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看《亮剑》谈企业精神打造模式
2009-07-20 16:38  浏览:225

  最近中央电视台一台播出的《亮剑》电视连续剧,实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剧中李云龙的表现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此人有勇有谋,最可贵的地方倒是他敢于亮剑的精神,遇到强敌毫不示弱,敢于亮剑,反复强调进攻而非撤退,突围在他的精神演绎下也是进攻,他是一个完全打造进攻精神的人,也是一个会打造军人精神的人。虽然斗大字不识一个,但在打造军队精神上却有独到一面。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李云龙是一个非常懂得打造企业精神的人。企业精神的打造讲究的是系统化的策略与执行力,只要策略符合企业精神的打造思路,企业精神就能有效形成,并且根植于员工心中。剧中李云龙打造的企业精神核心是,勇于进攻,在战场上我们永远是进攻,以进攻的心态去战斗,以进攻的心态去突围,战士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才叫值得。

  作为企业老板可以从他身上悟到一些如何打造企业精神的模式,同样是八路军团,并且其它团长的文化程度都比李云龙强,但是在打造勇于进攻的企业精神上,李云龙却是佼佼者。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打造企业文化并不是以个人文化程度来区分企业文化的优劣,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就是精神层,而精神层的东西,只要你有思想并敢于将自己的思想影响他人,你就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在一个公司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时候,你可以打造自己的部门文化,就象李云龙一样,他只是一个独立团团长,但他却有效地打造了一个“勇于进攻”的军队文化,他的成功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从大会上强烈要求。在部队突围的战前动员会议上,他的一番讲话虽然简短,却充满着热烈的精神鼓动性,大意如下:“我们独立团的每一个同志,必须是死在进攻的冲锋路上,只有这样,你们才没丢独立团的脸。”他的这番话非常具有鼓动性,将突围的思路转变过来,因为突围和进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他是打造一种进攻精神,以进攻的心态去突围。他的这番话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个战士和干部,在后来突围过程中,骑兵连连长在子弹打完的情况下,率领十几个战士对付日本鬼子的一个骑兵联队时,从十几个人死到只有他一人的战斗过程中,每次冲锋前他始终喊着一句话:“骑兵连,进攻!”看了这个细节的观众可能一定会被这种勇于进攻的企业精神所折服。

  第二从战略思想上十分强调。在旅长命令他撤到徐家裕村防守日本鬼子的进攻时,他又违抗命令改防守为主动进攻,带领一营的部队埋伏在鬼子的必经之道,一举歼灭了鬼子一百多人的精英观摩团,打破了鬼子一举拿下八路军旅总指挥部的阴谋。有一次上级要求他从侧面撤退,他却改为正面进攻,一举击败山本联队。他的进攻思想从战略上也毫无保留的表现了出来,懂得用进攻的思想去思考上级领导的命令,虽然屡次违抗命令,但他都明白军队最终目标是打胜仗,按照打胜仗的思想来衡量上级领导的每一次命令,能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机动的分析上级领导指挥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如伏击日本鬼子精英观摩团,没有这种主动进攻的思想,是不敢违抗上级领导的命令的。

  第三从培训中慢慢融入。士兵在进行拼刺刀训练时,他要求他们用木刺刀真实地训练。赵政委当时反对,认为这样太残酷了,前二天有二个战士就是因为对方误伤而被折断了两根肋骨。而李云龙却说,我宁可要他们在训练中少两根肋骨,也总比在战场上丢了性命强。这其实就是勇于进攻精神的系统化延伸,既然你要打造勇于进攻的精神,你就得有勇于进攻的资本,拥有能进攻敌人的能力,围绕要打造勇于进攻的精神目标,就必须要有种勇于向前,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拥有可以拼搏的强劲体魄,否则你拿什么去进攻敌人。

  第四从个人形为上充分体现。在打造这种勇于进攻的精神还体现在李云龙自己能以身作则,当一个连长被困以后,他拿过战士的冲锋枪说:“同志们,咱们从来没有落下一个战士,大家再跟我冲回去。”将那种敢于进攻的精神体现了出来,也为战士们树立了一个敢于进攻的模范形象。

  第五从奖励制度上系统完善。在选拔会武功的优秀战士中,他自己站出来进行鼓动性讲话,谁能将他撩倒谁就有资格吃肉,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来激发战士们要有敢于进攻的思想。

  李云龙独立团由原先打败仗的团队到后来日本鬼子听之头痛的团队,并能有效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行业中最有实力的企业。原因是精神打造符合当时企业发展需求,符合当时员工的思想素质,打造的企业精神能有效地的从其它团中脱颖而出,是他懂得从多方面入手来打造一种进攻精神。所以说一个企业精神的打造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从会议上强烈要求,从制度上系统完善,从战略上要十分强调,从培训中慢慢融入,从老板行为上要充分体现,真正做到全员皆兵,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系统的企业精神形象,并且是实际可行的企业精神。

  (作者刘图德,做过教师,策划人,广告人,记者,主任记者,企划总监,广东某大型食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兼企划部总监。曾先后任职南方某家报社广告部策划总监、记者站主任等岗位。曾经策划的行业涉及到媒体、房地产、食品、服装、五金等几大行业,有着亲身在企业做事的经历,并非高堂深院的理论讲章,而是在企业实践中整理出来的案例。电子邮件:andafeng@21cn.com,victorliu244@hotmail.com)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