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领导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1. 改变社会情势的领导能力
半世纪前,美国正笼罩在经济大恐慌的阴影和恐惧之下。此时,罗斯福先生(Franklin Roosevelt)于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扭转了这个不利的情势。
Roosevelt以充满自信的声调对全国人民诉求「最应该恐惧的乃是恐惧本身,让我们以崭新的决心和勇气克服不景气!」接着他并在全国人民的面前明确地揭示其有名的「New Deal政策」。
Roosevelt充满自信的就任演说和接续而来的具体政策,改变了人们的心理,人们由恐惧、失望和混乱之中终于又发现了一线希望和光明,而开始建立起克服不景气的勇气。一个男人,让美国的全体国民,拥有勇气、坚定决心、唤起行动、解救了经济大恐慌的危机,可以视为领导能力的伟大实例。
2. 让成员朝某一方向行动的影响力
领导能力就是「让团队或成员朝某一方向行动的影响力」Roosevelt是个规模较大的例子,他让美国的全体国民朝克服大恐慌的方向行动,可以说是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也就是领导能力。
这般伟大领导能力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最单纯的型态,在儿童的游戏团体中,也可以看到。当小孩子几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在游戏时,当中一定会有人说「我们来玩这个」或「或我们到那边去」而带动同伴们。他就可以说是领导者,影响团体中其它成员的行动,这种影响力也就是领导能力。
那么,在工作单位里如何呢?不用说发挥领导能力的应该就是管理者了!管理者尽力发挥其领导能力是组织的期待。也就是说,管理者的领导力乃是「使成员(部属)朝达成工作单位的目标之方向行动的影响力。」
二、 领导理论三观点
一个管理者为了有效影响别人,往往须具备独特影响力,有人即称为领导者的人格。早期探讨此种风格往往会提到「特质」及「情境」两种观点,到底伟人是天生或时势造英雄。或领导者外显行为模式所造成,一直争论不休。此三种观点即为:
1.领导的特质论
2.领导的行为论
3.领导的情境论
以“伟人天生”论调为主的学者由于在实验中屡次发现有所不一致现象,因此发现条件完全符合特质的人,并不见得比一般特质者有更强的领导性,所以乃逐渐扬弃此种观点。代之而起的即目前为大家熟悉的风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