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的苦恼
近年来,A企业内部财务事故频繁,一小部分人贪图个人利益,上下级人员联手欺瞒公司,将公司财产偷入私囊并逃之夭夭。这些事故给A企业的经济和名誉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降低此类财务事故的发生概率,公司决定加强管理,采取从严、从重的方向激励措施,并且加大了业务稽查力度。凡是有违规操作的员工,无论影响大小,最轻的处分也是全公司通报批评、扣发当月工资。然而此措施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企业财务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没有降低,而且更令公司管理层头痛的是,公司的工作效率缺越来越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在逐渐减退。
原因初探
根据常理推断,A企业的惩罚措施严格了,事故发生概率应该下降才对,然而为什么A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降低财务事故发生概率这一目的,反而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呢?
通过内部管理诊断发现,A企业的激励措施存在如下缺陷:
激励路径不正确——有反向激励而无正向激励,有惩罚而无奖励。按照A企业制定的激励方案,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失误将受到严厉处罚,哪怕是一个几乎没有不良影响的失误;然而员工不做事或者少做事是不会受到惩罚的,于是几乎所有员工都选择不做事或者少做事,力求自保而不是拓展业务。
激励方法不得当——惩罚标准不统一。在A企业中,对于同一操作错误的评判标准不统一且不稳定。在没有接到新的操作规定之前和之后,公司对于同样操作的稽核结果是不同的,这样员工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个标准是正确的。
例行检查过多且仅停留于纸面,比较形式化。在确定新的激励方案后,A企业对于业务的稽核工作明显加强,不仅派遣更多的检查组进行稽核工作,而且每次进行稽核前都要求业务人员提供近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数据资料,不仅加重了业务人员的负担,而且业务人员认为此种基于业务人员提供数据资料的检查,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偏向于形式化。
上述三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使A企业的员工偏于自我保护和不作为,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于是A企业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
激励四要素
在流程已经确定、权限分配确定的企业中,如果我们将惩罚也看作是激励的反向应用的话,那么降低企业操作风险无非是靠包括正向和反向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案。
激励四要素。如图1所示,一个好的激励措施,必须包括:(1)明确的激励目的;(2)正确的实施路径;(3)得力的操作方法;(4)与激励措施相配套的、保障激励计划顺利实施的其他必备条件。
乍看上去,激励目的很容易确定,实则不然。激励目的不能简单的草率制定,而是要根据激励措施实施后能够产生的作用,确定综合性激励目的。综合性激励目的能够避免激励方案导致不希望的结果发生,以及出现相反的激励效果。
实施路径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前进,即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如果过于偏重正向激励,则员工容易犯错,犯错后无相应惩罚,则员工将不吝犯错;实施路径如果过于偏重反向激励,则员工将不思进取,尽量推卸责任和无作为。因此正反向激励和反向激励应结合使用。从图1可以看出,路径1和路径5是不可取的,而路径2、路径3和路径4相对更为可取。
在操作方法方面,主要考虑操作的有效性和简便性相结合,兼顾员工的心理感受。
其它必备条件:在企业中实施激励,企业的基础条件很重要,包括企业文化、现有的薪酬结构和水平、工作强度等等。
综上所述,企业制定激励方案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建议企业不妨从以下几点着眼,做好激励工作:
(1)审慎考虑达到激励目标可能遇到的困境以及激励方案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采取正向和反向激励相结合的激励路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偏重;
(3)激励方法整齐划一,考虑被激励人的心理反应,跟踪实施状况进行完善;
(4)注重企业文化、薪酬等支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