到大部分成功的人,他们一开始都不是社会的精英,而是普通甚至是低层的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某个山村里可以考出来状元来,然后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某一领域的成功位置,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山村里,有的人一辈子还走不出来,而有些人却可以成为社会的精英?许多人都见过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但世界上只有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的定律。

  人天生是不平等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富贵命,一出生就在社会的上层家庭里,而有些人却一出生就在乞丐家里,这就天生的不公平。如果乞丐的儿子要奋斗到和富人家的儿子一样,不知道要多付出多少血汗。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毕竟是少数的,我们不能用个性来代替共性。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条件差不多的人会有会很大的差别,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人要过得不比别人差并不难,你努力一些就行了。但如果你立志要成为人中龙凤的话,那你需要一点东西:悟性!

  什么是悟性?我的理解就是:

  悟性

  ▲ 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机会的人,

  ▲ 不会被事物表象迷惑的人,

  ▲ 能够以一晓百、一点就通的人,

  ▲ 站在现在看未来的人。

  总结起来是,悟性就是要具备四种能力:敏锐力、洞察力、逆向思维、前瞻性。

  一个人想具有其中某种能力并不难,你有意去学习培养就可以达到,但如果你想同时具备这四种能力的话,可能除了努力外还需要点天赋。因为真正有悟性的人并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绝大多数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有一本书上写:

  生活始终朝着未来,悟性经常向着过去。

  它的原意是人可通过领悟过去的哲理而获得悟性,我却不这样认为,悟性经常向着过去是因为它天生就有的,而不是后天习的。

  有很多人都认为网易丁磊的成功是机遇大于能力,但从企业家必备的素质要求,能否抓 住机遇就是能否成为成功企业家的先决条件,在当时网络热的时候,有千千万万的都想从中找到自己的机会,为什么结局却只有少数那几个人能够成功呢?这就是悟性的表现!

  有人说,人与人是没有区别,只要有机会,你也能做总经理做高管。但我们却知道,同样是“ 0”和“1”,有的人一辈子就只道它是阿拉伯数字,但有的人却用它创造了二进制发明了电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因此,悟性对于企业而言还表现在他们对管理的深刻见解,他们除了企业家天生的商业敏感外,还承担着企业教主的身份。

  企业家最重要的管理职能是战略决策与精神导向, 当好一名企业精神领袖,一家企业的首席企业文化设计师,一名企业圣经的牧师,是任何有抱负的企业家永远追求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企业家,它只适合那些有抱负的企业家或追求成为一名有抱负的企业家的。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中国什么都能引进,就是不能引进管理者 ! ” 中国企业缺乏精神领袖,更缺乏有抱负的精神领袖 。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并不缺乏有钱有实力的企业家,改革开放后中国有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富起来,但这些人的企业并没有成为知名企业或者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知名企业,更谈不上为中国经济繁荣而奋斗,因为他们的老板只想赚钱,而不是追求一种事业, 他们不缺乏做事业的能力与实力,但缺乏做事业的胸怀与眼光。

  叶芃(原名叶生),博士,现为香港经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盛国际管理咨询(中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香港企业文化协会常务理事,香港企业文化协会企业研究所副所长。曾担任香港某上市公司首席代表,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企业文化负责人、投资银行中心负责人,熟悉企业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对企业文化有特别的研究。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ben-ye@163.com。

  欢迎您访问世界企业文化网:http://www.wccep.com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