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或1988年,读《艾柯卡自传》,了解一个濒临倒闭公司的复兴,感受到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体会到友谊与家庭的力量。而更感觉到的是,李艾柯卡是站在美国在于日本竞争“节节败退”的宏观背景下写的书,要表达的是一种精神。最近,从网上搜索,发现其他人也感受到他的(以行动支持的)言语的震撼,“我懂得了一个亲密无间的家庭可以给人以力量;我懂得了奋斗,即使时运不济;我懂得了不可绝望,哪怕天崩地裂;我懂得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懂得了辛勤工作的价值。最后,你会大有作为。这是使你这个国家强大——并将重振其雄风的力量之源泉。”
1991年或1992年,读《Fortune》杂志大篇幅介绍了“三星”的文章,谈到三星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法。它每年花大量的资金送年轻员工到包括北美、欧洲、及亚洲其它国家脱产学习和生活。这些员工可以自己选择去哪个国家,1个人可以脱产长达3年,由公司提供一切费用。当时就想,三星的员工真是幸福。
1994年,开始通过路透社英语新闻系统进行市场分析时,个人感觉美国已经被日本压得透不过气来,正在沦为经济的“二流国家”。1995年,目睹了美元对日元比价跌到80多的历史新低,美元体系接近崩溃。
与此同时,频频读到关于“InformationHighway”的文章。这些文章分析“信息革命”的影响,并描绘出了一个个难以想像的美好蓝图。我曾经问过学计算机的姐夫,这种难以想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怎么能够重新振兴美国经济、提升美国国家竞争力?
从1996年开始,发现大量的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公司开始“崭露头角”,而且突然发现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记得在92或93年读《Fortune》杂志时,当时的首富还是日本实业家、苏丹国王等)。当时就开始对这些公司进行粗浅的研究,发现盖茨代表着美国一大批对未来具有深刻洞察力,积极进取的年轻创业者。
2000年之前,一直对“信息”的潜力持严重怀疑态度。但是,随着对经济学学习的持续深入,尤其是对制度经济学的综合了解,再加上对硅谷模式的分析。某天,突然体会到,固化在“等级制度”中的“威权文化”已经被“信息革命”的历史潮流所抛弃。美国通过引领新的潮流,发挥自己的优势,颠覆了日本的体制与文化,重新将日本远远抛到后面。
2001年初,读报纸,看到一个摘抄,沃伦巴菲特在当年的年度报告中,以“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做比喻,谴责很多投资分析员“无耻地将没有鸟的林子卖给投资者”。
2001年9月,开始读MBA,从开始便在“InformationisPower”的思想引导下,接收团队、沟通、协作的培训。这时候,开始接触很多白人的年轻精英,感受到其竞争力。他们比中国学生在团队沟通协作的态度及能力好很多。他们学习刻苦程度一点也不弱于中国学生,很多人好的成绩是从每晚2、3点的学习中“磨”出来的。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难,看到的不是惊惶失措、分崩离析,而是大量动人的故事体现出人性的光辉。纽约市场朱利安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彻夜指挥,消防队员与警察的“舍生忘死”,还有华人的勇敢事迹。与此同时,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在五角大楼指挥,随从让他躲起来,他说,“我他妈的已经很老了,活够了”。之后,不仅仅看到的是美国人的空前团结,更有加拿大人与他们兄弟般地站到一起(在此前,加拿大人与美国人的各种分歧与冲突已经相当明显)。
“911”以后,美国显示出的强大智力资源体系。当时,美国面临方方面面,极为复杂的局势。于是,大量专家出场,活跃在电视屏幕上。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都有相应的专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与推演,让人们立即对问题有大概认识,并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和可能的结果有初步的了解。
从MBA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开始体会到“为什么”北美具有如此强大的智力资源。在这里,没有通过仅仅依靠概念或者抄袭就能“成功”的学者。每一个理论的进步,都是积累了过去的成果、加上自己的创意,再凝结成最简洁的方法,然后还要实践进行验证。很多老师都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经验,宁愿放弃高收入,而充满感情地去教学生,或者说,不是教,而是引领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
2002年中,是美国就业形势很差的一段时间。耶路大学校长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演讲,跟在场学生强调说,他们是社会的精英,要肩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
在MBA及其后的社会活动中,我个人最大的收获不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与同学沟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与老师和一些公司或基金的高管沟通感受到的。正是这些占总人口不到10%(我个人的估计)的社会精英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使北美社会保持足够的活力,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取,在遇到外界压力或者灾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修复。
回国后,感觉到企业发展与竞争已经没有悬念。跨国公司通过知识技术、资本、品牌及人性化管理垄断了最有利润的高端市场,并吸收了大部分优秀人才。即使在最近资源与能源价格暴涨的情况下,企业赢利仍然保持成长。而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毫无核心竞争力意识,甘于做最底层的“国际劳工”或者“销售部”,通过环境污染及压榨员工而获得“立竿见影”的微薄的利润,稍有“波折”便纷纷关门。
我曾陪同一位美国公司的营销副总裁在中国的展会上选择厂家、采购产品。他说,他们曾经已经定了一个厂家,第一次接触时老板带着两三个英语说的不错、人看上去也好的助手,于是他看了一下样品就准备采购了。但是,当他去工厂签合同时,那几个人都不在了,这单告吹。
还有就是软件外包一则新闻,说一个中国公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队伍,来自微软的数百万美元的合同只好推掉。从这则新闻表现的公司的口气,我感觉到,都是大学生“惹的祸”,他们怎么不一毕业就“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而且能够直接自组团队,让这个公司能够在前期一分钱投入都没有的情况下,立即就能挣到上千万人民币的利润呢?
最近听说有打工妹喊出“美国万岁”的口号。她们喊出这个口号的原因在于,美国采购方直接到他们的工厂检查,要求厂方严格按照采购方指定的劳工工作、生活、及待遇标准进行执行,结果是她们的工作更轻松,而且各方面待遇有了“质”的飞跃。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全国大学与雇主协会(NACE)”的一份研究报告说,雇主预期在2005到2006年度雇用的大学毕业生会比前一年度(2004─2005)多出14%。雇主积极雇用大学生毕业生,也意味着毕业生获得的薪水高于去年:获统计学位的毕业生起薪平均比去年春季增加5.4%,达到46118美元;电脑工程的毕业生增加5.3%,达到54200美元。宾州大学毕业生市场信息供应商NACE的安茱利亚亚孔兹说:“大学职业市场是4年来最旺的,随着经济的改善,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更大。各领域的需求普遍上升。”今年5月从密西根大学政治系毕业的21岁纽约州雷伊镇民尼克克帕森斯说,现在有5份职业供他挑选,他决定去芝加哥,工作于6月1日开始。他说,应征职业的机会很多,公司会到学校去招募学生。他的工作是商业地产顾问。他的双胞兄弟刚跟一家投资银行签下一份红利极高的工作契约。据“毕业生管理人就业会议(GMAC)”的调查,美国公司招募人员计划比上年度多雇用了18%的MBA。MBA的薪酬加红利是99737美元,上年度是77066美元,起薪是78040美元。半数的MBA获得红利。
最近几年,“三星奇迹”成为管理相关人士必读之案例。一些在困难中的中国“大企业”也在拿自己对比三星,思考自己能否追赶三星标竿。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将豪华办公楼、汽车及个人享受换成员工的培训费吗?让“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得变”从自己变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