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咨询研究
咨询案例1——企业自身的认识误区导致其买不到好的咨询服务
2008-01-13 13:42  浏览:168

  管理咨询本来是为企业排忧解难,帮企业克服难题,现在却流行“给企业提供外表华丽的报告”,企业竟然迷迷糊糊、忽忽悠悠地为这种报告买单,而且买单的钱还不少花。难道企业是傻瓜吗?不是,是企业被自己不熟悉的现象误导,以为是花了大钱买到了大金娃娃。  

  中国的企业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改进自己公司里的管理,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忽然有一天,一个企业看到他的邻居企业发展异常迅猛,打听说是他们请了咨询公司做了咨询,以为发现对方成功的秘诀,不明就里地也聘请咨询公司来作咨询,来的咨询公司说:我们是本土最大的咨询公司,你要想快速发展,按我们说的方法做,一定能赶超邻居企业,咨询费不能少于120万。这个企业没做过咨询,不了解咨询是什么,什么是咨询的价值,如何判别真正的价值,很困惑。但是想要能赶超邻居企业,那就意味着经营额能提升10个亿,利润增加5000万,对比120万花费,怎么算怎么都值,于是咬牙跺脚——干!  

  原计划120天要完成管理诊断、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营销战略、营销管理等四大块咨询内容,结果是用掉了120天时间,只完成了管理诊断、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客户暗自叫苦不迭,付了55万,终止了项目。为什么搞成了样呢?因为这个项目经理是第一次带项目,对做战略和组织协调工作缺乏经验,即使公司派了有一定经验的合伙人,由于内部利益机制的问题,合伙人不安心在这个项目上,遇到客户的质疑,公司又派来号称最有经验的总经理在项目上蹲了1个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做报告上,很少与客户人员互动交流,战略规划报告和5个业务战略报告做了1200页PPT文件,客户方的董事长耐着性子问:这么多?这是最终报告吗?总经理说:差不多,再润点色就可以最终提交报告了。董事长说:谁有那么多时间看报告啊!只是对我告诉你们的东西做了个梳理,这太让我失望了。企业客户花了55万买了一大堆报告。  

  这个案例反映出:企业不熟悉咨询的特点和关键要素,缺乏对咨询公司正确认识,以为MBA就意味着管理专家,以为正规化的咨询——自己没有见过的咨询方式才能产生出好的咨询结果。我后来还遇到很多企业都有类似的认识误区,动不动就要国际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国内行业标杆企业的管理方法,一句话:没见过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他就没想到环境资源与本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忘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栉”的中国古代的语言典故,这个认识误区害得很多企业缘木求鱼、自食其果。  

  咨询公司仅仅按照外国咨询公司的报告模版,再加上一些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MBA毕业生是很难给客户提供真正的咨询价值服务的。在企业客户认知存在盲区时,咨询公司还可以轻轻松松地打着国外流行的咨询模式、国内知名大学的招牌签订百万咨询大单,到头来,咨询公司赚了钱,顾问们不赚钱,客户没买到需要的价值,还耽误了时间。

发表评论
0评