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科技生态
eHR规划的三种模式比较
2007-10-27 19:00  浏览:223

  情形一:用户自行进行系统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一般业务管理系统的最大不同,在于一般业务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比较刚性,需求容易描述,需求边界易于收敛;而HR管理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则相对比较柔性,即使专业HR管理人员,也经常因为经验与精力的限制,往往不能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系统地描述出自己的需求,或者只能描述当前的需求,而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需求的变化。

  这种情形下,系统规划工作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相关HR管理人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经常会对自己提出的需求没有十足的把握,或在与eHR供应商进行需求对接过程中发现随着工作地不断推进,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这就易于造成eHR项目推进过程中,用户边干边想,而eHR供应商没完没了的进行系统调整的尴尬局面,这种状况不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HR管理人员的正常业务工作,而且会将eHR供应商拖入一种疲态,使得项目整体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情形二:eHR供应商进行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的重要性毫不逊于项目实施,一般eHR厂商基于商业化考虑,希望尽可能以产品为导向,即使供应商愿意承担需求整理的责任,也很难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主动挖掘客户个性化的有价值的需求(事实上也许这些供应商也的确具备系统规划的能力)。如果系统忽视了企业个性化的需求,系统就不能放大企业个性化管理的价值,eHR项目的意义就得不到体现。

  事实上,eHR供应商不主动挖掘客户的需求,也意味着客户一些潜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客户潜意识的不满意,势必又会造成情形一的尴尬局面。

  情形三:eHR第三方咨询

  大易咨询作为专业eHR咨询服务商,与业内主流的HR管理咨询机构、eHR供应商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合作伙伴的产品与服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大易顾问团队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的HR管理体系建设的需求做了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出了一套eHR规划方法论与需求基准体系,其中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复杂的需求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困难提出了风险规避的措施。

  因应专业化分工的趋势,大易将站在客户的角度,通过帮助客户进行客观、完善的eHR系统规划,在客户自身需求与主流eHR解决方案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使得双方对eHR系统的需求目标趋于一致,从而为建立起先进的、适合客户个性化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客户未来发展需要的eHR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方咨询不仅能节省人力资源管理者大量的精力,而且能深入、客观地引导挖掘出用户的实际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用户的需求收敛于一个合理的边界,从而为后续选型、实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在实施过程中,相关HR管理人员不必直接面对eHR供应商,而由eHR咨询商代表用户与eHR供应商进行功能需求对接,这样就不至于影响HR业务的正常开展。

  在选型招标阶段,借助第三方咨询公司的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在一段时期内,市场上eHR产品与供应商的情况是相对稳定的,但因为信息不对称的缘故,几乎每家客户在选择eHR解决方案时,都需要对整个市场与供应商状况进行一次评估,而供应商也需要为每一家选型的客户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与商务上的精心准备。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作为专业的eHR咨询商,一般会对市场上eHR产品与供应商的实际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当咨询商帮助客户整理完需求后,就能根据经验迅速地判断出哪几家eHR供应商比较接近客户的要求。通过咨询商来帮助客户选定一家合适的供应商,使得选型决策过程变得更直接、更有效、更保险,客户由此而节省下来的软件采购成本、商务成本、时间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将足以弥补向咨询商支付的服务费用。(Dayee)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